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学评估视域下档案规范性的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二则———合理分类
档案分类是档案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7号令”中的第十五条列出了高等学校11种档案类型(党群类、行政类、学生类、教学类、科研类等)它们构成了高等学校档案一级类目框架。至于归档范围,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档案的二级类目是对一级类目的细分。细分的标准是根据该类档案的形成规律和特点,结合档案记述和反映的内容、性质进行设置。如《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中规定,教学类档案归档范围包括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学籍管理材料、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材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17个方面。在1995年颁布的行业标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将教学档案分为综合、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等8个二级类目,或划分为综合、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和专科教育、成人教育4个二级类目。可见,在教学档案二级类目的划分上,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予以选择。对此,档案管理人员一是要认真学习有关档案分类的规定性文件,领会好精神实质,把握好操作要点。二是要对本单位的教学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活动的类型、形成材料的数量与质量、保存状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并据此采用与本单位具体教学材料情况吻合度更高的、二级类目教学档案分类法。三是对是否进行三级类目的扩展和标识,应酌情而定。笔者认为,对于教学材料较多的高等学校,最好扩展到三级类目,如专业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工学结合等,这些重要性较高的教学材料,应作为三级类目来归档。
三则———强化管理
其一,要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教学档案的归档制度,教学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制度,教学档案的检查和监督制度等,以便在制度层面上杜绝管理的盲区和混乱。制度名称、内容、数目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要做到对教学档案建设、管理的全覆盖,并在有章可循的同时,做到有章必循。其二,要界定系(部)、教研室对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的职责。这是避免由于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致使教学材料重复归档、不归档、漏归档现象发生的必要举措。此外,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部)、教研室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予以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档案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其三,对立卷工作要精益求精。
立卷人应按教学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要求,在案卷的整理、组卷、卷内目录和备考表的填写、案卷标题的拟定、密级和保管期限的注明等各个环节,做到规范、工整,在每学期结束后,对所有教学档案进行汇总、装订,然后排列存档。其四,要建立对全校教学档案定期进行复查的机制。通过复查,发现并纠正在遴选、分类、编辑、整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作者:丛明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