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方交通环卫城区设计观范文

地方交通环卫城区设计观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方交通环卫城区设计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方交通环卫城区设计观

几千年来,和谐宁静、曲折幽深一直是古代城市街道的写照。然而,产业革命后现代城市的迅速扩展,使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漫步变成了飞驰,街道变成了车道,安步当车的悠闲被横冲直撞的汽车破坏殆尽。于是,宛如宗教的轮回一般,人们在经历了汽车/文明0的洗礼之后,缅怀过去朴素、美好与宁静的城市街道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历史的车轮毕竟无法倒转,过去建立在低生产率、慢节奏基础之上的闲适生活方式必将为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所取代。相应地,道路交通环境也将发生全新的变化,这是历史发展无可抗拒的规律。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现代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环境,往往多注重交通功能的优化,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较少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空间成为面貌丑陋、冷冰冰和缺乏生活情趣的堆砌体。因此,亟需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道路交通环境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以尽快提高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质量。

1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基本内涵

道路交通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事物的性质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群体对道路交通环境内涵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如道路交通工程师注重交通功能,公众则在满足了交通需求的前提下,更注重生活功能与环境质量。两者有时难免会产生矛盾。而在城市设计师看来,道路交通不仅仅担负着通道的职能,在体现城市环境个性、组织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道路交通设施本身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从更高更广更综合的立场出发,对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形成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既考虑交通功能,也考虑公众的街道生活,同时注重对道路交通景观特色与城市环境意象的创造,这一认识无疑有利于形成结构清晰、舒适宜人、丰富多彩的城市环境,同时它也是本文论述的基础与前提。

2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空间属性

211城市道路交通空间的美学属性

道路交通环境的美观,从空间景观的构成上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21111比例与尺度:道路与沿街建筑的比例,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道路交通环境的感受(图1)。而尺度上的不同,也会带来使用者感受的多样化。小尺度易使人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如步行街的尺度;而大尺度则体现环境的宏伟与力量感,如天安门广场、莫斯科红场等。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比例与尺度,有助于形成道路景观、使用活动与人的感受的统一和协调。

21112韵律与变化

运动和变化中的相似因素在时间序列上周期性或有规律地再现,空间序列上等距离或有规律地重复,就形成了韵律。可采用沿街建筑的空间形式、建筑体量大小、横竖、长短、虚实等组合,以产生具有韵律与变化的空间效果(图2)。

21113对比与协调

道路交通空间是由步行道、车行道、街头广场等众多子空间共同组成的。由于它们在形状、大小、尺度、宽窄、色彩、质地等方面的对比与变化,使人产生多样的视觉感受。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自身的协调,即道路具有优美的三维空间外观,要求线型流畅,具有连续性,且道路交通环境诸要素之间在材料、尺度、色彩等方面具有相对统一性;二是它与其周围环境的协调,包括要尊重自然地形特征、周围现有环境,并和城市历史环境特色与氛围相适应等。图2动态观赏街道景观的变化图3道路的连续性

212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空间领域性和渗透性

21111空间领域性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领域性强调人的社会性对空间使用方式所做的本质修改,并表现出明显的层次,依次为房y院y巷y街道y城市即由私有空间y半私有空间y半公共空间y公共空间的次序。由此可以看出,街道是城市生活的一个主要领域,并且由于使用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场所领域特征,它除了空间自身的性质和形式外,还包括有人性的需求、文化历史、自然条件等的内涵因素,在实体空间中赋予了丰富而又颇具地方感的人文细节。

21212空间渗透性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空间渗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街道步行空间与建筑空间的渗透,如我国南方城市传统的骑楼,在设计领域手法多样的今天,由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的梯度变化而表现出一种空间过渡范围的不定性。在欧美及日本、香港地区,将商业与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布置为一体,也反映了这种渗透性。另一方面,在道路空间内部人与车也存在依附共存关系。舒适方便的步行活动要以完善的车行交通系统为依托,而再完整的车行系统也需要步行交通作为连接与补充。

213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空间连续性和方向性

21311空间连续性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空间连续性是人们感知城市整体意象的基础。道路可充当组织这条空间线路上诸形象要素的角色,所以凯文#林奇强调/可识别的道路,应具有连续性0。道路的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的用途、风格、形式与色彩及道路交通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图3)。

21312空间方向性人们把握环境,通常是以自己的立脚点为据点,然后朝着目标前进,人类行动的方向性非常明确。道路可引导人们通向已知目标,提供一种方向。道路的方向性对于人们判断自己的位置和在城市中不致迷路具有重要意义,方向性强的道路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有规律的曲线,但行走路径上的多次方向变化就易使步行者失去空间方向感。

3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功能特性

311作为城市景观的道路交通环境

在城市景观中,道路交通环境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作为城市景观的特征,大致可以分为静态景观和动态景观两大方面。

31111静态景观

城市道路交通静态景观主要指与道路交通有关的相对固定的客观实体系统。如道路线形、路面铺砌、街面、绿化、高架桥、立交桥、人行天桥、街道小品等,作为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它们的造型、色彩等对体现城市景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31112动态景观

城市中的公共活动是城市活力与生机的体现,城市中大部分的公共活动都发生于街道及广场上。无论是平日里忙忙碌碌上班的人流、商业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早晨黄昏悠闲地散步的老人,还是节日里街头的献艺表演、盛大狂欢、紧张竞技等,都为城市增添了美与活力,并反映了一地的地方风俗与文化特色。人们驾驶的各种交通工具行驶在街小巷,形成的交通流景观,体现了人类的技术力量与脉动的生命力,也是城市动态景观的重要要素。

312作为组织城市景观手段的道路交通环境

31211道路交通环境对组织城市整体景观的作用道路交通环境不仅提供了城市交通运输的渠道,对城市整体景观的组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如凯文#林奇所言:/道路,穿越城市的常见的网络或存在的运动流线,是取得整体秩序的最有力手段。0道路网的格局对城市面貌影响很大。如在平坦地区连绵不断的方格网道路会使街景枯燥单调,而在局部布置斜向放射道路,则可使景观发生变化,有利于创造活泼的街道景观,如华盛顿路网规划。放射形的道路布局则会大大加强人们对放射中心的印象,如巴黎的星形广场。而山区丘陵城市的自由式路网,活泼多变,使人们对城市景观的感受更为丰富多样。

31212道路交通环境对组织城市局部景观的作用道路交通环境对城市局部景观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影响沿街建筑的布局形式,并可强化某些景观特征或遮蔽和引导某些景观等。道路的线型变化对街景的影响较大。直线线型的道路,沿街建筑布置整齐,使人对两侧的景物一览无余,产生严谨和规整的感觉。曲线线型的道路,建筑顺应道路常呈弧线状,两侧景观随着人的行进步移景异,显得柔和而富有生机。城市中某些有特色的景观,也可以通过道路的组织得以强化。常见的手法有对景与借景等。

313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认知功能

道路交通环境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要素,对其他意象要素起着串联和组合作用,是人们感知整个城市意象的渠道,同时也是环境定位、环境指认和感知城市特色的重要要素。道路交通环境的认知特征体现在:

31311方位感与指认性:

方位感是人们在城市中运动及滞留时与空间发生的基本联系。只有具备了明确的方位感,人才能在城市空间中自由运动而不致迷失方向,放松地参加各种活动,掌握空间的归属感。道路交通环境是城市方向指认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起着组织与定位作用。城市的指认系统是人们获得方向感最直接的渠道。它包括城市中任何有特色的实质空间如广场、建筑、街道小品、指认标志等。其中指认标志是获得指认性最直接的手段。它包括路面划线、交通换乘标志、交通导向标志等,通过改善文字信息、符号、图形设计及标志设置位置等,形成一个好的识别和指认标志,是费力不大但收效明显的措施之一。

31312整体性与层次性

清晰的结构为人们提供了形成城市整体意象的基础,便于人们的行动,可使人们在把握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有序地深入掌握系统结构。而道路的布局对城市结构的清晰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城市中大量道路的布局必须是有规律的和可以预见的,结构形式应该清晰明了,否则易导致混乱。城市中除了干道系统外,还有附属于干道系统的各种层次的道路。例如初到上海的人首先经过内环线,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壮观雄伟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构成了对上海的初步印象,接着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等使他对上海的印象得到进一步完善。正是这多重印象的复合构成了上海城市的整体意象。

31313特征性

有特色的道路交通环境可加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印象,从而更利于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其中道路空间特色的创造可通过道路形式、沿街活动与用途、建筑立面、绿化、街道小品、道路交通设施几方面获得。

314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作为社会生活的场所

千百年来,城市道路不仅作为通行的渠道,同时作为大量人流集聚和直接面对面的交往的场所,使都市生活得以实现,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得以维持的重要物质空间。简#雅各布在5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6中写道/城市中道路担负着重要任务,然而路在宏观上是线,在微观上却是很宽的面。街道尤其是人行便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器官.。

31411复合性的功能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是多样化的发生器。道路交通空间除了交通功能外,还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息的各类户外活动,如遛哒、闲聊、老人下棋、儿童嬉戏、街头表演等等,使街道空间在功能使用上呈现复合共存的特点。

31412社会文化的延续

道路交通环境是长时间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种环境随着城市历史文明的发展,不断经历着创生、衰老、更新的延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活同环境构成密切地交织在一起。环境的变化忠实地记录了人们的需求意向、心理归属及社会文化的变迁,并沿着时间的轨迹,逐步流传下来,成为下一时代新的社会文化产生的原动力。虽然,由于现代汽车文明的冲击,一些地方的街头文化逐渐趋于萎缩,然而历史是抹不掉的,那些极具个性和主题的街道环境空间,在环境和生活中有着明确的对应性,早已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今天在城市的某些角落,我们仍可以触到它的脉搏,感受到它强大的生命力与蓬勃的生机。对此我们应重视和妥加保护。

4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规划设计对策

411人与环境协调的设计

当代美国环境设计大师哈普林曾说过:/我们所作所为,意在寻求两个问题:一为何者是人类与环境之间共栖共生的根本;二是人类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共栖共生的关系?我们希望能和居住者共同设计出一个以生物学和人类感性为基础的生态体系。0一言以蔽之,环境设计的中心是为了/人0,使人与环境达到高度和谐,这是我们环境设计的出发点。

41111提高步行环境质量

4111111拓宽人行道:这是可以使行人重新获得失去的城市空间的最直接的途径。在市中心拓宽人行道可减轻拥挤感,局部放大形成广场,可供人们休息和游憩。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城市而言,设置足够宽的人行道更是当务之急。

4111112增加人行道的魅力:富有魅力、充满活力的人行道将加深行人的印象,并促使出行量的增加。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别致的地面铺装、精巧别致的道路设施小品及增加沿街活动设施等。

4111113改善步行条件:恶劣的天气会阻止人们的出行活动,在国外,建立主体步行系统与商业设施结合的作法相当流行。加拿大蒙特利尔有长达12公里的地下步行街系统;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则拥有美国最完善的步行街系统,它是由一系列联结各建筑、跨越街道的封闭天桥所组成。另外,人行道、步行街应考虑设置坡道及专用道,方便残疾人的出行;步行空间中应提供休憩空间与设施,同时适度的绿化栽植对美化街道景观、提高都市生活环境品质有相当大的作用。

4111114加强安全措施、增强安全感:在人流活动集中的地方,应处理好人车关系,限制汽车交通。

41112增加道路空间的可识别性使人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不致迷路,也是对人尊重的一种表现,可使人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其措施主要有:

4111211完善的方向指认系统:统一设计交通号志可用来标志主要的运动流线,以构成简单的运动网,使人不易迷失方向。尤其在交叉路口,路标必不可少,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1969年在街名铭牌中,就具体规定了符号、字母的可视性(包括地点、标准材料和安排)和可读性(字型、间隔)并以铭牌底色不同来区别城市的不同地段,较为成功。

4111212强调道路特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强化通道空间特性,具体措施有特殊的照明方式、有特征的空间形式、特殊的地面纹理、有特点的沿街建筑立面、有特征的街道对景、特有的气味、声响、装饰细节和绿化栽植等等;二是强化通道活动特性,避免不相干的活动侵入而降低原有特色和活力,如在传统历史街区应注意维持现存具有地缘性的传统活动,防止现代商业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活动方式也应尊重原有的习俗,不应随意改变道路格局、宽度、街面高度等。

4111213加强交叉口认知意象:交叉口最易使人迷失方向。交叉口认知意象既可通过交叉口形式如十字、Y形交叉等,也可以通过交叉口有特色的建筑来强化。但是应尽量避免多路交叉口,因为它交通组织带来麻烦,又使人们易失去方位感。

412相关学科的合作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道路交通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园艺学等一系列学科。围绕着创造优美宜人的道路交通环境这个共同目标,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广泛合作,让每个专业的成员得到对其他相关学科必要的了解,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使合作富有成效。

413规划设计准则的统一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绿化规划等等与道路交通环境设计应在整体设计准则的指导下协调进行,做到路通景成,使道路环境建成后给人以完整、舒适、耳目一新的感受。如纽约市布盖克林路跑更新设计时采用了/联合开发0的途径,获得了成功,其经验是建立了一个相互之间的共同价值尺度,经过协商,最后由主管部门的专家和官员决策。而目前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管理方面归口众多,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管理的混乱,对道路交通环境的建设十分不利。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统一的法令和规定,并进行统一管理,以监督道路交通环境的实施,保证其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