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方高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一是整合性,就业核心竞争力不是特定的某一种能力,而是由各种能力经过不断整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二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个体相联系,它因每个学生先天遗传、后天教育、生活经历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形成有别于他人且他人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能力;三是动态性,就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已有的核心竞争力会因竞争对手的水平提升或是市场的需求改变而失去原有的优势,所以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与社会需求,坚持不懈地不断打造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体现竞争力。
二、促进和提升地方院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普通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则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领域也面临市场竞争,这种竞争的胜负取决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与市场的认同为尺度,由社会来评判,由市场来选择。因此,从社会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与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地方高校知名度的重要环节
由于地方高校的办学时间短、专业设置不完善、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等自身特点,以及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学校的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在社会上缺乏知名度。地方高校着力培养社会某一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是帮助学生就业竞争中完成顺利就业到满意就业的转变,提高地方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地方高校知名度的重要环节。(三)促进就业公平的助推载体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大多青睐“211”或“985”等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同等条件下地方高校学生与重点院校学生相比则处于劣势。因而,切实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使得地方高校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展现竞争优势,能够弥补地方高校社会影响力不大的劣势,有效促进就业公平。
三、地方高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地方高校的局限性
第一,地方高校多由地方政府拨款建设与管理,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第二,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较薄弱,整体办学水平难以与重点高校相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较小。第三,地方高校办学时间相对较短,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不多,且大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资源匮乏。
(二)人才培养计划及模式的滞后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高校教学组织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高校课程结构、教学进程与实践等环节要在根本上得到优化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的宏观指导。然而,因理念滞后、前瞻意识不够以及制定过程中缺乏对社会和市场的深入研究,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程度的滞后于市场发展。而培养方案一经制定,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也配套制定与执行,模式化的教学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将导致难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地方高校因师资与场地的限制等缘故,选修项目少,社会资源匮乏,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小,个性与能力特长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统一培养的“一技之长”难以凸显竞争优势,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职业定位的单一化
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就业时仍然看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在职业选定后就“活到老,做到老,靠到老”,把某一职业看成终身制。近年来,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局招考报名人数逐年递增,而偏远省份、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小民营企业常常无人问津。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找到一份有编制的工作就是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宁可在“考编大军”中过独木桥,也不愿意调整就业目标,扩大就业视野,到农村、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这种职业定位片面化的就职观念,也让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丧失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地方高校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
(一)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应突破传统单纯学科体系设置专业的模式,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接轨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打破“学科本位”的落后观念,树立“对接市场”、“以生为本”的新理念;针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精减专业课程,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听取毕业生、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适应面。第二,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的训练,努力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可以从专业实习、实验训练等实践环节入手,帮助大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好、综合素质强的高层次人才。第三,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办学。高校应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探索“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对职位的能力要求,不断改进专业、课程设置,强化重点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二)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毕业生人文知识素养、专业技术水平、思想道德修养、科技创新意识多维度的要素统一。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坚持管理与引导并重;积极支持社团活动,大力扶持社团发展。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学术、科技、文体、服务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三)加强全程化的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体系
目前的教学安排与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从职业规划到就业实践的全程化、系统化的学习需求。地方高校应重视并实施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首先,学校应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纳入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与框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互补”的“就业导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构建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推动“师导生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并将就业指导课程贯彻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工作全方位。其次,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内容上应覆盖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专业实践训练、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在时间上应贯穿于大学四年,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安排与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分层教育:一年级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掘职业兴趣;二年级重点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三年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职业尝试;四年级重点是相关政策学习和求职技能的训练。在载体上应包括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就业指导机构、相关的就业信息网站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第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顺应时代所需,把创业体系纳入其中,鼓励大学生创业,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努力打造“政府、社会、高校”三位一体的、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不断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精神和意识,具备创业的基础能力和知识,具有创业的憧憬和计划,为同学们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五、结语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只有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地方高校应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在社会、高校、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努力搭建多种平台,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程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作者:张龙龚文单位:丽水学院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