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允价值在企业应用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公允价值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上积极讨论和研究的对象。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其中重新引入的公允价值成为了最大的亮点,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中的重要性。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我国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企业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它其实就是现行的市场价格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的存在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有利于他们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及验证以前预测的合理性,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评估和决策。
二、公允价值在企业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有17项准则,其中主要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政府补助、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等。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1、缺乏较为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的细节问题处理和计算方法上不够规范,难以获取精确的数据,一些领域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公允价值计量指南有限,而且分散于多项具体准则中,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特别是在估价技术这方面,还有欠成熟,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
2、市场经济不够成熟公允价值广泛运用的基本条件是要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活跃的资产交易市场、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高素质的评估队伍以及诚信的社会氛围等。虽然公允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在活跃的市场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可靠的公允价值。然而中国现在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我国很多企业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有背于市场经济的一些非市场因素。若不顾公允价值运用条件而盲目运用,不仅不能实现公允价值带来的决策相关性增强,还会使会计信息失真。
3、税收核算难度变大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一些方面,准则规定和税收制度规定进一步分离,使得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进行较大的纳税调整,工作量和复杂度都进一步增大。而且企业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花费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要获取公允价值信息,合理计量核算,就需要专业的评估人员和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比如计算折现率时,会计人员就需要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来确定适合的折现率。能熟练运用电算化,也是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这些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从整体上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调查,现在还有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对于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应用难以把握。只有这些相关人员掌握好了理论知识,能对公允价值进行合理的估计判断和准确的计量核算,才不会影响取得信息的可靠性。
三、对正确运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1、完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实情,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的探索研究,制定出完整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提高公允价值运用的可操作性。对于税务部门来说,要结合实际,颁布适合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税收方案,尽量减少会计在税务调整上的工作量,这样不仅节约人力财力,也有利于企业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
2、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建立成熟的市场环境拥有活跃的市场经济是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前提,因此我国要努力构建一个成熟、完整的市场,而且要深化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我国应该努力培养各级市场,其中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尤为重要。只有拥有了健全完善的市场,公允价值的取得才能更为客观直接。
3、提高相关职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由于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在行为意识和思想观念上对会计人员已经有了较深远的影响而且公允价值计量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能够熟练的运用它对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要学习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理念和处理方法,努力向国际水平靠拢,还需要增强自身的风险和法律责任意识,提高自律性和自觉性。而且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样可以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对交易和事项确认、计量、报告的处理能力。
四、总结
总之,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表明了我国会计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完善和修正相关的准则和法规,充分发挥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使其更好的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让我国的会计计量取得更大进步和成就。
参考文献:
[1]王素玲.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策略探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4).
[2]叶建木.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问题[J].消费导刊,2009(10).
[3]李奇,毛振宇.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0(05).
[4]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J].会计研究,2011(05).
作者:姚珮林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