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研究范文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摘要:

2014年1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惯例趋同的过程中,公允价值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计量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最新出台的准则对公允价值级次作了明确的划分,让企业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有了统一的标准。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三个层次混淆的问题。本文在我国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在相关会计处理中的运用,及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

一、研究背景

相比国外的会计制度而言,我国的会计制度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我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属于弱势或半强势有效市场。但随着国际间贸易合作的加深,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的精准化要求更高,更好地为企业走入国际竞争市场提供服务。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对完善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提高资本在市场运行中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的环境中,买卖双方所形成的价格,这个价格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更加精确。我国参照国际准则将公允价值分为三个级次,这三个层次的输入值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第一层次的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的交易或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一层次的输入值提供了最可靠的的保证。第二层次的输入值是除了第一层次的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对于具有合同期限等具体期限的金融资产,第二层次输入值应当几乎整个期限内是可观察的。第三层次的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估值技术进行估算才能得出。

二、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应用浅析

新准则出台对公允价值的相关规定,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巨大影响。

1.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投资性房地产是我国企业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公司仍然采用账面价值的模式进行衡量,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将不得转为成本模式,则不用再计提折旧或摊销,会增加公司的利润。

2.非货币资产交换应用。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使用公允价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要可靠计量;二是交换要具有商业实质。目前,我国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仍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较多,账面价值计量下如果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动,如果交换涉及补价,将会影响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损益。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不受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影响。

3.债务重组应用。新会计准规定,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旧准则规定,债务人必须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和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确定为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债权人必须根据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可以在重组中获得收益。

4.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用。原会计准则下,在一年内到期的投资的入账价值根据成本和市价孰低计量。新准则下根据公允价值确定入账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计量模式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股权投资差额列示,并逐年摊销。新准则规定,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公允价值的份额不予调整,确定为商誉;投资小于公允价值的份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由此,新准则可以将原来的摊销额一次计入营业外收入,增加了利润。

三、公允价值实施存在的问题

1.企业在实务中缺乏公允价值应用的操作指导。我国公允价值级次划分虽然在向国际准则靠拢,但在运用方面,由于公允价值本身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且每个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和条件是不一样的,造成有些企业在使用公允价值时不会从三个级次加以把握。其次,许多企业很难收集到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信息,他们往往会忽略公允价值计量的前两个层级,直接采用第三个层级的估计技术。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并没有对估值技术中的参数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企业在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

2.公允价值的使用过于谨慎。由于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规定非常零散,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了很多企业在实际应用中,过分谨慎的放弃了公允价值的使用,特别是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程竞(2015)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中运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比例在增加,但是绝大数的企业仍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即便企业所在地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因此,公允价值实施中的制约因素成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3.公允价值的应用成本较高。成本模式下,需要计提折旧或者摊销,公允价值模式下,则需要在每期期末进行公允价值的再确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的公允价值并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会下降。如果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来进行评估,则要支付昂贵的评估费用。目前我国的公允价值模式运用的企业不多,降低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其次公允价值计量虽然有利于财务分析的准确性,但会增加财务报表审计的难度,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计算的范围,在新会计准则方面的相关描述也相对欠缺,审计人员在方法选择上必然会存在误差。

四、政策建议

1.健全公允价值级次使用指南。公允价值级次分为三个级次,且这三个层级都是根据市场上的可以观察或者估计的数值填列,前两个级次的输入值准确性较高。目前,中国的市场达不到强势有效,那么利用公允价值计价所得到的价值波动比较大,在选择公允价值级次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对相关资产按风险大小排序,以提供明确的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根据公允价值的特殊性,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上市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为公允价值数值的确定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达到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完善公允价值级次的使用规范。

2.采用渐进式方式推进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范围,根据公允价值的数据是否容易取得,先选择较容易计量的,很难取得的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用公允价值计量。我们可以先选择能够比较容易取得公允价值的行业,例如金融业,之后再向其他行业发展普及。五、结语尽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数据比历史成本的要高,但有公允价值编制的报表波动性较大,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也容易导致一些企业粉饰利润的行为,目前对公允价值还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公允价值计量能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还能为投资性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透明的会计信息。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加之新会计准则的日趋完善,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J].会计研究,2011(11).

[2]陆宇建,刘国艳.基于不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3]于永生.公允价值级次研究[J].会计研究,2009(2).

[4]财政部会计司课题组.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9(04).

[5]郝振平,赵小鹿.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10(10).

[6]张杰,陈昌明.公允价值层级划分问题探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7).

[7]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5).

作者:葛春艳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