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会计应用的公允价值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
根据准则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只是后续计量有些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时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二)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运用根据企业准则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否则采用账面价值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当期利润。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可以提高当期利润也可以减少当期利润,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能会成为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
(三)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方应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比较购买日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购买日应予确认的商誉,或者营业外收入。其中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考虑这些分类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公司是否真的不存在关联关系。若不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合并成本是否能够公允地计量,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来确认公允价值。
二、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建议
(一)逐步完善市场运行体系完善市场报价机制,建立真正的市场运行体系是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各类市场,包括商品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活跃的市场报价制度和交易体制。
(二)加快建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框架我国目前关于公允价值的准则散布在各个具体准则中,缺乏统一性,而且缺乏具体的计量指南,增加了公允价值取得的难度和成本。因此,我们应学习和借鉴IASB最新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加快建立适合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性,增强公允价值所反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允价值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往往被企业用来操作利润。如果动机不纯,将严重影响公允价值的公允性,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必须加快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约束,保持有关使用公允价值估价方法及政策规定在整个企业的一致性,避免滋生腐败和人为操纵。
(四)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作为动态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评估,最佳信息的鉴别、估值技术的应用以及企业应用公允价值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因此,一方面,国家和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公允价值知识培训,为公允价值的采用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自身要更多关注公允价值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五)降低公允价值应用中的“顺周期效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备受争议,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实则不然。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金融工具价值全面下降,市场信用风险加大,由于没有足够的“缓冲储备”,在一定时期内银行又很难通过外部融资提升资本充足率,就会压缩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结果会产生更大的消极作用。为此,需要加强会计标准与金融监管的协调,降低公允价值应用中产生的“顺周期效应”,维护金融稳定。首先,加强对公允价值有关信息的披露,增加编制全面收益表;其次,建立逆周期的最低资本要求和动态拨备;最后,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合作在现行金融监管制度中加入逆周期因素,设计及时有效的“断路器机制,校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
作者:张伟娟张雅娟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