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突发公共危机的媒体应对策略范文

突发公共危机的媒体应对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突发公共危机的媒体应对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突发公共危机的媒体应对策略

【摘要】

在军队抢险救灾中突发事件的传播具有迅速且复杂的特征,但政府媒体在实际应对的操作中,却差强人意,掌控舆论的技巧薄弱。因此,媒体应当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来主动引导舆情发展,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危机;抢险救灾;媒体应对策略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可以说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军队在进行抢险救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但是在现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正确掌握突发事件的特征,了解传播方向,深入分析当前媒体应对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迫在眉睫。突发时间传播的特征,目前,在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中,传播特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效果放大化、传播内容复杂化等三个方面,下面分别介绍:

(一)突发事件传播多样化

目前,关于灾情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广播、报纸、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了,调查结果表明:从2008年1月至今,我国发生的数次抢救救灾行动,多数都是因网络爆料而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关注,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网民们浏览网络新闻,并以新闻跟帖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网络舆论,其中,经常访问新闻评论区、网络论坛的网民都是网络舆论形成的主要力量。微信、qq、微博等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了解社会事件,尤其是微博,是目前网络舆论形成的主要平台。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在2015年年底曾经一个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近7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50%,wifi使用率已经超过了92.1%,手机网民数量超过了6亿,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实现了无限网络覆盖,这些数据都表明,当前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就是网络。

(二)传播效果放大化

通过网络来传递出的信息具有传递速度快、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刚开始传播时,会受到普遍关注,但是一旦出现新的突发事件,人们就会转移注意力,开始关注新的信息,新的信息也会因为人们的关注而快速扩散,网民的跟帖、发帖都会在网络上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三)传播内容复杂化

目前,网络上各种信息已经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当前网络信息的筛选、核实是互联网的主要工作。传统媒体在互联网面前,已经完全失去了舆论控制的权利,过去在传统媒体时代下,不能公开的突发事件可以被隐藏,但是现在在网络时代下,所有的信息都很难在隐藏,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杜撰谣言,四处传播。例如,“汶川地震后还将有强烈大地震”、“官员贪污救灾款”、“碘盐防辐射”等谣言在互联网上都以燎原之势迅速传播。

抢险救灾中媒体应对的误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由于种种现实因素,很难控制不发生对军队形象不利的突发事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对媒体的关注度比平时要高出很多。所以政府的媒体应对策略,将会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政府媒体在应对某些在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式还存在一些不当之处,从而导致事件的处理的难度加大,而且使政府媒体的公信力下降。所谓不当之处其实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部门封锁消息,设置新闻障碍。遇到突发事件时,一些有关部门的领导在“能压就压”的思维的模式下,只想着如何封锁消息并压制舆论,甚至通过其他手段让媒体隐藏该消息。但是隐藏消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有关部门处于被动状态,一味的隐藏、逃避突发事件,会蒙蔽领导者的眼睛,失去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时机,最后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有关部门只能承受网络舆论带来的冲击。二是信息速度慢,舆论导向错误。多数突发事件都难以预测后果,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时间,而网络信息的传播又具有匿名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所以一旦出现在网络上,就会引发广大网络的评论,形成网络舆论。如果有关单位只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过几天之后人们就会淡忘这个事件,不主动面对公众,就会丧失处理时间、引导舆论导向的最佳时间,甚至会出现新的矛盾,给有关部门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害。三是军地协作不畅,各持一词应对。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军队宣传部门和地方政府媒体缺乏有效沟通。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处置方式各不相同,导致军队和政府对外说辞不一,从而致使公信力下降,让网络谣言增加了生存空间。在抢险救灾等活动中,一旦发生一些有害军队形象的事件,政府部门、军队都用过去对待传统媒体的方式试图隐藏消息,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了,信息传播方式也和过去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政府部门和军队没有充分意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在当前,面对一些可能影响到自身形象的突发事件,有关部门应根据当前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尽量减小突发事件给本单位形象造成的损害。首先要转变陈旧观念,及时主动公开信息。施拉姆曾经指出:“对于公众危机,首先应该是信息公开。”因为公众的恐慌心理就是源自信息的不透明。信息阻塞甚至会引发盲动和骚乱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互联网时代,想要严密封锁突发事件的消息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媒体只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时公开信息,进行舆论引导。关于这一点,我国已有不少相关法规政策出台。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都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媒体管理以及舆论引导做了详尽的要求。

其次要构建互联网沟通平台,与网民有效互动。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于事件的好奇心理不是仅仅通过官方媒体的信息就能满足的,尤其是在当下政府媒体公信力下降的时候呀。因此还必须迅速搭建网络平台,让军队与政府相关单位合作及时利用诸如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信息,回应公众的各种问题,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收集相关舆情资讯,与疏导公众的负面情绪。再次要培养出自己的网络大V来引导网络舆情发展。过去在传统媒体下,公众并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平台,而现在在互联网时代下,公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舆论导向。现在出现了一些“网民记者”,处理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新闻,但是这些“网民记者”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教育,不了解报道的客观性,也没有掌握好采访的技巧,导致最终报道的事件和事实存在很大的偏差。

再加上互联网上消息并不需要经过审核,信息的真实性不受重视,有些网民只是为了增加点击量,引人注意,故意发表一些虚假消息,或者故意制造恐慌,也有些网民因为某些目的而故意造谣,引起社会不安定。互联网上存在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所以公众需要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发表意见作为判断真假信息的依据,针对这种情况,培养专业的知名博主、网络评论员、专家、学者等,使其成为互联网信息的意见领袖已经迫在眉睫,这些意见领袖可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疏导公众的负面情绪,并掌握舆论发展方向。最后,还要加强各个媒体之间的合作,有效引导舆论的发展。突发事件之所以称之为突发事件,就是因为事件发生的非常突然,会迅速形成网络舆论。所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媒体要在网络上发表更多的正面信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应该合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高、网络媒体传播信息速度快的特点,互补联动,让公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权威的、全面的、真实的信息。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所带来的传播形式的变化已经不可逆转,在军队抢险救灾过程中突发公共危机的媒体应对就显得更为重要。有关部门只有正视公众的意见,疏导公众的负面情绪,正确的信息,才能为我军在抢险救灾行动时打造有利的、健康的舆论环境,才能更好的维护我军良好的群众形象。

作者:马云 单位:后勤工程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