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才能的培育初探范文

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才能的培育初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才能的培育初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才能的培育初探

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适切性的界定

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适切性是指这类人才具有的能力能与当前社会需要或者地区发展需要、与大众需要以及对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双向促进作用。这一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求地方高校必须不断审视周围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结合自身具有的教育资源不断调整自己的特色人才战略,服务地方。能力培养的适切性,并不是盲目地追求新意或迎合市场的短期需要,而是既要体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又能基于变化的市场人才需求预测的适切性,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这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适切性

公共管理专业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出现的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针对公共部门与中介组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决策执行能力,而非公共决策能力。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具有实用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实用性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本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在工作中具备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甘于服务的精神等。本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高低,社会各方面认可的程度直接受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制约。因此要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切性,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综合考虑各项能力指标,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当前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描述原则化,缺乏指导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专长,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逐渐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产品输出环节出现诸如“学历倒挂、大学生回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等现象,所有这些现象的解决迫切要求高教的行政管理者、以及高校的领导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外社会大环境、学区中观环境以及学校微观环境的变化,逐渐转变教育观念,结合高校的办学类型与办学层次,树立正确的、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标准化、无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高校以笼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没有具体化,没有针对专业的差异性有区别性的加以描述,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再加之相关配套工作跟不上,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像公共管理这样的文科专业来说,由于没有客观、具体的标准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凭借原则性的描述进行主观把握,再加之培养过程中理论灌输远多于教学实践,因此人才的应用型很难保证。另外,应用型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具备的能力结构也有所差异,因此,社会对其要求也各不相同。准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把握其本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科学的定位应用型人才,细化人才素质的标准才能为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合理搭建提供坚实基础。

(二)实践环节薄弱,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不够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且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根本能力特征。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普通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能单一追求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应该在一定理论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但是,现实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缺乏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学术化”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操作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通过课堂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但是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不够,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缺乏充足的实践资源,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岗位供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使得应用型人才缺乏参与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实训实习基地对于学生的实习也存在认识差距,有的基地认为实习学生就是“免费的劳动力”,因此,把一些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跑腿打杂”的工作交给实习学生去做,疏于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学生没有机会体会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专业实践能力也不会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三)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就业方向是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各层管理岗位,也就是大多要进行管理工作或者领导工作。根据行为科学家提出的相关理论,管理者应该具备三项技能,即技术技能、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技术技能即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人文技能即人才的人际交往、与人合作、沟通等能力,观念技能即人才的全局意识、问题意识、领导意识等能力。不同专业掌握的技术技能不同,但是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是相通的,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和可迁移性,不会随着工作和专业的改变而变化。可是,我们比较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并将其贯穿于应用型人培养的各方面,包括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人才考核评价等。但是对学生的人文技能与观念技能培养相对薄弱,较少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冲突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全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独立性、责任感、自我效能感、进取心、高度事业心为主的人格特质的培养。这对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极为不利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全方面的,不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而且也要德行兼修。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除了关注技术技能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其他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对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适应性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权变的人才培养理念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推行的思想保证。因此,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些能力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该如何培养,这些问题的良好解答是我们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以及方案确定的先导。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理念是当今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对人才素质诉求的教育体现。新时期,高校领导者对大学的本质应该有一个更加全新的把握。大学不仅要回归学术的本真,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体功能,追求真理、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更应该在这样一个多元化、一体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之下,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功能的履行依托于高校的人才培养。

因此,高校领导者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树立权变的人才培养理念。所谓权变,就是指高校的人才培养目的既不能横向上千校一面,也不能纵向上人才培养的目标静止不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提高逐渐加以改变,最终实现高校“反哺社会”的目的。因此,高校领导者要突破传统的“专门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领域,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有求真务实精神,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学校育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人类优秀的学科文化精华传递出去,加速人才成长的过程。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结构的设置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人才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高校要根据区域性发展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形成立体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使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相结合,并设置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自主选择课程,从而使这一课程体系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从根本上保证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当前实用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根据应用型人才“知识基础较宽、应用性较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培养方案中应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中,突出理论教学的知识性与应用性的结合,构建出丰富化、多元化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多模块有机结合,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欲望,夯实知识储备;整合课程内容,既要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又要兼顾人文性。通过学术性、知识性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陶冶人文素养。

(三)改革教学形式,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受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的影响,高校的教学过程一直延续着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虽然很多高校的教师也在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但是从整体上看,高校的教学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实用性、技能性的教育阶段,面对的学生也处于身心逐渐成熟、求知求美、自我实现欲望非常强烈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前,应该首先对受教的群体有一个较准确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师绝对权威的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教师多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适度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增强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及时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障碍和疏漏,领悟思维策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根据人数的多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异质结合,强调群体内的互助与合作,尽可能地给每个人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参与不仅是建构、保持和应用知识的基础,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学力。

(四)延长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的实效性

以往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受传统的教育思维的限制,比较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输,理论教学时间较长,实践环节被忽视,时间安排短暂,或者即使安排教学实践环节也是走过场,成效不明显,尤其是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以往简单的走走看看、观摩式的教学实践,效果较差。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实践的充分锻炼,职业要求的核心技能得不到养成,导致就业时竞争力下降。要提高就业竞争力,缩短职业适应期,在人才培养阶段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第三十二条也提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时间课程与活动课程,坚持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等等。”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夯实学生的“三维”知识储备,即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保证学生的教学实践时间,适当的延长实践环节,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采取分散安排的做法,最早在学生的第五学期安排相应的实习任务,以后的第六、七、八学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区别安排。对那些在第七、八学期准备升学考试的学生,其教学实践可以提前进行。另外,学校、系部也要尽可能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广开实践渠道,为学生争取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岗位。实践过程结束之后,也要加强对实践效果的考核,设定评价指标体系,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对毕业产生实质影响,以此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保证实践的实效性。

(五)提高教育者的专业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师资,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或者博士。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基本具备当教师的条件。且由于他们来自于各高校,能带来各校的风格和特色,扩大了各专业的社会信息量,是较受欢迎的师资群体。但是,他们中部分是来自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且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专业技能较差。尤其是对于公共管理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教师缺乏在其他公共部门任职或者锻炼的机会,专业技能较弱。因此,要想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职教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尤其是凸现技能的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有计划地将一批高学历,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青年教师派到相关行业去,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一线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内容充实提供可靠的信息;也可以从行业聘请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等,通过业内人士与本校教师的交流学习,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六)拓宽实习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最基本的就是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拓宽实习渠道,创造条件,加强与社会相关单位、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变化,以及用人单位用人具体标准的更新,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由合作单位相应部门的管理人员、校内专业负责领导以及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能力的构成、教学计划的编制,培养方向的确立与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全面跟踪指导,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性。以往公共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有考虑实习安排,也有相应的实习基地的设置,但是,受实习时间短、实习岗位少、无待遇补偿等原因的影响,一方面学生的实多采取观摩的方式,得不到实践的锻炼。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实习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体会不到劳动的价值,热情不高,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作为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以及学校领导首先应该动用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资源,争取尽可能广泛的实习机会,与用人单位或者实训基地签订相应的实习协定,建立实习基地与专业发展之间的长效机制。校方专业负责人要加强与实训基地的实质联系,根据实训基地对人才应用能力的需求及时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实习基地与学校也应该多进行沟通,及时地反馈实习学生在岗位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并记录在册,确保学生实习的实效性。

作者:房敏单位:德州学院历史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