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办学模式论文:院校专业办学模式分析范文

办学模式论文:院校专业办学模式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办学模式论文:院校专业办学模式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办学模式论文:院校专业办学模式分析

作者:1王忠平,2李红勋,3柯水发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一)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从培养目标看,各高校都强调该专业基本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等6所农林院校突出强调专业型,而南京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则重点强调综合型;中国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对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有具体要求,而华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对这方面要求较为宽泛。

从总学分看,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学分基本在160~180之间,西南林学院最高,为183.5分,中国农业大学最低,为160分;同时,各高校的必修课学分都占到总学分的40%以上,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必修课学分比重最低,占40.77%,中国农业大学必修课学分比重最高占75%;南京林业大学等5所高校将创新学分纳入学分体系,但仅东北林业大学与南京林业大学明确规定将其作为必修或选修,并对具体分值作了详细说明;各高校基本学制为4年制,同时中国农业大学提出可实行3~6年弹性学年。

从学科设置情况看,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的重点院校,主干学科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林)经济的各个方面。在特别课程上,浙江农林大学增设了“学会学习”课程,东北林业大学开设了“农林产品贸易双语教学”,而西南林学院增设了“法律基础与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

从实践教学体系看,各高校皆强调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包括农村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拥有专门实习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学院还加入了企业实习的内容。

在科研教学体系上,中国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将毕业论文作为主要考查内容,南京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则加入了科研训练等内容。

在特别制度与要求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与东北农业大学都实行了导师制;中国农业大学等有比较完善的科研资助及奖励体系;华南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对尖子生的课程学习给予一定自由。

(二)综合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属于部门经济范畴,一般性通过对国内经济研究最为成熟的3所大学经管类专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强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中清华大学将专业设于经济金融学院,培养目标带有经济学、金融学交叉特点;北京大学则着重于经济学培养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经济学领域的翘楚,率先开办了基地班,实行了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模式。

在学分体系方面,清华大学分春、秋2个学期,要求总学分不低于140,并且加入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和综合论文训练环节(15学分),创新学分可转换;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分体系分为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学分、课程(150学分)、非课程(20学分)3部分;北京大学学分体系相对单一,分为必修(占61%)、选修(占34%)和毕业论文3个主体。

在课程设置方面,3所高校主干学科基本一致,均以经济学为主,其中清华大学偏重于企业管理与财务方面,北京大学侧重于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其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优势。

在科研、实践教学体系方面,3所高校各有特色,其中清华大学以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为主,而人民大学项目比较多样化,北京大学的特色在于弹性学分,学生选课自主性大。

在特别制度与要求方面,清华大学要求必须通过该校英语水平考试,选课自主性较强,同时对学校科研资助力度大;北京大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选课同样具有较强自主性;而中国人民大学的特色体现在基地班教学中。

二、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农林院校不再单一强调应用型或研究型人才,而更多提及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业也不再局限于农林方向,而要“既能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又能胜任一般经济管理岗位的要求”。地方高校培养目标还应注重与当地实际结合,如东北农业大学强调“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于黑龙江“农业强省”的需要、“三农”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全国性高校的目标对象更加全局化,如中国农业大学“为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教育和科研单位”,清华大学“为经济、金融、工商等各界及各社会科学学术界”培养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经济学、管理学和(农)林科学基础知识,突出的专业学术素质和经济管理能力;熟悉(农)林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关政策法规;掌握(农)林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高级管理、科研和教学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立足点高,综合性强,特色突出,目标明晰而高远。

(二)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

各高校普遍采用“必修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选课+公选课”的模式,总学分在160~180之间,必修学分为100~120左右,实践教学约占30分,公选课种类规模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对某类公选课作最低分要求,而有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则规定每学期公选不能多于一门。奚祥华、曹明宏等提出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基本模式,按照素质结构和专通结合、文理渗透的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另有部分高校对“创新学分”进行特别管理,可软性激励(东北林业大学代替选修),也可硬性规定(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必修),亦有“先软后硬”(北京大学“研究课程”可自由选择但有不及格风险)。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选修)+学科基础教育(必修)+专业教育(核心课(必修)+选修模块1、2、3)+实习实验(必修)+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拓展环节,毕业生总学分为196.5,分值偏高,因此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大。

(三)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

农林院校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上设置差异不明显,而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有很大不同。如西南林学院在生态、心理、计算机等方面有广泛涉及,浙江农林大学还创造性地设置了生态环境类特色模块课程群及“学会学习”课程。与北京林业大学相比,其他农林院校的课程命名更加专业化,如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政策学等。2011年底,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专业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调整,在大一和大二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在大三和大四增加了选修课程的选择,但是在专业课设置方面,没有很好地体现农林院校的特性,建议增加农林院校的专业性设置,比如由“企业管理学”进一步延伸到农林企业的管理等。

(四)丰富实践教学

多数农林院校建立了丰富的实践体系,如专业文献综述等科研训练与农村调查等社会实践。

高校对科研立项的重视和建设程度不同,比较成熟的如清华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立项管理非常严格且文件齐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实践教学最为齐全,有基地学生导师制等9大科研实践教学模式。然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对“经济管理”体现不足,尚未完全与林学、林业工程类实习区分开,只有华南农大等少数高校有专门针对经管专业的实习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农林专业在大三阶段都会安排实习,学校也花费了很多人力和财力,时间较短,而且内容多以林业为主。

郑炎成等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面临的经费难以保证、对象难以确定等困境,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实践教学模式[6],对此北京林业大学可以“梁希”实验班为试点,进行摸索创新;同时专业实习尽量本地化,可以降低成本,也易于可持续化和常态化。

(五)实行弹性学习制度

部分学校提出3~6年毕业的弹性学制,但实际操作中并不多见;各校对于尖子学生有不同待遇,如华南农大给予旁听权利,东北林大则可提前选修,更为常见的是在学院内部设置强化班、实验班等,对尖子学生进行集中教学与管理。浙江农林大学非常人性化,学生除可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与教师外,还可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减少课程时间冲突,避免学生在按偏好选课时难以取舍的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专业设置了“梁希班”,也希望打造尖子学生,不过选择余地还是不大,和其他班级的学生没有本质差别,学生和老师的互动需要加强,在课程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也应有所倾斜。

(六)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并行

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都是科研型人才,应该在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方向有所区分。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上,要突出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教室、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书本教育和技能操作并重,使学生在校时与社会近距离,毕业时与社会零距离,成为有多技之长的“抢手货”。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在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方面的区分较少,现在大学生就业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就业主导型方面应该加强。

(七)推行导师制

部分高校试行导师制,如中国农大对大三大四学生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北京大学与东北农大则从大一开始就对班级整体配备导师,进行学术引导。

北京林业大学也采用了这个模式,在大三和大四阶段采用导师制,基本是4~5名学生对一名导师,不过对教师的支持力度较少,应该在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