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交系统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广州快速公交系统(BRT)的营运实施已经成为广州市的一大舆论热点。从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筹建到运营期间,市政府对BRT的一系列决策方案和实施办法都引起了市民的巨大质疑。而在广州快速公交系统运营之后,更加显露出不少的问题和弊端,这不得不引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思考。BRT是一项关乎市民重大利益的民生工程,是一项长远而需慎重的公共决策,更是广州市年内的头等大事,受到国内外的极度关注。
在政府看来,他们对BRT工程表示出一致的赞同和欣赏之际,对这一事关重大的民生工程报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而作为广州市市民的我们,更应该用一个客观的态度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去对待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试图从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BRT的完善创造一个蔚蓝的晴天。因此,用客观和真实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报告去审视和认识BRT工程,是完善BRT工程和提高BRT工程运营水平的必然途径。
我们以BRT建设工程为例,从一系列的问题和多方面的视角去探讨BRT建设的不足和弊端,并揭示出问题背后的深入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政府有效应对的措施和策略。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到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项目建设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表明广州市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低下和政策执行的不力,更希望以此来有力促进广州市公共治理更快的发展和更大进步。
一、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概述
BRT是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的简称,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Rail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Bus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广州市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GuangzhouBusRapidTran-sit),简称GBRT。广州快速公共交通系统西起天河体育中心,东至黄埔夏园。
二、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和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广州市市民缺乏参与BRT决策的实质机会
在BRT工程筹建及运营期间,市民可以得到参与到其中的决策机会是非常欠缺的,能够发言的声音也是非常有限的,而政府能够提供给市民发表意见和提供建议的平台也是非常的狭隘。因而在两者的互动非常欠缺的情况下,政府很难知道市民的真正想法和意见。
(二)广州市市民对BRT工程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较低
据调查,广州市普遍对快速公交系统(BRT)在营运首日的状况持有很大的意见和不满。大多数广州市民表示,他们先前对BRT的认识较少,社会没有提供太多的渠道给予他们太多的机会去了解和熟悉,有些市民甚至表示对BRT的了解几乎等于零。由于广州市民对BRT的运作严重缺乏了解和熟悉,导致BRT运营当日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种种的意外和慌忙的情况。正是由于BRT营运的情况未如理想,引起市民极大不满,市民对广州快速公交系统的认同度和满意度都普遍偏低。
(三)广州市政府BRT工程的公共财政引起极大质疑
BRT工程的造价总共高达7亿多元,市民对此争议极大。而且政府从头到尾没有当面澄清或解释这7亿元的具体用途和去向,令人不置可否。从广州的BRT项目将从规划、建设到后期管理阶段,政府从来没有对市民公开任何在财政方面的支出资金和具体用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州市市民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广州市的和谐建设均造成不少的负面影响。
(四)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一系列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BRT系统还有很多地方应该进行完善和改进,尤其很多配套的设施还没建成,很多要解决的问题还没得到回应。与此同时,一系列有关配套设施不齐,未等其正式落成就草草开工的言论或报道也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或媒体上。毋容置疑的是,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一系列配套设施未如理想的现状是值得每个广州市民关注的,这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所在。如果配套设施不能跟上BRT实施的进度而导致不能使用,这对市民的日常出行甚至是生命的保障都会存在一定的隐患,BRT工程的实施和运营都应以人的生面安全为第一准则。
(五)广州市BRT目前的运营效果欠佳
广州市BRT目前的营运状况欠佳,“快了一线,慢了一片”的现象也难免会出现。很多公交线路因为BRT的运行而要相对更改线路,更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而不少市民都反映到,为了迁就BRT线路的运行实施,其他公交线路被迫改线或绕道而行,这当中能够省下来的时间到底能有多少,就不得而知。公交线畅行了,其他车道是否会更加拥挤,导致整个城市的路线出现难以连接的缺口。
三、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存在问题的原因机理
(一)广州市政府行政独大意识严重
广州市政府行政独大意识尤为严重。在BRT项目的筹划到运营期间,广州市政府行政独大意识尤为严重,这在广州市引起了媒体和公共舆论的轩然大波。巨大的质疑之声让政府机构变得保守和神秘起来,广州市相关的政府机构对BRT问题变得噤若寒蝉。
行政独大意识是指行政主管部门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强大的行政权力,制定公共决策的时候很少考虑到社会的要求和百姓的意见,而是单方面地决定政策,强行实施。广州BRT项目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一问题。
不但如此,在整个BRT决策的过程中,广州市过于倚重国外专家决策组的意见,而过少关注和采纳市民的反应和建议,导致两者之间造成极大的不平衡。广州市相关部门制定这一政策,从一开始就没有将社会民意的调查和参与当作重要的考量要素,而是从聘请专家论证,到机关内部磋商,直到最后执行。一系列的决策都是“闭门造车”,没有把市民意见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二)广州市政府对BRT的宣传不足,预演工作不到位
BRT工程的主体应该是广州市市民,这项工程的利益最终归属者也应该是广州市市民。市民对这项工程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直接会关系到BRT的实施成效,因此,市民这一环才是BRT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和运营的关键因素,在BRT运营之前,对市民作出系统性的常识宣传工作并安排一部分市民进行BRT工程的试乘预演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恰恰政府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由于广州市政府对BRT的宣传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有关的预演和应急工作并没有切实做到位,导致运营后一段时间的持续混乱的交通状况的出现。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各方面对BRT的运营没有起到相关的重视态度,以致于政府和市民都没有在BRT运营之前获得太多相关的信息和宣传。
(三)广州市政府在处理公共财政上缺乏相应的透明度
广州市政府在本次筹建BRT工程的过程中,公共财政混沌不清一直遭受市民的诟病,其中不难发现,广州市政府对于公共财政如何运用和落实到BRT的建设上仍然是交代不清,无法给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在公共财政上缺乏相应的透明度而且运用不当,是市民最为不满的地方之一,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突出的。
(四)广州市政府的公共管理应急能力相对薄弱
广州BRT工程的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仓促行事,贯彻效率至上的原则从而忽略众多细节而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政府在公交配套管理能力方面还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正视,从另一个侧面更可以说明政府公共管理应急能力低,对很多突发事情反映灵敏度低,反映迟缓,这在客观上不得不造成交通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五)广州市相关部门缺乏充分有效的调研工作
种种问题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BRT开工前,广州市交通管理、交警、应急管理等部门,没有组织网民在内的社会各界开展认真调研,没有对工程在建期间公交运力及其服务运送人数、流量、交通瓶颈等问题摸底,提前部署详细的应急方案,筹措节日高峰时期的接驳、疏导运力,因此造成了广州市出现的“在建一条路、堵了半个城”之类的混乱场景。
调研工作能够有助于充分掌握交通线路状况及相关交通资料的收集,更加确保BRT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此前由于相关交通部门没有很好预测和总结各BRT路段的繁忙时间、路面状况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少交通堵塞等问题发生。
四、广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的优化策略分析
从BRT工程拟建到运营阶段,我们都可以在其身上看出公共管理决策和工程在实行中的很多弊端和不完善之处。作为国家先进城市的广州,我们应该更加走科学发展之路,完善公共政策的各个运行流程,有力地促进各项重大公共工程循着科学发展的路子去走,真正建设和谐广州,打造魅力城市。
(一)重大公共决策需要设立公共决策听证制度,正视民意取向
BRT工程的广受争议有力地证明了脱离民意的工程,无论是否开建,用怎样的方式开建,其最终只会招致“民生工程”演变成“民怨工程”的结果。
听证会制度是听取各方意见,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透明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市民的建议提得中肯、富有价值,对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规范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关系民生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最需要听到的就是真实的声音,因为决策失误往往具有无可挽救性。对于这种重大民生工程应该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入户调查等方式,真实地记录并反映市民的声音。市民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往往有真实的表达、勇敢的表达,应予以尊重。特别是听证会,听取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从不同层面的质疑,对于完善建设项目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应该让听证大会成为制度化、常规化的制度,落实“逢重大项目必听证”的执政思想和方针。完善听证手段,使公共决策透明化、公开化,是民主进程的一大进步。
(二)做好公共政策的宣传工作,充分了解公共决策的进程及发展
做好公共建设项目的宣传工作,能让群众更了解公共政策的运行,从而扩大其覆盖面,让公共政策的实行有更清晰的方向。在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设和运营之前,政府应设立专门负责该重大公共设施项目的宣传小组,负责从拟建、实施到完善配套等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广泛宣传工作,做好多渠道的宣传,务求建立好政府与市民的桥梁,让市民真正成为公共政策的主人,享有真实的知情权。其次,政府应尽可能利用各个市民常接触的平台进行宣传工作,例如电视、广播、社区宣传栏、宣传册子等形式,让市民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到快速公交系统这个新事物,消除陌生感。
(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电子政府”,落实政务公开机制
作为提升政府效率及便民服务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打造一个以反映人民需求为导向的政府,并以更高效率的行政流程,为人们提供更广泛的、更便捷的信息及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必然之举。
对政府重大公共决策建立政府网上论坛和建立网上重大决策进程公开机制是政府在建立“电子政府”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大重要途径。网上论坛主要为市民的疑问和质询提供一个有效的回应平台,政府官员应对市民提出的各种疑问和意见进行有效的回收以及反馈。而建立网上重大决策进程公开机制可以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让市民及时了解和知悉BRT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
(四)加大公民对政府公共财政使用的监督程度,完善财政监控系统
建立工程预算公开制度,让民众释疑。公共预算公开是指预算的依据以及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内容整个过程都必须依法通过相应方式向社会公开。
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并重。内部监督是一种预防机制和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机制,是财政部门内部管理水平的自我检查和评价。但仅有内部监督是不够的,财政外部监督更为客观,更能满足有关各方的需要,更能体现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外部监督也能促进内部监督的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效结合可以从不同层次对财政分配行为进行监督,有利于提高财政监督的有效性。
此外,健全社会监督网络,提高外部监督效率也是完善财政监控系统的重要途径,更是现代化政府管理的必然要求。形成全社会的监督网络应当是一个有责任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最有效体现。
(五)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考证,做好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案
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考证是BRT建设前期的重要工作,调研和考证能够使广州市政府掌握充分的数据资料以及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有利于BRT运营顺利实行。
为此,广州市政府应组织网民在内的社会各界开展认真调研,对工程在建期间公交运力及其服务运送人数、流量、交通瓶颈等问题摸底,提前部署详细的应急方案,筹措节日高峰时期的接驳、疏导运力尽量避免出现“在建一条路、堵了半个城”之类的混乱场景。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应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和社会调查,开展仿真的BRT运行推演,为BRT通车后公交线网调整等工作做好准备,使这项工程可以发挥运力运速提升的效应。
(六)构建公私伙伴关系,实现公共事务的共治
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公私关系:公私伙伴关系。公私伙伴关系首先是将官方所遵循的科学原则和效率原则与平民百姓所依据的利益原则结合起来。科学原则并不排斥利益原则,注意科学的论证同时也要考虑到相关人的利益诉求,尽最大可能地将民众的利益要求考虑在科学规划之内。
公私伙伴关系还意味着我们要积极创造沟通的渠道,例如召开听证会,进入社区调查,扩大公民参与等。这些渠道都是可见的、细致的,通过它们,政府和社会得到了融通,公共项目也能够得到最大的社会支持。事实上,如果一个项目将大量的准备时间花在前期的协商上,通过和社区居民、各利益相关人的密切沟通,充分扩大利益保护群体的范围,尽可能地为更多的人创造福利,那么这种政策的执行一定是最顺利的,其效益也是最大的。
五、结语
广州BRT项目工程已经成为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广州市公共管理问题的焦点所在,更是广州市民热议的话题。能否把广州BRT快速公交系统项目工程建设得更完美,更便民也成为广州市政府能否构建好和谐城市的关键所在。因此,广州BRT工程是市政府的重中之重的项目工程,一定要高度重视。
毫无疑问,BRT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取得成功,但是这不能保证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成功。进一步说,BRT系统本身不是成功的保证,如何与本地情况有效结合,如何周到详尽地解决具体问题,这才是它成功的关键。
因此,广州市政府还需要结合广州市的环境特点和交通地理去对BRT方案作进一步的设计和完善。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还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所得出的成效才能下结论。
但是,目前的BRT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和缺陷也是毋容置疑的,当中很多地方未如设计时的理想,出现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市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反思和总结,才能进一步推进BRT的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公交设施的逐步完善,相信广州快速公交系统一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为市民的出行和城市的交通及公共治理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