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范文

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

【论文摘要:趋向;图书馆资源共享

【论文摘要摘要:资源共享建设的本质,就是根据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新兴的技术和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利的服务,满足用户不断膨胀的需求。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具有了和以往所不同的、崭新的特征,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根据社会环境和用户需求不断调整和更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及其公众,将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局限于馆际互借、目录共享、咨询服务协作等方面,80年代之后,增加了通过联盟增强购买力,自动化协作,以联盟名义寻求资金赞助,联盟内各成员馆在分享利益的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等新内容。今后人们将更理性地选择共享模式,图书馆联盟将成为实现共享的重要组织形式。机制创新将使共享布满活力;共享的法律环境会更加完善;资源共享的基础建设将加快步伐①。资源共享建设的本质,就是根据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新兴的技术和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利的服务,满足用户不断膨胀的需求。在探究综述中提到的趋向探究大多着重于资源共享的各方面,如在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服务模式,服务形式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具有了和以往所不同的、崭新的特征,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根据社会环境和用户需求不断调整和更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及其公众,将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未来发展趋向。

一、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新含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电子数据库、电子光盘、网络资源等数字信息正成为主流信息资源。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过系统分析②,在2001年提出的探究报告中给出了数字信息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量化统计摘要:全世界每年生产1×10??到2×10??字节的信息,大约为全世界每人250兆字节。其中,所有印刷型载体的信息量只占0.003,平均年增长率为50%-100%;网络交流中也产生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其中E-mai1达到11285TB;www网络中不重复的可公共浏览的网页21亿个(每个网页平均l0K数据),天天将会增加700万新网页;众多网络数据库还以非网页形式存储了7500TB数据,包含5500亿不同的记录或文件。数字信息主流化不仅意味着信息可获得性的极大提高,而且迅速促成"信息及其存取的民主化",越来越多的个人、群组或机构可以方便和低成本地打破专门机构的垄断,在大范围、大规模和持续地、获取、存储信息,并进一步导致以用户和信息生产者驱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市场新格局。

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在全球的普及,资源共享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课题,更加被图书馆界所重视。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出现之前,资源共享仅限于印刷型文献为主的馆际互借互赠、书本目录的交换等。现代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机构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存贮、检索和传递,快速为全社会的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本馆或它馆以及全世界各馆的文献信息资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这种含义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假如图书馆不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及时改进自身的馆藏建设,图书馆将会失去众多信息用户,图书馆在信息领域传统的核心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另外,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的内容更广泛。它们还可以是人力资源如资深的图书馆员以及相关的信息设备,以至于管理资源的共享。如图书馆联盟中的各成员馆可以充分共享具有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外语以及学科馆员的专业人才,对于小型的成员馆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这些人力资源,为共同的用户提供服务,如联合参考咨询中就充分的利用了人力以及设备的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

二、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服务方式多样化

图书馆工作要以人为本,其用户服务工作也应当以用户为中心。传统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如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则更应该这样。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网络环境因特网资源的迅速膨胀,用户需求的快速发展,使得任何一个信息服务机构,包括图书馆都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高质量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的目的也是为满足用户的不断需求。

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有以下特征摘要:

首先,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信息意识日益增强。各技术领域的专门化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也促使用户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并且用户的不同职业,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用户个体的知识特征和知识储备不同,使其产生了类型多样的信息需求,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信息需求层次。另外经济环境的改变也影响到用户对信息的选择,为了个人发展及生活需要,用户具有不同的信息。

其次,个性化和专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民众的个人意识逐渐增强,使之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完善、个性的彰显,对信息的需求也相应的出现个性化、专指化趋向。用户在网络上寻求信息资源的目标更明确,针对性越强。

三、综合化和系统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个人知识结构的要求随之改变。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社会成员必须获得全面发展,把握尽可能广泛多样的信息。因此,用户需求开始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他们既需要个性化、专指化的信息,又希望获取的信息全面、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形式、形态和载体多样,也带来信息的获取方式和途径的多种选择,用户必然要求最终获取的信息能够尽可能的全面、系统。

四、时效性和准确性。网络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使得信息的无序现象更加严重,大量"无效信息","垃圾信息"同有效信息混杂在一起。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但识别和检索信息的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面对信息的冗余,人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成本,获得价值较高、符合需要的信息资源,用户的实效意识逐渐加强。获取信息的准确度,获取方式的方便程度、信息成本等成为用户考虑的因素。

五、新奇性和快速性。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文献增长和老化速度的加快,人们更加注重所需求信息的新奇性和快速性。

对于网络环境用户的上述特征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建设依靠传统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必须实时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应推出不同的服务方式解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对用户的服务方式有③摘要:开放性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有传统的一馆一舍走向全开放的社会,开展社会化的信息开发、组织、提供等系统性活动,建立辐射型的开放服务体系;主动性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形式将是主动出击,广泛挖掘社会信息需求,积极开展用户开发活动,以使潜在的用户转换为实际的用户,进一步使用户的隐性需求转变为显性的需求;增值性服务,社会对网络下图书馆的需求并不是仅限于信息的传播,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从文献为单元,深入到以知识为单元,实现信息的增值,使之成为专门化的知识;智能性服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不断提高本身的智能特征,使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得这些复杂的工具;集成性服务,图书馆为了方便用户利用其各类数字化的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对其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个性化,基于对信息用户使用的习惯、偏好、特征、探究课题和探究方向,向用户提供满足其独特需求的一种针对性服务,是图书馆等信息服务业向纵深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内容;用户驱动,图书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且实现以用户为主导的自助服务;特色化和协调性,特色化建设以及各种特色的联合是满足用户快速增长需求的基本方法摘要:有偿性和无偿性,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坚持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适度进行有偿服务是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发展趋向之一;多元化,包括服务种类的多元化和服务形式的多元化。

三、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完善

网络环境下,网络平安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新问题凸显了其复杂性。用户在进行资源共享的时候,总是希望自身的权益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图书馆在提供资源共享的时候,必须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因此国家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图书馆立法是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图书馆法律都比较完善。我国图书馆在资源共享的建设的同时,也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资源共享建设的动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文献以及信息资源,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保障,为国家制定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提供了依据。信息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制度。资源共享制度是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条例办法的体现,制定完善的共享制度体系,是信息资源共享保障机制中的关键;同时资源共享制度的建立需要寻找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共享技术作为支撑、在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的同时,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最终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服务。

目前,资源共享方面的法律法规大致包括以下层次摘要:科技进步法、信息资源共享法、政府信息公开法;行政管理法规、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信息资源共享条例;共享管理的具体方法、共享管理建设规范、服务监督和评价办法、科学数据汇交方法等。随着国家对资源共享建设的重视,国家层面上的资源共建的规章制度也必将更加完善。另外对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机制,资金投入机制,以及解决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兼容等方面新问题的制度建设也会更加健全。并且为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等配套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样,就可以限制"人制"的随意性,确保资源共享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