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项目的风险存在于桥梁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但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故首先应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予以识别。风险识别的目的是为决策减少风险损失,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具体地说,风险识别就是要确定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会导致什么不利结果,并将这些风险归类。风险识别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决策者发现风险和识别风险,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对风险的定性分析。
1.1施工阶段风险的类型
桥梁施工风险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自然风险有地震及地暴风雪、严寒、酷热等气象灾害,人为原因有设计的错误、施工管理的错误和问题、施工操作的错误等。从风险事故表现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桥梁主体本身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二是完成主体工程采取必要的临时工程的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其它相关的事故,比如环境污染事故。此类风险事态虽然不直接影响桥梁工程结构损伤、人员伤亡、工期延误等,难以用量化指标表达,但是会破坏周边环境、影响施工企业形象,必须加以注意。
1.2施工阶段风险识别常用方法
风险识别是找出影响预期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在这一阶段主要侧重定性分析。常用的风险识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幕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表上作业法等。但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适合我国桥梁施工风险识别的方法是故障树法结合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因为我们桥梁施工的事故灾害没有可用的数据库,通过故障树识别的方法,并结合头脑风暴法,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修正,舍弃掉比较离散的数据,使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这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桥梁施工风险识别的方法。
(1)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是利用图解的方法将大故障分解成小故障,或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解,由于图的形状像树枝一样越分越多,所以称为故障树。这是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在故障树中,顶端是总故障,下面是原因分解,而且每个原因还可以分解为对应的若干层原因,从故障树中各支点的故障原因便能得出最主要的故障所在。故障树把影响整体目标的诸多因素的因果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使人们一目了然,便于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因此,故障树方法在风险分析中广泛应用。
(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通过小组会议形式,使每位与会成员畅所欲言,鼓励大家大胆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并促使大家讨论、争鸣和交流,以便启发与会成员之间产生更多更好的主意和想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相互讨论,产生思维共振,激发与会成员的灵感和思想,激发大家的创见性,以获得有价值的和具有新意的观点、思想和创意。
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而头脑风暴法在军事决策和民用决策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3)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根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直接经验,对研究问题进行判断预测的方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由美国著名的兰德咨询公司于20世纪50年明并在60年代首先应用于预测领域。
德尔菲法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以书面形式通知选定的专家和专门人员。其中选择专家是关键。专家一般都是掌握专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人。人数一般在8~20人左右。提供专家所需的足够资料;第二步,专家收到材料,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写出自己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并说明理由和依据,再以书面的形式交回;第三步,主持单位或领导小组根据专家的意见加以归纳整理,对不同的结果分别说明依据和理由(根据匿名专家的意见),分别交给各专家,要求对其做出修改或补充;第四步,专家接到第二次通知后,对各种意见及其依据和理由分别进行分析,并再次进行修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理由依据。如此往复的归纳整理,直到意见基本一致。具体的修改次数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也可以将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2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
风险估计和评价就是研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和损失。对风险的评价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首先应进行定性评价,确定评价方向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作定量评价,以提供精确的依据和参考。
2.1风险评价模型
因为事故及其损失的性质是复杂的,所以风险评价的逻辑关系也是复杂的。
风险评价逻辑模型至少有五个因素:基本事件(低级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对系统正常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的瞬时结果);损失(描述死亡、伤害及环境破坏等的财产损失);费用(损失的价值)。风险评价模模型见图1。
结合故障树分析,低级的原始事件可看作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而初始事件则相当于故障树的一组顶上事件。对风险评价来说,必须考虑系统可能发生的一组顶上事件和总损失。
2.2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的方法
目前国内用于工程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德菲尔法、模糊综介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基于桥梁施工项目风险的特点,笔者认为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合适。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专家SaatyT.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特别是进行决策分析的方法。近年来,风险管理界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风险评价和决策过程中,发现他特别能满足风险决策的需要。
AHP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找出解决问题所牵涉地主要因素,将这些因素按其隶属关系构造成递阶层次模型,通过对层次结构中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地判断及简单地排序计算解决问题。运用AHP方法评价桥梁施工阶段风险,综合考虑主观客观因素,从而避免单靠直觉与经验进行评价的弊病。
(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所谓模糊性是指客观事物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的差异之间存在着中介过渡,模糊事物是指人类目前尚无法找到精确的分类标准,某一事物的类属还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概念的外延模模糊糊。模糊数学作为一门新的数学领域,有其自身严格的理论体系,事物的模糊性不确定的问题通常用模糊数学来解决。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就是在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过程中涉及到模糊因素或模糊概念的一种评价方式,需建立在模糊集合论的基础上,模糊综合评价可以满足多因素、多级的评价要求。
近年来风险管理界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风险评估和决策的过程中,发现它特别能考虑多因素多层次的需要。但是由于基础工作不扎实,风险评价中无历史数据可以借鉴,多采用主观估计权重的方法。不同的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会存在差异,也会由于主观判断的模糊性而影响客观实际的明晰性。所以将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确定层次分析法中权重的确定是一种将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好地对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评估。
3管理策略
项目风险被识别、分析和评价后,风险管理人员就可按照项目总体目标,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尽可能地降低项目风险的潜在损失,提高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能力。
3.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也不再将其他风险或获利情况作比较讨论。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取有风险带来的较大利益的机会。若在风险识别阶段发现目标的实施会带来重大损失,管理者又不能通过有效办法来控制风险,就应该考虑放弃以避免更大的财产或人员损失。因此在采取回避风险策略之前,必须对所有风险因素有较清楚的认识。
回避风险是一种有用的、极为普遍的方法,但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风险不能总是回避,况且,回避这种风险,可能会产生新的风险。
3.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又称为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是通过若干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人承担。实施这种策略的同时,也转移了可能有风险带来的利益。风险转移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一类重要而且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主要分为两种形式:①非保险或合同的转移方式。通常通过签定合同及协商等方式将项目风险转移给承包商、设计方、材料设备供应方等非保险方;②工程保险。业主或承包商为了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购买保险合同,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到期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3.3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的方法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或通过降低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它是建立在对所有可能风险给予明确分析测定之后实施的对抗措施。主要针对已知风险和可预计风险,最好将每一个具体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每个风险都减轻了,整体风险也就降低了,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例如,可以通过制定安全计划,来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进行损失预防或通过制定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来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即,遏制损失加剧,设法使损失最小化。
3.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对策是一种财务对策,用经济方法来处理发生的损失,并未改变项目风险的性质及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性。业主将承担项目风险导致的损失。
风险自留可以是被动的、无意识的和非计划的,也可以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和有计划的。风险自留在一些情况下是唯一可能的对策,有时损失无法预防,又不可能回避,并且转移(包括保险)的可能性不存在,只能自留风险。
综合以上四种风险策略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还涉及到风险承受主体的风险接受能力以及风险态度等综合因素。
桥梁作为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因其施工阶段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桥梁施工风险分析成为摆在桥梁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当前国内桥梁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还处于初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理论和技术需要完善和提高,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何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桥梁工程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我国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更好地面对入关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工程管理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