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作用(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你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巧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使用护理风险及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治疗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刀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风险管理;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0引言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癌居多,患者病情较重,且一般年龄较大,住院期间潜在的风险较多。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护理操作过程中,因某些不安全因素突然发生导致的护理事件。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指及时识别、评估患者住院期间潜在的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因此,在呼吸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责任差错、技术缺陷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势在必行。选取我院20巧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肠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巧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肠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39口2岁,平均(53.6士.478)岁;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38口1岁,平均(53.赶.408)岁。纳入标准:确诊为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包括COpO、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癌等;排除标准:存在视觉或听觉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外科疾病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尸)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及时送检血常规、痰培养、血培养,要求发热患者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如有异常发生,及时汇报医生给予处理等。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①风险识别: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区别,医护人员需要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加以评估和识别包括护理人员、患者、环境及药物等,然后结合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②护理风险分析:识别呼吸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后,分析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呼吸内科患者多,护理人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低年资护理人员比例大,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医院对护理人员不重视,培训不到位,护理专业知识缺乏,新的护理技术不精通;病房医疗急救设备不齐全,病床陈旧,缺乏有效的防护设备,意外事件时有发生;③患者风险管理:呼吸疾病患者常为年龄偏长,且行动不便,从而加大护理难度。护理过程中既要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又要给予特殊管理。所有患者床位均装有护栏,定期对床位刹车、护栏进行检查、维修,防止坠床、划伤、磕碰等意外发生。年龄较大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必须有家属护理并对外出护理人员做相关约束避免交叉感染。由专人负责管理暖水瓶、清洁用具、水果刀等日常用品,放置于病床较远位置,并整齐摆放,防止烫伤、摔倒、割伤等意外发生。保证病房、走廊、卫生间地面干燥,卫生间门口可放置防滑垫肪止发生滑倒潮湿或易滑倒地方应贴明显的防滑标识。
1.3观察指标。记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如输液反应、坠床、药物过敏、交叉感染、烫伤、摔倒等,计算风险发生率;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护理满意度,问卷中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等三个指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I又O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牙士s)表示,采用亡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了检验,以尸<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治疗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房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课题。有研究表明,将风险管理贯穿于呼吸内科常规护理管理中,有助于防范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护理风险管理贯穿于护理人员、患者自身、疾病、药品、环境等多个护理环节。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呼吸内科护理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各种护理风险,并进行识别与分类,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护理风险的原因、过程及相关因素,制定病房管理制度,及时完善与整理。除针对患者和护理人员加强风险管理外,也加强了疾病、药品和环境的缝隙管理。护士是接触患者最多的护理最终执行者,护士的专业结构是患者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呼吸内科病菌活跃,且呈多样性,故护士的护理风险预防知识尤为重要,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是对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一种考验,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护理风险及医患纠纷。
4结语
总之,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要能够结合患者的身体特点及病情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并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制定出系统全面的预防及解决措施,从根本上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还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浅谈心内科护理风险管理[J].甘肃医药201433(4):319-321.
[2]张慧君.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9):1395-1396.
[3]潘炜.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8):66-67.
[4]李利群.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2):1440-1442.
作者:张俊萍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第二篇: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早期护理管理中未应用风险管理时,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后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9%,护理投诉率为5.4%,护理满意度为93.0%,与对照组患者的23.2%、21.4%和8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率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可发生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不能及时发现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临床实践发现,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2]。为此,本次研究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做出以下总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六人民医院未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时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后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中,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41.5±1.4)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42.2±1.5)岁。2组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类型、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1.2.1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识别
护理风险小组定期组织会议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如何正确识别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同时,护理小组成员应在会议上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护理人员在进行交接班的过程中,应对特殊护理的患者进行特殊处理,再如,应将清洁人员未擦干地板引起的跌倒列入预见性风险管理中。
1.2.2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牢牢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思想,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及时纠正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端正态度和不良行为。医院内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拓展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新护理技能的掌握,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3-5]。
1.2.3风险事件的处理对策
总结以往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特点及原因,并根据总结结果制定一套护理风险处理方案,并将制定的护理风险处理方案下发至每个科室,要求各科室护理人员掌握,避免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后,能够及时采取处理对策。
1.2.4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应将护理操作的目的、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实施护理后的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6]。在进行特殊护理操作前,需争取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注意相关保护器具的使用。此外,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对比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是指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影响的事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患者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投诉率=投诉患者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的获取方式为问卷调查,问卷由本院自制,共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项内容,护理满意度计算公式为: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1+满意例数×0.9+不满意例数×0.5)/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
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0%,与对照组患者的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护理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以患者为护理服务的中心,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7]。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使得临床护理的难度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不断增加,也对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现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已势在必行。风险管理最初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有损企业利益的事件进行预防管理[8]。而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则是对患者临床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预防管理,目的是降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9]。本院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制定了风险管理模式,该模式下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将科室作为一个单位,由科室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并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根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需要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进行职能划分,包括常规护理小组、消毒隔离检查小组、急救护理小组、病房管理小组等,要求每个小组明确自己的分工,高质量实施临床护理。同时,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考核,并指出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医院还应定期组织骨干护理人员外出深造,学习先进的护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本院更加注重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本院本次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则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优越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毕小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2):173-175.
[2]裴玉萍,孙敏.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3):72-73.
[3]贾晓凤,刘恩君,闫晶,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22(2):387-388,390.
[4]余新颖,马琳.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89-90.
[5]黄碧萍,陶艳玲,万海霞,等.风险管理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69-70.
[6]王会接,杜立,陈彩玲,等.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90-91.
[7]陈明凤.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67-68.
[8]李姮瑛,李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66-68.
[9]刘勤荣,张忠兰.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0):111-112.
作者:刘芸 单位:西省景德镇市第六人民医院
第三篇: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
风险管理主要通过护理管理风险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将发生医疗风险几率降到最低,具有系统性及组织性特点。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管理要求下,认真识别潜在及存在风险,并予以评价处理,将医疗风险导致的经济及其他损失降到最低。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护理管理水平提高,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预防护理纠纷。此文分析护理管理风险因素,研究风险管理具体运用。
关键词:
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用
风险管理为护理服务及质量的根本保障。医院环境、人员素质及管理体系等均直接影响护理质量,若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引起纠纷,将会加大医院及护士法律和经济风险,危及患者健康。护理管理时,应全程、全面、针对性开展风险管理。
1护理管理风险因素
1.1护理行为
护理活动的对象为患者,并非健康人,看似简单,实则危险性较大,具有特殊性。例如,部分患者体质差,给予静脉穿刺时,找穿刺点较困难,时间略长,而家属或患者认为是人员技术差,故意耽误时间,导致病情延误,引起纠纷[1]。部分药物应用后可引起血管反应,家属或患者了解不足,认为为穿刺技术或护理技能差导致,引起纠纷。
1.2护士水平
部分护士责任性不强,专业技能较差,在工作中违规操作,不重视自我能力及素质提高,存在潜在风险。
1.3管理因素
护理管理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风险,并予以判断,可有效控制风险,降低发生率。阅读临床资料时,考虑分析极易发生风险的环节,针对性统计分析,并对风险事件予以分类登记,找出原因后,分析发生几率及风险危害,最终获得较全面信息,采取正确有效方法,加强管理。
1.4患者因素
护理活动具有双方参与性,患者只有积极配合与支持,才能保证护理有效、顺利[2]。如患者本身不配合,或生活方式不健康,就医盲目性大,则直接加大护理风险。与一般患者比较,孕妇、残障人群、儿童及老年人往往有较高要求,配合降低,无法给予护士更多反馈信息及准确信息,导致风险增加。
2风险管理具体运用
2.1加强质控组建
质控小组,成员有护士、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由质控小组负责科室内、风险预测及风险分析,并依照各自护理职能,细化小组,分为综合质量监测组、基础护理组、文件检查组、病房管理组和消毒隔离组,各小组有不同分工,定期组织会议,针对风险防范和处理制定措施。在制定护理质量评判标准中,将最终护理质量看成重要准则,全面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提高满意度,并对护理风险进行细化、分析,开展每月考核、每周点评和每日检查制度,加强质控,确保管理制度顺利、有序实施,减少风险。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管理要求下,认真识别潜在及存在风险,并予以评价处理,将医疗风险导致的经济及其他损失降到最低。在管理体系中,第一步为目标设定,按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目标,并根据目标鉴别分析潜在风险;第二步为风险评估,在潜在风险考察基础上,综合分析风险,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管理工作的依据;第三步为风险应对,结合风险性质、发生特点等,建立应对方案,分担、回避、承受或降低风险;第四步为信息交流,有效鉴别护理行为及职责,消除规避潜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应明确人员各自职责,确保在护士长领导下各司其职,协同努力[3]。按照科室就诊患者数量及护理难度,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及数量,避免因人员缺乏导致风险。规章制度制定后,应严抓落实情况,确保护理操作及行为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执行。提高主动管理意识,将“事后管理”迈向“事前控制”,从避免风险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减少纠纷及差错,降低患者伤害,保障护理有效性与安全性。对于特殊、有创治疗及检查,应详细介绍治疗检查方法、目的和注意事项;在卫生间、开水间等处,张贴安全标语,并放置防滑垫,走廊及病房墙面也应张贴防滑标语,增强患者认同感及信任感。风险沟通也是管理中特别重要的内容,通过沟通,可在出现护理风险时,有效、及时地进行沟通及其他活动,将风险事件导致的不良影响及危害降到最低,有助于密切护患关系,加强患者信任,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认识,避免焦虑及恐慌。针对风险沟通,组建专家小组及监测小组,专家小组成员为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干预等各领域专家,负责针对风险沟通提供支持,主要为审核材料及信息;监测小组成员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当临床护理出现有关风险时,运用电话访问、现场访谈等形式,掌握风险发生情况,并了解患者和家属内心想法及所关心的问题,向专家小组提供结果,妥善制定风险处理方案,及早处理。组建风险组织后,需加强运行流程及机制设计,确保各组织有效、高效运作。有效风险沟通的重要前提是有序地进行信息采集、信息编辑和审核、信息处理及。在此流程中,需明确各环节权限和责任,并确定信息处理时限和前需审核的程序,保证风险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
2.2提高意识切实
提高所有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良好工作作风及态度,聘请法律顾问或律师等,定期开展法律培训,以实际案例为例,提高风险认识。制定管理体制,按照现阶段风险因素,合理制定防范对策及管理计划。护士应及时掌握分析患者信息,总结发现隐患,减少纠纷和缺陷,并结合经验及科室实际情况,针对易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前做准备,并制定应急预案。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基础上,侧重风险点,如急诊室和手术室,患者抢救及治疗护理环节多,易发生风险,应重点监测。对于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做好预防,制定救护方案,实施护理前,详细、认真地向患者告知义务,并说明护理目的、方法、意义、配合事项及注意事项等,尽量签署同意书,保证护理风险在控制之中。
2.3定期培训护士
为风险管理控制者,需按照护士层次及学历不同,从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两方面,针对性展开培训考核,尤其是将已经发生的风险操作缺陷及理论纳入培训重点。除知识培训外,也要开展护理操作及行为培训,包括急救药物及仪器维护和使用、护理文书、物品摆放和处理等,确保急救器材及药物处于良好状态,备用。护理记录为重要法律文书,应加强管理。为有效避免因护理记录问题所致医疗经济赔偿及护理纠纷,护士长应承担起责任组长及护理文书督查工作,定期抽查护理文书,并组织会议分析个性问题及共性问题,针对薄弱环境提出质控对策,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护患之间构建良好关系,护士与患者正确沟通,是化解风险有力措施。要求每名护士掌握非语言沟通及语言沟通技巧和防范,懂得为患者着想,对于个体出现的紧张、烦躁及焦虑情绪,予以疏导,并面带微笑,态度友好,取得信任,确保其保持积极、良好态度,配合护理行为。此外,也应加强家属沟通,部分家属有不理智或误解行为,应积极安抚,妥善处理,创造愉快、温馨氛围,减少风险发生。对于患者和家属投诉、不满等,应及时做出回应,积极协调;如若出现护患纠纷和矛盾,需做好记录,视情况诉诸法律。护理人员除了要重视护理结果外,也要重视护理过程中患者身心感受,提高护理服务优质性、人性化及舒适性;提高个人专业素质,打消消极态度,应本着对个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医院声誉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4]。在护理活动中,护理效果评估指标为患者最真实感受,护士应具备较强医护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注意个人言行,避免顶、生、推、冷、硬等行为和态度,使患者获得满意感受,以此控制住风险。
2.4改进报告制度
在既往工作中,多隐瞒护理风险,致使很多风险未被发现,影响护理管理[5]。需对现有报告制度进行改进,鼓励人员主动汇报护理风险,并将有可能或已经发生的风险在绩效考核范畴中移除,只要求人员能够公正客观的提供风险因素及其详细分析,将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最大可能地调动人员积极性,促进日后工作开展。
3结语
现阶段,患者自我保护及法律观念增强,对护理质量有较高要求,面对护理活动中诸多风险,需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差错,降低纠纷事件率,提高工作质量及满意度。笔者分析了主要护理风险后,提出加强质控、提高意识、定期培训及报告制度改进四点风险管理措施,极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会接,杜立,陈彩玲,等.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6):90-91.
[2]吴云梅.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6):544-545.
[3]万艳,张献珍.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4):90-91.
[4]吴莉莉,郑峰,李静丹.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2):169-170.
[5]倪青.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7):160.
作者:夏琼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