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同行业竞争同时,对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企业投资者以及高层人员的关注。本文将从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关系入手,进而阐述目前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浅析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其整个日常管理经营活动的监督及控制,以期达到保证其对外披露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并且确保企业能够顺利的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同时保证企业相关资产的安全性。风险管理则是指对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危险及损害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形加以识别、预判,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力求达到将其给企业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我国对于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认知较晚,尤其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两者不是十分重视,从而使得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加剧,最终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端正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一、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一)风险管理内涵
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否定的。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用以降低风险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决策过程。风险管理一般通过对于风险的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企业风险管理基本内容包括:风险意识、风险衡量、风险管控技术选择及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
(二)内部控制内涵内部控制的概念
最早是由美国准则委员会在1972年其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增强其资产的安全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并且确保其重大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三)二者之间的关系
1、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对环境的监控。内部控制实质性目的是在顺利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上,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是通过一定方法,对于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估计、预判来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由八要素组成:内部环境、目的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从组成要素上看,两者有五个要素是重合的。因而,从二者之间的内涵上看,二者之间有许多方面还是较为一致的,同时企业的风险管理往往正是依靠内部控制手段的有效实施才能实现。企业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风险管理将无从下手,失去了内部控制作为有力的支撑,风险管理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2、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差异
风险来自于企业的外部及内部两个方面。外部风险一般可包括:国外经济环境风险、国内政治经济风险、外部商业风险;内部风险则包括: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税务风险、战略风险等。而内部控制所能管控的企业风险一般局限于来自其自身的、内部的、管理方面的风险,实质上是一种对于内部风险的控制。而对于来自外部的企业风险,一般来说是没有较好的、较为有效的办法。可见,企业内部控制对于风险管理的实现,大多是依靠企业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手段及方法、职业操守及内控技术较强的专业人员完成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各类风险,而对于企业的外部风险目前来看,内控手段对其没有更加直接、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
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瑕疵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是关键。企业风险管理成功与否,内部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来看,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有存在着一定的瑕疵,进而使得对于风险的管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瑕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领导对于内部控制工作认识不够
追求利润是企业经营者及负责人的职责及任务,然而许多企业的领导者把提高企业效益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扩大争取客户、扩大销售以及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利润。一些企业的管理较为粗放,企业领导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使其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完善方面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另外,部分企业为了达到其对外融资、上市以及领导自身业绩考核的目的,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是进行财务造假;更有甚者,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为了其一已私利低价、贱卖国有资产,致使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领导贪腐问题的出现。单位领导对于内部控制工作“有意、无意”的忽视,是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无法正常运转的直接原因,进而引申对于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力不足
内部控制工作其实质就是内部控制人员依靠内控制度、采用一定的内控方法,对于企业内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控制。从现实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体现在企业部门之间的本位思想及相关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工作执行不彻底等原因造成的。
(二)缺乏相对专业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人才
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无论是规章制度的建设、具体工作的执行还是执行结果的评价,都需要通过人员来完成,可以说相关人员在这项工作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结构情况来看,都缺乏相对专业的人员来完成该工作,使得该工作的执行效果较差。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对此项业务研究认识及开展的时间较晚,使得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相关滞后;其次,企业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大多都不设置该项岗位,即使需要也只是由会计人员兼任;最后,一些对于风险管控、内部控制工作较为重视大型的企业,对于该项工作的评价和咨询主要是聘用注册会计师来完成,因其内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因此无法从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的制订与执行、提高其管理效率、保证资产安全性等角度来评价内部控制、评估风险。因而,企业建立和完善管理系统时缺乏专业人才进行。
三、浅析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
1、提高企业领导层的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的领导层应该从根本上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领导加以足够重视,内控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同时,我国应该针对不同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制订相应的内部控制工作管理办法。如:央企或是其他国有企业应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制定内部控制工作巡视及抽查制度,定期对下属国企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必要也可以参照“派遣”制度,对国企的内部控制工作实施委派“工作组”的方式进行,“内控工作组”直接由上级机关选派及任命,并对国资委负责;对于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内部控制工作评估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如发现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出现问题,应该视同财务舞弊、财务造假行为一样施以重罚,从而在根源处治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
2、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
首先,应该加强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及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制度的重要性。企业若想完全、彻底的实施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一套相对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工作变得“有法可依”;其次,相关人员应该以企业的核心利益为重,秉持公正、公开、负责任态度在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应该坚决予以制止,并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最后,强化内部控制人员的执行权力。内部控制人员相当于企业的“经济警察”,若想提高内部控制工作质量,就应该适当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权力及相应的待遇,以打消其后顾之忧,从而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内部控制服务。
(二)关注对于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对于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问题,建议国家相关教育机构设立相应的水平评价标准,定期对于从业者进行一定的培训及考核。企业也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着力选拔专业人员充实到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部门中去,进而保证该项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可以聘请专业的机构、人员定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测试并给予一定的意见。只有提高了人员的素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总之,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而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管理及控制这些风险,对于企业来说不失为是一条便捷的途径。企业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其长、短期经营目标,并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雨桐.金融危机后内部审计功能拓展探讨[N].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2]刘先艳,李红琨.经营战略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0.02
[3]贾蕾.基于COSO框架下的西气东输管道(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评价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作者:陈玉静 单位:泰安泰岳联合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