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直升机设计企业技术标准质量管理范文

直升机设计企业技术标准质量管理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直升机设计企业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直升机设计企业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摘要】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结合企业技术标准编制程序,开展了特点鲜明的质量管理工作,其质量管理成效通过技术标准的应用得到了显著体现,同时也认识到技术标准质量管理现存的不足,对可能的提升措施进行了评估,相关工作将进一步开展和深化,以促进直升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直升机所)近20年来,系统的开展了涉及直升机及其它航空产品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培训和综合保障等领域的企业技术标准编制及应用工作,持续推动技术标准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为核心的发展提升,为研发工作提质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直升机所在技术标准的编制及应用等过程中,开展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在质量管理方面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也发现了改进的需求,探索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结合程序突出质量管理特点

标准的编制是整个标准化活动的中心环节[1]。合理、高效的编制程序是技术标准质量的首要制度保障。直升机所多年来吸收实际工作经验,对业内制定、修订技术标准的一般程序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求贴合工作需要、运行稳定、效益良好。同时标准化专业人员按直升机技术体系分工,结合标准编制程序进行质量管理,及时提供必要支持并调整偏差。编制程序及相关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包括如下4个方面。

1.1合理确定编制需求标准化部门联合各单位、各专业,通过对直升机所技术标准体系的梳理与分析,提出近几年技术标准编制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直升机研制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按照技术成熟度和紧急度等排序原则,适当考虑任务的均衡分配,逐年协调确定技术标准编制项目,并掌握执行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情况。

1.2多方面提供标准化支持明确技术标准的编制、修正、审签等要求,保障管理制度的宣贯和落实;通过标准编辑器规范各类模板和具体格式,实现部分基础标准贯彻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供国内外标准资料的查询使用和采购服务,保障标准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技术内容的协调性;开展各阶段标准化审查,提高标准结构的完整性和形式的规范性。

1.3严格开展标准审查直升机所技术标准一般经过两级审查。一是主编单位邀请、协调相关专业的所内专家参与标准初稿审查,联合标准化部门开展必要的意见征求,保障标准的准确性和广泛适用性,使之紧密契合当前工作实际;二是标准化部门邀请客户代表、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直升机主机厂所和其它有关单位的专家组成审查组,对标准送审稿进行集中审查。审查组可要求当期无法通过审查的标准项目补充工作、修改完善后下期再审,或者建议取消项目。

1.4重视标准的试用验证成果沉淀、经验总结类标准,审查后直接报批、,既能保障编制质量,也可尽早产生应用效益。而前瞻性标准,或涉及内容与直升机所现状不符的标准,可能存在工作环境变更、业务流程再造、技术指标调整、应用模式变革等情况,则有待开展试用验证工作,以减免直接推广应用可能产生的风险。例如直升机所为突破传统二维图纸设计对发展的阻力,研究基于模型的定义(MBD)技术,并编制了一套技术标准用于推广和规范该技术应用。该套技术标准初步审查后,花费一年半时间,先后在试验件、型号结构和系统设计等工作中开展试用验证,调整完善后进行正式审查和报批。如此操作,既考虑了型号急需,及时提供了标准试用,也规避了对新技术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的潜在风险,保障了标准的适用性和技术水平。

2联系应用体现质量管理成效

技术标准完成编制、报批,只是完成其生命周期中的几个部分,还远未到终点。能够及时应用、满足工作需求,才能体现标准本身的价值,延长标准生命,这也是标准定义中明确的内涵。直升机所科研生产任务繁重,既为标准编制提供了大量基础,也为标准应用准备了广阔舞台。工作应用成为技术标准参与实践、产生效果的主战场。标准化部门跟踪技术标准应用情况,总结应用效果,藉以体现以下几方面标准质量管理成效。

2.1总体效果和覆盖范围用于指导军、民用直升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旋翼系统、航电系统、电气系统等专业设计和试制、试验、试飞工作,对保障飞行安全,改善型号电磁兼容性、电气特性、环境适应性、耐久性、适坠性、振动特性等起到了良好作用,并且效果显著。

2.2标准化流程在提出指标要求的同时,提供了科学的研制程序和详细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对研制结果的验证要求,规范了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实现了从项目策划到检验验收的全流程标准化。

2.3技术水平大量技术标准属国内首次提出,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标准技术内容与美军标等国际先进标准协调,技术水平与之相当,同时更加详尽,更适用于国内情况。

2.4经济效果对设计、试验等仪器设备和工具的精确采购、制造、重用提供了依据,为建立直升机各类基础数据库提供了顶层规范和保障,能够降低直升机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中的损耗,减少研制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2.5军事效果对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各类安全边界的确定具有重要价值,对抗坠毁性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型号战/技术指标的实现,提高战场生存力、保障任务完成率。

2.6社会效果丰富员工培训内容,提供了可操作化的经验、成果,减少了工作中的探索和重复,既促进了人才成长,又可保障型号研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质量管理不足及提升措施

质量可理解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技术标准的质量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反映,比如技术标准体系的完整性、标准发展规划的合理性、具体标准的适用性、标准应用的有效性等。目前直升机所技术标准质量管理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及可能的提升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3.1标准编制说明有待丰富技术标准的审查和报批材料包含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两者同步规划、编制和接受审查。目前,重标准文本、轻编制说明的现象并不少见。编制说明内容匮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编制说明能够反映标准形成的过程,同时篇幅更为自由,建议丰富其内容。一方面纳入不便于在标准文本中介绍的细节、关键技术攻关情况和工程经验总结情况,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心得和诀窍,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保留技术财富,成为读懂、用好标准的重要说明;另一方面指明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和资源设备限制,标准本身的哪些内容需要在今后继续完善,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今后回顾标准、安排修订等工作具有积极意义[2]。

3.2标准审查形式有待创新审查是保证技术标准质量的重要环节。直升机所技术标准目前开展的初稿内部审查和送审稿审查制度中,审查人员、时间和地点协调不易,审查节奏紧张,同时送审稿审查环节对经费还有不小的需求。近年已不同程度暴露出内部审查的组织耗时较长,集中送审的讨论时间不够充分等问题。随着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完善和深化应用,未来有可能对审查形式提供创新基础,如适应直升机所景德镇/天津两地办公和人员出差多的特点,借助信息系统定制和运行内部网络审查流程,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和其它骨干的智慧,便于其有效利用各自碎片化时间完成审查。这一审查形式需要统一审查标准、明确各环节职责,加强各位专家意见的整合,弥补起草组和专家之间当面交流协调的缺失,保障标准审查在一定时限内完成。

3.3标准应用有待强化近年来,直升机所技术标准应用已产生明显效果,标准对技术发展的引领和对工作完成的推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是在标准编制工作常态化、标准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部分标准编而不用、束之高阁的困局仍未被完全打破,这些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显现并得到充分解决。可从两方面强化技术标准应用。一是以型号研制为主要方向,以重要标准为突破口,跟随型号进展,逐步摸清重要标准应用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其它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应用落到实处;二是结合应用标准带来的节约因素(由于应用标准,因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3],探索深入评价应用效果的方法,通过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方式强化主要标准应用效果的评价,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显性化。

3.4标准质量有待复查最近5年,直升机所着力于技术标准的编制,形成了一批工作急需的标准,但是对现有标准技术水平和适用性考察等方面关注不够。目前约600项主要的技术标准中,有一半已经实施十年,十年间经过修订的项目相对很少。对现有标准进行复查,是各级各类标准领域常见的工作,也是直升机所技术标准管理的要求。标准化工作应在前进的同时多回顾,通过复查工作分析技术标准的适用性,做出继续适用、结合技术现状修订、废止等工作建议,保障技术标准的健康和活力。

3.5标准体系有待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是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4]。直升机所技术标准体系(含上级标准)于2013年完成修订并运行至今,历年新编、修订或废止的标准也逐步得到了体现。虽然体系整体的修订可能为时尚早,但是近年无人直升机、新构型直升机等型号研制和预研工作发展迅速,国家从产品和标准等角度均提出军民融合要求,“以军为本,军民结合”成为新模式下军工企业制定标准体系的重要考量[5],市场对直升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也较为明确。在此背景下,技术标准体系的局部调整应当提上日程。可从直升机类别、构型、系统层级和生命周期等多个维度对体系框架进行梳理,对缺项标准进行需求分析。在推动体系不断完整化的同时,维护标准发展规划的合理性,支持标准体系和标准的与时俱进、重点突破和协调发展,打造形成军民通用全生命周期的直升机技术标准体系。

4结语

技术标准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质量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得到了直升机所的支持和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国内直升机产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直升机所技术标准工作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直击需求、狠抓落实、把控质量,为直升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澎湃动力和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莉.质量管理在企业标准编制中的应用[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5(1):25-28.

[2]季江宁,王绿江,司荣宁,等.企业“三大规范”编制与过程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4(5):16-18.

[3]赵新辉.浅谈型号产品综合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估[J].航天标准化,2000(3):6-9.

[4]赵莉.企业综合标准体系表的编制与维护[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4(1):10-12.

[5]蒋秀敏.浅论新形势下军工企业标准化工作[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5(2):45-47.品牌与标准化2019年第3期

作者:廖子祥 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