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当前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要在广大基层党员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积极创新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群众路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复兴。因此,应该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目标,充分发挥其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直接最能动的主体作用,完善自身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加强服务
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定相信和依靠群众、高度关注和维护群众利益。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就是在执政履职中坚持群众路线;对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来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科学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始终依靠群众、以群众为本。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一方面要依靠上级组织的指导和基层党组织的主动,发扬党内民主;另一方面要靠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作为,鼓励群众参与党内事务,在决策、执行和监督中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发挥基层群众的历史能动性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认识主体,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坚定相信群众、向群众学习。要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需要和心声,在决策的执行上更要注重实践得来的真知。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主体,必须坚持为群众谋利益。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为实现、维护和满足群众现实利益,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价值的主体,要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接受群众评判、听群众意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其服务必须取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和认可。
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有力主体
从职责看,基层党组织虽然具备领导、管理、监督群众的职能,但其核心任务是服务发展、民生、和基层党员群众,而群众又是其服务的重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宗旨具有内在一致性,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谋利益,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以,基层党组织执行其服务群众功能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要求。从地位看,在党的各级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处于党执政层级的末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接触最直接,所以对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了解最为清楚。基于这样的特殊执政地位,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其联系服务群众的职能,最直接有效的解决群众的实际难题。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引导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建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矛盾,并面临新的问题。例如,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的时效性上有待提高;在基层党组织的硬件投入总量依然不足,存在管理不到位,信息、人力等资源利用率不高;基层党组织中存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基层党组织在载体、制度建设上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等。
(二)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扩大组织宣传,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宣传,明确其自身职责,牢固树立自觉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优化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大学生村干部体制建设,包村干部、年轻干部驻村行动,就是在不断地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从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各方面提高对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培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积极应对解决群众问题。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基层组织队伍。三是完善服务载体,增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实效。活动载体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有力抓手。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就是活化服务的有效举措,要创新活动方式,营造浓厚氛围,突破难点,力求实效,在社会改革发展中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保障机制。扩大群众参与面,鼓励群众积极监督和评价,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在服务群众的标准、评价、奖惩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订,提高制度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逐步解决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中的矛盾问题。
参考文献
[1]宋英.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陶然.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新时期群众工作创新研究[D].湖北大学,2012
作者:王丽荣 单位:中共泾川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