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党组织建设论文3篇范文

农村党组织建设论文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党组织建设论文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党组织建设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注入活力,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创新形式,强化教育。要以县委党校为阵地,系统地培训村级干部队伍,努力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执行政策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兴农富民的能力。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加强新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广泛推行“传、帮、带”的有效办法,使农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要创新制度,强化管理。要建立村级干部考核、考评和考察制度,进一步细化村干部实绩考核方案和实施细则,用工作实绩反映干部业绩,确定干部奖惩依据。要建立村级干部惩处机制,明确农村不合理干部的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疏通“出口”渠道。要探索建立“定标选人、竞争上岗”工作制度办法,解决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突出问题。

要创新渠道,强化监督。要针对农村普通存在的账目混乱,理财水平不高的实际,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实现勤政廉政、取信于民。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形成有效监督力和约束力,减少乃至杜绝贪污腐化现象。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计制度和集体资金,资产管理制度等。要积极探索推行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并积极推广“财务民主听证”工作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为群众监督提供良好平台,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

二、统筹城乡,整体推进,进一步创建村级党建工作新局面

要创新形式,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坚持服务发展,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强弱联合(优势互补)原则,逐步打破地域、行业、城乡界限,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纵横结合;不断完善在产业链、专业协会、社区楼宇建立基层党组织等模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要创新载体,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农村流动党员服务站点和农村流动党员信息库,为农村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开展党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向心力。

三、结合实际,多措并举,进一步建立与党的执政基础相适应的政权建设

要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加大投入,着力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解决无地方办公、或者办公地方差的村的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着力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便民办事、党员活动、群众议事、党务村务公开、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传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基层阵地,使之真正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村民之家”;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村干部待遇,包括政策待遇、村干部工资待遇、离任村干部补助制度制度。

作者:崔礼保单位:中共宁都县委党校

第二篇

一、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适应农村治理新形势的现实需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会正进入新的转型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流动性大大增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以及青壮年离开家乡到城镇工作,农村非生产性人口比重上升,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农村人才外流使发展党员工作遇到瓶颈,党员向城镇流动,则为党员管理增加了难度。农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利益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促进了农民公共参与意识的加强,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组织正在形成,农民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对村级组织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农民的利益需求日益广泛,涉及土地、社会保障、环境等多方面,由此产生的土地纠纷、征地拆迁矛盾、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解决农村社会治理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作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使基层党组织通过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以及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现代‘服务’能力”。

二、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淡漠服务型党组织的构建过程中,与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党组织服务意识的形成和确立还略显滞后。一方面,个别党员干部缺乏群众观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对群众缺乏感情,不愿与群众沟通;个人利益至上,不是为大多数村民服务,而是服务于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不愿了解群众意愿、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对服务的理解有偏差。有的党员干部对服务的理解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应付上级的任务安排,把服务等同于开证明、盖章、收费等等,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问题的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干部对农民的需要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不充分考虑群众意见,想当然的做出决策、提供服务,群众的真正要求得不到重视,党组织提供的服务又非群众所需要,造成了“供给”与“需求”错位。服务意识的淡化,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随着农民在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自主权的扩大,他们对各领域服务内容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有的党员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政治素养不高,对党的惠民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较弱,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有的干部满足于守好摊子、维持好“班子”和谐,满足于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创新、创业的动力不足;有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还没有转变领导方式,沿用“管理型”“命令型”的方法方式进行村务管理,服务本领不强,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思路不清;一些干部对农村工作、农村政策不熟悉,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对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不清楚,服务不到群众“心坎里”,解决办法欠缺周全,服务缺乏反馈机制,不能有效总结经验,改进服务;少数干部甚至出现处事不公、谋求私利等现象。

(三)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制度保障不完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从现实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制定了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农村群众和党员的相关制度,但是依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建设不健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完整考核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考核标准还不明确,农村党员干部对于什么是服务型党组织、如何在农村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还存在模糊认识;二是基层党组织对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对上级党组织的政策、方针没有及时传达,基层党组织制订的制度、措施缺乏必要的公示,导致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决策不理解,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主动性不足;三是重视建章立制忽视制度的细化与执行,有的制度不健全、不完备、停留在一般的口号和原则性的规定上,没有细化,执行与监督措施不完善,缺少统筹安排和整体布局。

三、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思想建设,以服务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取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完成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是做好党在农村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因此,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树立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是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农村党员、群众的根本要求。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利用远程教育或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实施党员、干部培训工程,把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改进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同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认识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始终不渝的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自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依据,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党的农村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本领服务意识的增强解决了为什么要服务的问题,但对于建立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而言,还远远不够,解决怎样服务的问题即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要强化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熟悉和掌握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因地制宜,找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工作实际的结合点,运用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决策要体现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将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完善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力;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勇气、有魄力,善于决策、勇于负责,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工作有思路,解决问题有方法。三是提高引领乡村发展的能力。认清本村发展现状,科学分析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以及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确定经济发展思路,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四是提高维护乡村稳定的能力。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农民群众的诉求,掌握各种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在涉及土地承包、社会保障、拆迁、选举等问题中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降低突发性事件对农村社会稳定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符合党的根本宗旨,是农村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应该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常态,为此,必须将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一是完善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优化组织结构,将城乡结对共建、强弱村结对共建做好做实,充分整合党建资源,加快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党群沟通协商机制,村干部与村民定期沟通,传递信息、反映问题,在处理乡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时进行充分讨论和协商。创新服务载体,完善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农民办事成本,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党建信息化,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开拓基层党组织网上服务形式。建立普通党员服务群众的机制,利用普通党员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实现党服务群众的日常化。二是完善服务群众的保障机制。做好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人才保障,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培育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完善人才输入机制,通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公开选聘等方式,将素质高、服务能力强、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吸纳到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各个党组织还可以按照自身所服务的对象的特点,联系组织外一些专业人员、专家或者学者,建立一支参考咨询队伍,以弥补党组织服务能力的短处和空白,使党组织的服务能力长效可行。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从党费和财政收入中划拨专项资金,积极寻求社会捐赠建立专项基金,对资金的使用实行项目化管理,专款专用,严格审批和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三是完善服务群众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根据服务岗位设计考评内容和量化分值,完善上级考核、党员民主评议和群众评价党员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加大群众评价在考评体系中的群众,形成科学、民主、透明的考核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党员和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激励机制,考评的目的在于激励和鞭策,因此要将对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考评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将褒奖与惩罚相结合,精神奖惩与物质奖惩相结合,坚持正面引导,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作者:闫璐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第三篇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做法

内官营镇党委在着眼问题基础上,以密切联系群众和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顺应形势发展,把抓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突出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重点。一是坚持把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和选好致富带头人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行乡镇干部服务责任制、村级事务全程制度。二是不断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廉洁执政、高效执政的能力。镇党委开展村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和违法违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增强村委班子的凝聚力和致富带富能力。三是抓服务意识,使“服务”理念入心入脑。镇党委把开展为民服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途径,大力推行乡镇干部服务责任制、村级事务全程制度。四是抓党组织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镇党委把制度建设作为软弱涣散党(总)支部整顿转化的关键点,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创新了“村财镇管,镇管村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监督等制度,落实“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

(二)加强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是前提。一是按照“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目标要求,逐步实行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党员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党员理论水平。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关键。内官营镇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强化党员队伍。一是注重从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积极分子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二是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三是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与产业致富带头人结成对子,实行“谁联系、谁培养、谁负责”机制,加强跟踪培养。

(四)强化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是重要推手。内官营镇各基层党组织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展开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并扎实推进服务群众的各项实践。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要准确。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具有领导核心功能。在实践操作中,想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要注意协调好几对关系。其一,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要调整好。内官营镇在进行党组织建设时较注意协调两者关系,因此班子整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其二,与群众组织的关系要划分好。其三,与基层其他党组织的关系要交流好。其四,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要配合好。[2]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继续深入的必然调试。总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是经济工作的附属品,而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围绕经济这个“中心”,扎实推进“核心”领导下的各项工作。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要落在实处。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制度建设对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内官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基本都有,但制度的落实存在诸多问题。有人就指出:“制度有很多,大多是写在本上,挂在墙上,多数时候是应付检查的。”对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意义重大。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4]只有在实践中实施,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制度针对性才更强。落实制度要做到三个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要扎实行动,落实工作制度要细致、稳妥。邓小平曾指明:改革制度的方针要坚持,“但是,方法要细密,步骤要稳妥”。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要有原则地推进。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期进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必然要顺势创新,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要因地制宜,必须符合当地实际。内官营镇党委在实践基础上创新了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其二,创新需要扎实有效的行动。具体落实以前没有落实好的工作也是一种创新。在联系群众方面,内官营镇党委切实推动了联系群众的各项实际行动,极大地密切党群关系。其三,创新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应付。其四,创新要针对不同情况找准切入点。内官营镇党委把选优配强村班子和选好致富带头人作为软弱涣散党(总)支部整顿转化工作的切入点,强化了班子建设。其五,创新要有步骤、分层次进行,讲究整体协调性。根据实际情况,内官营镇党委从领导班子、党员队伍、服务群众及推动党的主题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有规划、分层次、有步骤的行动中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卓有成效。

作者:李全玲单位:新疆兵团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