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既是个体的立身之本,也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以加强诚信为指向,建立并有效利用大学生诚信档案,有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完善、道德实践的躬行以及道德情感的培养,从而推动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良好社会道德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
诚信;诚信档案;道德教育
一、引语:大学生诚信危机
大学生诚信问题目前已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根据近年来各地高校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迫在眉睫。考试违纪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学杂费、逃避归还助学贷款、伪造简历、就业违约等等失信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和错误的诚信观念不仅阻碍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良好社会道德氛围的营造。大学生是未来公民的主体,承担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其各方面素质高低与党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是否具备诚信这一道德品质是大学生能否成为现代化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关键,因此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规范。高校面对当前诚信危机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其中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成为种种举措中引人瞩目的亮点。梳理诚信档案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其内涵,以及大学生诚信档案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二、“诚信档案”的意蕴和诉求
诚信档案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与西方对诚信伦理规则的理解和追求密切相关。诚信在西方文化中有多个源头,一是来自古希腊文化的“善恶”、“公正”等概念。古希腊先哲们认为,“公正”和“正义”是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准则,而这种“公正”和“正义”的前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由此达到人们追求的“至善”境界。古希腊这种与“善恶”、“公正”相联系的诚信思想影响了后世西方道德伦理思想的发展。另一个便是基督教文化对诚信的道德追求。《圣经》中对于诚信(trust和confidence)有过多次论述,如《箴言》中讲到:“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基督教教义将失信视作一种会受到惩罚的恶。基督教的诚信观念对西方道德观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力,成为西方人诚实守信的内在约束力。最后,西方诚信观念还源自近代商业社会的契约伦理观念。欧洲历史上商业贸易发达,由此形成一套与其相适应的履行契约合同的诚信观念和制度,这种观念和制度也被纳入西方私法,成为调节人们商业和其他行为的准则。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典中都能找到对诚信的表述,诚信是历史上西方国家商业贸易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
综上所述,西方诚信道德观念发展到近代,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涵两个方面,既是一种需要人们倡导的内在道德品质,也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外在规范和准则。而西方信用档案(creditfiles)就是在这种诚信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1801年世界上首家征信机构在英国布鲁克林创建起,信用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逐渐形成无所不在的社会信用网络,对西方民众失信行为和诚信观念造成极强的控制。在欧美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体系,主要包括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个人资信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制度等等。目前个人信用制度已成为这些国家基本社会管理制度,而个人信用档案作为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被视为西方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总之,信用档案是为实现公平交易的基本伦理准则所做的外在性的制度安排,它与近代市场制度的产生和完善息息相关,是市场经济对个人和各种组织社会生活实践的要求。在当代欧美国家,大学生信用档案一般被纳入个人信用档案范畴,被视为个人信用档案的子类由各国征信机构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其教育背景及受教育过程中的学术诚信状况,以及经济活动中收入支出和纳税、还贷记录等等。
三、建立诚信档案,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当下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危机说明大学生的自觉和自律意识尚未形成,因此借鉴国外个人信用制度经验,创建并合理高效使用大学生诚信档案,能有效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开始于20世纪末期,目前尚在探索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有机载体,它比较全面且动态地记录了大学生在校时期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诚信状况。诚信档案可以将大学生在公共领域的失信行为纳入到诚信体系中,使其明确诚信道德内容,并通过长期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推动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飞跃。
(一)开展诚信教育完善大学生道德认知结构人们的道德行为必须依赖所了解的道德知识,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指出:“必须先体验到你们所谓职责的重要,道德法则的尊严,以及当事人因遵守法则之故眼里所见到的直接价值,然后才能对自己契合法则一事的意识感到满意,并在自责违反法则时感到惨痛。”[1](p39-40)如果对道德法则的内容没有全面详细的认知,就不可能具有评价和判断的能力,也会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无动于衷,自己也不可能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目前高校道德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教化层面上,教育框架看似完整牢固,但内容刻板、生硬,学生大多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这样习得的道德认知非常肤浅片面,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素质也是脆弱且不堪一击。而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大学生诚信档案能够明确让学生区分诚信行为和失信行为的界限,学校以诚信档案为载体对不诚信行为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不致由于没有明确界限而做出失信行为,这能够推动大学生形成完整的道德认知结构,深入掌握道德概念的内涵,并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利用诚信档案引导大学生道德生活实践道德的核心特点就在于它的践履性,道德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体现它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然而当下“90后”的大学生普遍自控能力较差,责任意识缺乏,因而他们不仅在道德认知上容易出现偏差,而且在知行上也很难达成统一。从近年来各高校开展的诚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大都认同诚信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社会交往规范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却难以时刻保持诚信。诚信这一道德规范对于正值青春躁动期的大学生来说,更多属于认知上范畴,在现实利益权衡下,大学生在实践中很难做出遵守诚信规则的抉择。因此对于道德观念已初步成型的大学生来说,只有“提高违反道德的成本、加大触犯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才是更为直接的约束力量”。[2]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档案使用制度,能够“以一种契约的形式来加大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度”[3],使道德实践融合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来。国外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中的分级制度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分级制度是指学校将学生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分级处理,将其划分为可消除行为和不可消除行为,前者主要指主观上非故意或造成影响较小并得到积极弥补的失信行为,这些行为是可以在档案中消除的,如从图书馆借书逾期不还,归还后经个人申请可以删除此项纪录。而后者主要是指行为者多次故意或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这些会长期保留在档案中,如违反治安处罚条例甚至是犯罪行为等。这种分级制度有效地约束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借鉴。
(三)对诚信档案进行道德评价有利于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结构中较为持久和稳定的情感定势,它是人们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爱憎的态度倾向和情感体验,包含义务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等。道德情感是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也固化和调节、激励着他们的道德活动,对大学生品德的塑成起着重要作用。学校依据诚信档案内容进行一定的信息反馈,即道德评价,有利于激发并巩固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学生的行为符合诚信道德要求,教师做出赞赏、满意等肯定性情感表达,反之则不然。正面的道德评价能满足学生的道德荣誉感,使他们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体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存在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因此情感的力量会促使人们寻求权威的认可,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而且在群体中普遍存在模仿、趋同的心理倾向,人们往往会效仿获得认同的行为。这种心理需求和心理倾向能够激励人们去从事高尚的道德实践,以寻求别人的认同,并达到自身的完善和充实。
外力的强迫虽然也会驱使大学生趋善避恶,然而这种约束不能触动内心情感,也无法体现道德活动的高尚性,一旦外力强制消失,行为者很可能将道德规范弃之一边。如果高校能够建立并积极有效使用大学生诚信档案,根据诚信档案记载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表彰或批评,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守信用的愉悦体验,和不守信的失落感,让学生带着热情履行道德义务,促使他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用诚信来满足自身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而且通过较为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这种道德情感体验可以不断重复出现,必然会强化大学生对诚信现象的认识,并巩固诚信行为的成果,最终形成诚信行为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四、结语
目前“明礼诚信”已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和政府更是将“诚信友爱”视为和谐社会的一大主要特征。我国对诚信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反映我国诚信危机的严重性,以设计科学、内容详尽的大学生诚信档案为基点开展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诚信道德氛围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李萍.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及其反思[J].徐州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2015,(1).
[3]秦书凰.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6,(3).
作者:赵世环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