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核算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下滑态势明显,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使得企业经营业务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如此便衍生了各类风险,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阻碍并限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与监管部门的重视,风险管理成本核算逐渐成为企业的重点工作。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风险管理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提高核算的科学化与精准度,有利于企业顺利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综述
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所谓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基础要素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可以将间接费用合理、准确地分配到产出或顾客等成本对象中去。以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来看,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流程来实现,而每项作业的制定与执行均需要以资源的消耗为基本,如此,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执行的全部作业而消耗的资源总和就是该产品的成本。在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产品成本进行计算时,首先需要以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作业为对象对资源耗费进行归集,构建作业成本库,然后对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从而完成成本核算的整体过程。
2.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原理如图1所示。该图中的实线代表成本计算和形成过程,虚线表示资源的消耗过程,以图1的模式来看,该图表明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资源依照资源动因把其成本追踪到作业中去,以得到作业成本,再将作业依照作业动因将其成本追踪到产品中去,最终形成产品成本。基于此,作业时资源与产品之间的联系桥梁,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的着眼点与着重点。3.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突破了导致成本扭曲的禁锢,改变了根据主观判断的单一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方法,构建了依据因果关系确定多个标准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为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地辅助支持,同时对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修正,充分调动了个作业单位的积极性,因此提高了产品成本计算的科学化与严谨性,比传统成本法相比具有较大的飞跃。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核算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美国COSO委员会对企业风险管理做了以下定义:一个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识别潜在风险与管理风险,以使其在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保证企业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其基本目标在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最大限度地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从而保障主体目标的实现。
1.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成本界定的科学化与准确性现阶段,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费用偏离正常水平,其中难以摊派的支出占据了较大比重,包括差旅、会议等方面的各种费用支出。如果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也列支于管理费用,必然会将其中不必要的支出掩盖,问题严重的,会使部分管理人员打着风险管理的名头,不加节制地增加管理费用,如此便致使企业资源形成浪费,进而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无法被准确考量。而以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及原理来看,企业合理运用作业成本法恰可以将风险管理成本从“管理费用”中分离出来,并提高其界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有效避免了管理费用的虚增。其次,精确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充分的考虑与借鉴依据,并通过衡量实施风险管理管理带来的收益和支出,决定此项工作开展与否,同时可以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提供辅助支撑,实现资源管理的最优化配置。
2.优化业务流程以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来看,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执行作业需要直接耗费资源,对风险进行管理消耗了作业才导致成本的发生。因此依照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产生成本的关键环节在于作业,只有重组并优化内部作业流程,才能实现降低和控制成本的目的,从而去除非增殖作业与重复作业,提高核心作业效率。例如,作业成本法要求企业对可以从管理风险的角度寻求作业流程的最优化配置提高重视,从而在成本发源处对其进行把握与控制。与此同时,流程优化必然涉及组织结构与人员的调整,进而发挥到激励业务人员积极性与能动性的作业。
3.为业绩考核提供参考与借鉴在实施作业成本法计算过程中,企业通常会划分作业中心,以产出服务的角度考虑,作业中心在实质上是一个成本责任中心,同时也是以作业成本信息为基础的业绩评价对象。而作业成本法本着可追溯性对成本进行分配,通过成本动因追溯导致成本发生的源头,从而挖掘致使成本变动的根本原因,如此可以是企业明确各个作业单位耗费资源的情况,为单位明确岗位责任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一些成本动因等非财务信息,也间接提高了业绩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核算的应用步骤
企业在风险管理成本核算中运用作业成本法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需要对作业中心及其动因进行确定,以此为基础对全部业务通过风险管理系统时发生的资源耗费进行归集,依照资源消耗的动因数量将资源耗费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进而构建作业成本库,然后以作业动因数量为基础,对个作业成本库的分配率进行准确计算,依照所要核算的成本对象涉及的作业种类和作业动因数量计算并汇总得出其作业成本。
1.明确作业中心与作业动因确定作业是企业在风险管理成本核算中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要素,然而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施行的作业种类较多,细致的作业划分可以提高风险管理成本核算的精确度,然而错综复杂的作业资料与数据会对企业判断造成影响,从而致使计量成本的增加,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因此以成本效益的原则来看,企业有必要根据各项工作的属性将部分作业划分组合为一个作业中心,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核算工作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成本动因的选择需要对成本动因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作业实际消耗情况与成本动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充分考虑。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方式为作业动因,因此以作业被消耗的方式对作业动因进行明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关性最高的作业动因。针对《指引》设定的规范流程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范围,划分出以下五个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作业中心并确定了各自的成本动因:(1)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这些信息中主要包含财务风险、内部运营风险、市场营销风险、战略风险、法律诉讼风险等,通常可以细化到包括以往风险损失材料的各个具体业务,而信息收集的条目可以反映出作业的多少,进而表明实施该项作业的成本,因此将“信息条目”作为成本动因;(2)风险识别与分析。在此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方法分析风险,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为集体讨论法与工作访谈法,因此将“讨论或访谈人次”作为成本动因;(3)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与评选。风险方案的制定与评选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风险承受度与风险收益进行综合考虑,依据企业目标与战略,识别可能存在的机会,因此时间是其典型的量化标准,“时间”是衡量作业多少的成本动因;(4)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与改进。风险的保留、消除、转移、控制等是风险管理方案实施的主要内容,而实施这些内容并对其进行改进的过程始终赖于相关人员的操作,只有责任落实到人才能达到控制目的,因此“人员数”为成本动因;(5)监督与评价。企业面临的风险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需要严格的监督与客观地评价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合理化与科学性,发现问题后需要立即改正,“评价次数”可以反映出审计等机构对风险管理相关工作评价的工作量,因此将其作为成本动因。
2.确定资源项目与资源动因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基础要素是确定完整的资源项目,企业需要经过反复的分析与比较,对资源项目进行确定,准确标示出金额重大、不同作业间消耗差异大的资源,同时需要保证可以涵盖风险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工作中消耗的资源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资及附加费。主要指企业支付给风险管理部门员工及与风险管理工作紧密相连人员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业务提成、津贴、福利等;(2)咨询费。指的是企业聘请咨询机构为风险管理流程提供建议和指导而发生的支出;(3)差旅费、主要指风险调研人员与相关人员外出工作的交通、食宿及其他费用;(4)办公用品消耗费。指的是风险管理工作中日用品、文具等办公所需用品的消耗费用;(5)培训费。企业为保证风险工作的高效运转,对风险管理工作人员、执行人员与其他业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所消耗的费用;(6)审计费。企业应该组织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涉及风险管理工作的各相关部门与业务单位能否按照规定开展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并出具报告,这部分费用也需要归入风险管理成本;(7)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所使用的电脑、集成器、车辆等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费用。资源动因是将最初状态的资源耗费追溯分配到作业的依据,是第一阶段计算的关键性因素。资源动因是作业耗用资源的方式,因此在作业中心确定之后才能进行资源动因的选择。而不同的资源具有针对性的资源消耗方式,确定资源动因的主要手段是对各项资源发生的成因进行挖掘。首先,如果某项资源可以直观地确定被某一项特定成本对象消耗,就可以将资源动因归类为“成本对象专属”,如果某类风险衍生工具的支出,需要将其成本作为直接费用进行成本动因分配;其次,如果某项资源被特定的某一项作业完全消耗,需要依据“作业专属”原则进行成本动因分配;假设某一项资源同时被多项作业共同消耗,就需要将其进行分解,根据耗用量所占据的比例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如此进行量化的根据就是资源动因。
3.资源动因分配率的计算确定资源动因之后,需要对各个作业中心对这些资源动因的耗用数量进行统计与汇总,从中总结出某项资源动因的耗用总数。资源项目金额/资源动因总数=资源动因分配率,如果该资源被多项作业耗用,将各个作业中心耗用的资源动因乘以该资源动因分配率,结果就是各个作业中心对该资源费用的分配情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办公用品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等资源难分配的情况极为常见,此类物品种类多且金额差异大,每一类办公用具或固定资产依照自己的数量单位进行衡量,会大大提高工作量,使用单一消耗数量作为量化依据,会降低分配的准确性,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领料时做好统计工作,并定期对各项物品的消耗做好记录,在作业成本法运用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实际消耗对此类物品进行资源分配。
4.作业动因分配率的计算属于成本对象专属的资源,可以将其直接计入成本对象。否则,需要对个成本对象耗用的动因数量进行统计,将某项作业动因耗用总数进行汇总,并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作业动因分配率:作业成本/作业动因总数=作业动因分配率。笔者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是不同类型的风险,因此可以用某种类型风险上作业耗费的作业动因量与作业动因率为指标,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应分配成本:成本动因率×所占用的成本因数量=应分配成本,而应分配成本的总和就是该风险总的作业成本。
四、结论
作为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并给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在国际、国内经济明显下滑的背景下,我国各类企业需要提高对风险管理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并将作业成本法有效运用到其中,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王春波 单位:重庆巨能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