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观后感范文

观后感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观后感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早就听爷爷讲起过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故事,今天,我和我们班几个同学相约,一起观看了这部爷爷曾经看过并且印象特别深刻的影片,观罢,不由自主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潘冬子的小男孩,差不多和自己年纪一般大,但是,他人小志气大,从小立志做红军,临危不惧,面对困难更是坚韧不拔,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取得胜利,成为了一个小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

革命的家庭,走出一位勇敢的少年——潘冬子。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时期,当时是中国革命处于最艰难的时期,这年秋天,领导的红军在与国民党的战斗中夺取了井冈山,并赶走了在这里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大地主胡汉三,使得在这里的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而潘冬子的爸爸当了红军,妈妈也入了党。随着严冬的来临,由于红军的领导人因为嫉妒开始排挤同志,使红军没能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取得胜利,被迫放弃了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开始与敌人周旋,开展游击战术。潘冬子的爸爸,在临走时送给了潘冬子一个礼物,它就是一颗闪闪的红星。

后来,潘冬子母亲为了保护井冈山的人民不被地主胡汉三陷害,给活活烧死在了一间茅屋里,于是他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誓为母亲报仇雪恨,勇敢地和游击队一起与敌人做斗争在游击队与敌人的一次作战时,他把敌人唯一能逃跑的木板桥给拆了,使得这次战斗红军能把敌人全部歼灭;在给山上的游击队员送盐时,他把盐全部粘到衣服上,没让看守的国民党察觉;在地主家为地主做事时,他不忘给游击队送情报,还呼吁群众把地主放在船上准备运走的米给劫了

最后,在吴大叔和宋大爹的帮助以及闪闪发光的红星的照耀下,潘冬子终于杀死了地主胡汉三,又在第二年春天映山红盛开之际,迎来了打了大胜仗的红军主力部队,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闪闪的红星》有两个镜头,让我看了铭刻在心。一个是他在米店当伙计时,面对父老乡亲的受饥挨饿,用毛笔巧改一字,把“今日无米”改成了“今日售米”,使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店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愤怒的群众,把米店的大米一抢而空。在空荡荡的店铺前,米店老板气得发出咆哮:一字之差,我的两万斤大米就没有了!一个是为了给红军送盐,当他发现过哨卡要被敌人搜查时,眼鼻子底下贸然带盐闯卡,不但不会过卡成功还会被捕,他又灵机一动,将盐化成水化在衣服上,机智的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出色地完成了送盐任务。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冬子在那种艰苦,充满战争硝烟的岁月里懂得不断的去磨练自己,最后冬子终于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而我们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没有了饥寒威胁、生死考验。我们吃得饱,穿得暖,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现在,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遇到困难决不能低头,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珍惜。我们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没遇到挫折,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潘冬子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使我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我要像冬子那样,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做一个机智勇敢,不怕困难的小学生!

比如我们在学习滑旱冰时。需要掌握身体平衡,不能老怕摔倒,摔倒再爬起来。比如我们的上了考场以后,不能惊慌失措,产生怯场情绪,细细审题。从容应对;比如我们在第一次帮妈妈做家务时,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总担心自己做的不对。总之,我们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要不怕困难,不怕危险,遇事冷静,机智勇敢。象小红军潘冬子用红星激励自己一样,以红色影视人物事迹激励自己,勇敢、快乐、健康地成长。

继续阅读

读后感观后感范文(7篇)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专题宣讲会读后感

根据公司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认真学习了***在“在中航工业发动机企业文化建设专题宣讲会”上的讲话,通过学习感悟颇多,现具体总结和归纳如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从国家民族的层面而言,文化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同样,对于企业而言,文化更是“树风气、聚人气、鼓士气”的催化剂。也是实现“企业梦”的关键影响要素。

纵观庞总在发动机企业文化建设专题宣讲会上的讲话稿,全文从各级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公司企业文化构成等几个部分,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系统深刻的阐明了公司的文化,通过认真阅读,不仅帮助了我们更好的理解了我们企业的文化,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公司发展壮大的信心和作为企业一份子的自豪感,对于自我的工作,对于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帮助和促进意义。

作为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同时,也是**车间管理者的我,有责任,更有义务,督促自己、鞭策自己,带头实践和推动企业文化在车间的贯彻和落实。我想:

一是要认真学习企业文化,深刻领悟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我们员工从思想最深处认识企业的渠道,只有对企业公司文化有基本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快的理解企业的制度章程,才能与企业融合为一体,才能实现企业和我们员工共同的双赢,这对于公司的每位员工而言都至关重要。

二是将企业文化的推动和日常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员工的健康成长,企业与员工共同双赢才是最根本所在。因此,对于企业文化要学好、更重要的是要用好,要将其精髓贯彻和融入到实践中,指导业务工作的开展,作为企业**车间的一名管理者,我的本职工作就是负责企业**车间产品的生产,严把产品的质量关,如何在车间将文化和工作有机结合,个人认为就要严把8个字,即是“制度、效率、品质、关爱”,用制度管理车间,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追求车间产品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只有注重这8个字的实践,各项工作才能又好又快的开展,才能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三是努力营造车间健康和谐的氛围。作为车间的管理者在细读企业文化专题讲话稿后,我深刻的感触到了在车间文化的重要性,利用好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更能够有利于员工的人心的凝聚,因此,在工作中,对于我们一线的作业人员,要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生活工作困境,才能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爱岗敬业、团结协助,奋力进取的团队精神。

继续阅读

观后感5篇

第一篇:三分能力七分责任读后感

读了龙小语编著的《三分能力七分责任》一书,让我感触最深。本书通过在工作中责任与能力的关系的分析,明确了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忠诚、细节、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三分能力,七分责任”这一重要工作理念。我深刻地理解到:责任就是对工作的完成,就是对职位的坚守,就是对人性的升华,责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提升能力。我们有些工作表面看来很平凡很一般,甚至微不足道还索然无味,但如果你深入其中,你就会认识其非同凡响的意义,小事情蕴涵大责任。

工作意味着责任,责任意味着在工作上的良性互动。当我们对别人负有责任的同时,别人也为我们承担责任。只有高度负责,追求完美,才能确保你在比赛中稳操胜券,赢得金牌。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切实履行责任,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完美展现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对待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因为99.9%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只要你还有0.1%的错误和不足,你的成功就不是完美的,随时可能被他人取而代之。人生的价值,不是以“得到”来计算,而是以“付出”来计算的。做得越多的人,总是成长得越快;相反,不肯负责的人,常常止步不前。

作为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具体负责安全、消防、以及领导的后勤保障工作,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将继续保持部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恪尽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只要勤奋、负责的工作,终会在精神上获得了愉悦和享受,在物质上也获得丰厚的报酬。相反,一个对工作敷衍塞责的人,是一个对工作毫无兴趣的人,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将自己获得快乐和信心的大好机会拱手送给了他人。真正的负责任是实实在在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更能显现出我们的责任感。

其实,工作就是这样,规则也十分简单,你付出了,负责任了,那么就必有同报,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而如果敷衍塞责,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没有任何的益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认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我将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一门心思,心无旁骛,要热爱自己的单位、同事还有自己的工作,时刻牢记“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工作”。通过对这一本书的学习,我相信自己今后在工作中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第二篇:读镜鉴有感

“廉洁”,在我的心中早就不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字了。记得高中时候我的班主任就告诫我们:“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足道德可补,道德不足能力责任皆不可补”。“廉洁”可以说是每一个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基本道德。多少钱来,我一直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最近读了《镜鉴》这本书,我对“廉洁”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感到了一些沉重。

今年是建党周年,纵观我们党的历史,这既是一部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又是一部反腐倡廉、提高队伍战斗力的斗争史。

继续阅读

马家爵观后感

一部由在校大学生洪峰自编自导,以大学校园犯罪为题材拍摄的DV电影———《马家爵》,在大学校园放映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起了大学生和学校教育的深刻反思。

《马家爵》的导演是青岛大学在校研究生洪峰。影片从马家爵与宿舍舍友打牌开始讲述,从遭受舍友的侮辱,到马家爵怒杀四个舍友,最终,放走了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且从未歧视过自己的老乡结尾。

整部影片约60分钟,真实地演绎了马家爵在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

一个令人震撼而又遗憾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因为歧视而引起的暴力事件导致了包括凶手马加爵在内的五名大学生的死亡。

事件发生后除了震撼,我们也应进行反思。

一部描述血腥事实的电影,从很大的方面向大学生歧视敲响警钟。然而歧视由什么而起,而又为什么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还是需要整个社会去思考。

现今社会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贫富差距,即使在小学生阶段也会有歧视发生。而正因为从小就处于劣势的一些贫困群体,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直饱受歧视而导致在一定范围内的爆发,只不过事情或大或小而已。

《马家爵》给我们的警示和思考是多方面的,学校的教育应改善,社会应对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应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继续阅读

影片暮光之城观后感

这可能是个老套的故事,人类和吸血鬼,狼人尚且还是伏笔,但依旧可以让我动心。

贝拉,一个内向的女孩子。爱德华,神秘的存在。

库伦家族进入大家视线的时候,我尚有些失望,可能是受吸血鬼骑士的蛊惑,总觉得还可以更俊美高贵些,但之后证实我错了,他们就是高贵的存在,不是血统,而是彼此那种亲密的感情。

贝拉和爱德华的初次相处还真是尴尬,他一副嫌恶的表情很是刺痛贝拉小小的自尊心。后来这被爱德华解释是因为无法拒绝她的味道,最甜美的血的诱惑。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到的一篇漫画,讲一个闻香师,可以闻到所有人身上独有的味道,然后配以合适的熏香为她们带来好运,但只有一个女孩子,他完全闻不出她的味道,但就是这一点,在这个女孩子被人绑架时使他救了她,之后他明白了,一个人与他注定的另一半,两者的味道会完全中和,因此就是鼻子最灵敏的闻香师也闻不出来。所以那时,贝拉和爱德华的命运已经交织在一起,纠缠着直至生死边缘。

我喜欢爱德华试图掩盖自己内心的表情,他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言语:“Ifeelveryprotectiveofyou.”用一种固执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柔弱的人类。很简单,但是让人心动。那么困惑,他试探着表达:“Idon''''thavethestrengthtostayawayfromyouanymore.”他冰冷的手,确是最温暖的一颗心,只是他不知该把它如何裸露在这个不够友好的世界。

贝拉发现爱德华的秘密的进程似乎有些过快,连爱上他都是那么迅速,难道是为了显示他身上承担的最漫长的时光。当贝拉念出他的身份,他像个悲伤而焦躁的野兽,吓唬她,称自己为monster,显示自己的力量,只是想要避免未来可能的伤害。贝拉的一句“Itrustyou”像清晨的柔光照亮那蜷缩在阴影中的畏惧的他。被主动的接近,被关怀,被融化。

阳光不会直射的草地,碎花丛生,她和他躺在彼此的世界中,没有戒备,没有阻隔。

之后的故事似乎有点可爱,从来没有用过厨房为了贝拉现学意大利菜的库伦家族,管自己叫做vegetarian的吸血鬼们,简直如人猿泰山般在丛林之间穿梭的爱德华,只有在雷雨天才可以痛痛快快打一场棒球,节奏舒缓轻巧。

继续阅读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拉开了贺岁大战的序幕,我认为是开了一个好头。影片真的很不错,强烈推荐。

首先,感情线真的很让人感动。诚如导演所说,战争场面我们已经看过很多,那就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到战争中的感情上来。

1、父女情。父女情是这个故事根本所在。正是由于花木兰不忍年迈的父亲再上战场,便灌醉父亲,替父从军,才有了这个千古流芳的故事。木兰深爱他的父亲,不忍他参军受别人欺负,不忍他颠簸流离,不忍他战伤战死沙场。

2、兄弟情。战争中从来不缺少兄弟情。将军热爱他的士兵,战友们也互相珍惜。衣食无忧的宫中充满了勾心斗角,反倒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战场上却到处是深情。小虎能对飞扬跋扈的胡奎如此,便知情之深。而升为将军的文泰从不忘将死去兄弟的腰牌收集起来,清洗干净以免他们的家人看到伤心,更是因为花木兰冲动害了战友而大发雷霆。这些都将兄弟情发挥到了极致。

3、爱情。花木兰与文泰互相倾慕,并肩作战,屡立战功,爱情让他们在战场上更有力量,而爱情又让他们头脑糊涂,花木兰因心系文泰,犯下大错,害死了无数兄弟,心灰意冷。而被困绝境之时,文泰以己血喂养木兰,更是让人感动万分。

4、国家情。文泰与花木兰带领兄弟,以弱敌强,不畏生死,只求为国贡献一份力量,让人赞叹。而在绝境之时,木兰更是毅然选择战死沙场,令人称赞。战争过后,两人又为了大局放弃了爱情。而在对战的另一方,单于与柔然公主也是心系“国家”,宁可令自己身陷不义也要顾全族人安危,是所谓识大局。

影片反复提到木兰父亲的一句话:战场上绝不能有感情。但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木兰在要宰杀坐骑说的一句话,让人无法不动容“来生你做人我做马,你来杀我”,对马尚且如此,何况对人?父女情、兄弟情、爱情、国家情,交织在一起,谱写了战争中的华丽篇章。

在战争场面的描写上,影片并无多少过人之处,但是定位箭的出现还是让我惊喜不已,在我这里绝对属于创新战术,战斗中还应用了很多进攻和防御的战术,但并不稀奇,中规中矩。而在打斗中,也比较真实,徐娇、赵薇也表现得不错。不过化妆方面还是有点假,发干的嘴唇还是明显带着红润。。

继续阅读

闯关东观后感

近日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讲述在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命运变迁的大剧。从已经播出的近三分之一看,基本概述了山东人闯东北的辛酸心路历程,再现了当年山东人“闯关东”的悲壮历史。无论是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也无论是生活场景还是民俗以及时代背景,都象磁铁一般牢牢地吸引住了人们的视线。

电视剧《闯关东》之所以一开始就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戏的题材所至。

据记载,在过去的300多年间,约有2000多万山东人迁移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艰辛创业。有一个说法,建国初期,每三个东北人,就有两个是闯关东的山东人或山东人的后裔,而在山东,闯关东者几乎遍及每个村庄。“闯关东”是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为了生存,大批山东人背井离乡,踏上了关东那片辽阔的黑土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闯关东》就是为这些生活在东北的山东人拍的一部电视剧。当年闯关东的人,谁的心里没有一把辛酸史呢?离乡背井,遥望故乡,哪个流浪在异乡的游子不是承担着身体与精神的双层压力呢?所以,电视剧首先就赢得了当年闯关东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的青睐是不难理解的。

毕竟电视剧不同于历史书,考虑了可看性,势必要增加一些离奇曲折的情节,何况在这个一切讲究效益的年代。对这点,我们是应该给予理解的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炯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在剧本策划阶段就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

“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关东路上的闯荡需要经历一次次的波折磨难,包括土匪、官兵、土豪、乡霸、流氓、流民、善人、妓女、瘾君子、矿工等等各色人物将陆续登场,给山东大汉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苦难之下,朱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间所产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一故事设计与好莱坞大片《指环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相似,由此可见中西影视文化在人性的本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认识是相同的,所谓高手过招,点到为止,摘花飞叶看似相似,其内功也自有独得之妙。作为具有史诗色彩的大戏,《闯关东》的故事情节可谓荡气回肠气势磅礴。剧中人物众多,身份地位不同,各个又性格鲜明。以山东人朱家一家为主线,逐渐引出没落格格、商人、艺人、土匪、恶霸、土豪、乡霸甚至日本人等,众多三教九流的人物,演绎出一段又一段脉络清晰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剧中再现了当年闯关东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矿等大场面,使得该剧有了较强的可看性。所以,吸引住众多喜欢听故事、看风俗的大批观众,也就不足为奇了。

《闯关东》吸引观众的还有那些具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主人公朱开山的扮演者李幼斌,自《亮剑》后,以他深厚的表演,俨然成了当今中年男演员的佼佼者。在这部剧中李幼斌塑造了一个不同于“李云龙”的英雄式人物。他在剧中的那种沧桑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无痕迹的表演,自然得到观众的认可。如果说《闯关东》是一部交响乐,那么李幼斌无疑就是引导出主旋律的音符,而他的老伴与三个儿子,无疑就是乐曲中厚重的和声。扮演他老伴的莎日娜,是近年荧屏上优秀的“妈妈”演员,这次,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妈妈。在这部交响乐中,还有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这就是小宋佳扮演的鲜儿。鲜儿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经历了很多坎坷,是剧中戏份最重的女性角色。她的出现,令这部“交响乐”中多了许多亮丽的色彩。还有众多如牛丽、丁嘉丽等明星的加盟,都给这部“交响乐”增添了各种音色。有如此众多的明星,你说电视剧能没有吸引力吗?

以上,就是《闯关东》成功的主要原因。其它如音乐动听、画面优美等,也都是功不可没的。

继续阅读

电影铁人观后感

对于出生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那个火红年代的我来说,王进喜是我童年时就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在我的心中,铁人王进喜始终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每每想起他,总会激起一种敬仰、崇拜之情。

2009年5月23日,我有幸观看了《铁人》这部新时代的电影,影片以新一代铁人标兵刘思成的思想历程与老一辈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在时空上相互交替进行了描述。荒原戈壁,大漠黄沙,黑白与彩色的交替,无论是节奏明快的历史,还是舒缓却静中有动的现实,都给予了我巨大的心灵震撼。

急促奔忙的车站,人头攒动的大会战,高亢嘹亮的号子,人拉肩扛中缓缓竖起的井架,惊心动魄的井喷……

戈壁滩上的日落,蜿蜒公路上的巨型油车,悠扬的歌声,高耸入云的现代化钻台……

一个个场景,无不在述说着两代石油人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影片以细腻的人物刻画让我们品味了20世纪60年代、新时期两代劳模创业拼搏的精神,岁月如歌,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向全社会彰显了人类灵魂的崇高和美好,深深地感动着我。

在感动中,我品味到了人生的价值观。“戏文里怎么说的?财主跟财主比钱,举人跟举人比乌纱。我们比给地球戳洞洞,比谁戳得猛戳得直,比谁油浆子喷得快……”铁人就是用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指引着他做事、做人的方向。

在感动中,我品味到了责任。“以前医生给我看病,说我贫血,这人贫血,就没有力气,国家贫血,也没有力气,就得给人家欺负,我们就是要改变我们国家的贫血,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什么,是家里的孝顺儿子,是下地干活的,不是在家享福的!”“上有老下有小,风里来雨里去……你是受苦受累的命,你就认了吧!……”这是铁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本质,诠释着责任的内涵。

在感动中,我品味到了坚强。当时会战的条件是设备严重不足,铁人带着他的团队用人力将数吨重的泥浆泵拖上井架。众人用撬杠抬,用大绳拽。在整齐划一的号子声中,大绳却接二连三地绷断,眼看着功亏一篑。铁人站了出来。“挺起来!没长脊梁骨啊?”于是,挺直了的石油工人用脊梁骨战胜了危机,石油工人的劳动号子在荒原间荡气回肠——“石油汉子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