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范文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仪器分析》课程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解决。

1原先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问题

1.1教材内容多课时减少且抽象难懂《仪器分析》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电子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门类。随着课程进一步的改革,课时数量的减少,但对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未降低,这种时间少、任务重、保质量的矛盾尤为突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仪器分析》一般按照分析方法来划分章节,但是各种分析方法的内容之间逻辑性明显不强,知识点分散,学生难以抓住重点,记忆和掌握困难,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2仪器价格昂贵且高配备有限《仪器分析》涉及的精密仪器通常价格昂贵,学校配备数量有限,甚至有很多仪器就没有采购,西部的高校受财力困扰尤为突出。由于精密仪器较少,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且容易损害,所以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

1.3高新尖仪器更新快,教材滞后随着高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推动研发高科技的手段即新的分析仪器快速更新、快速推广,而教材内容则是多年不变,严重滞后,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4课堂上学生难以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本门课程,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均存在课时有限,并且实验仪器价格昂贵,结果,就使仪器分析实验课的上课方式主要为演示性实验,主要由上课教师独立完成,而学生仅仅是观摩者和写实验报告者。有的上实验操作课,先由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内容、仪器基本特点和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后,再将实验所需要的东西全部准备好后,让学生到实验室操作实验,这种实验课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窒息学生创新的动力。

2本课题组根据本门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教材的现行的内容

编排体系,以及学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1改进课程教学手段因《仪器分析》内容枯燥、抽象难懂,且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化抽象复杂为直观简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动画如实反映精密的、大型仪器的构造,详解仪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动画的形式,再现仪器的工作过程。也可以将教师的仪器操作步骤用录像录下来,挂在班级Q群、微信群或教师的微博上,让学生观看。也可联系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化工厂,带学生前往参观,由教师讲解或请该厂工程师讲解,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质量检测中心参观,请其检测员讲解,既可讲解工作运行流程,也可讲解该领域的最新工艺流程。这些教学手段即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2.2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参照新教学大纲,结合我院实际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结合专业特点,补充新内容。在《仪器分析》中,介绍了现代分析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仪器分析》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这些基础学科不同,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用公式解决外,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对实际样品的简化处理,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分析模型,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准确性与经济性的统一。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并且保证教学质量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不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重点讲解专业所需的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对其它进行略讲。

2.3增设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课堂上的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几无创新性,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需加大培养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方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课程深刻理解基础上来进行实际样品分析的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理论知识和动手实验主动性的主要方式,是每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目前该课程没有安排课程设计。为此,我们增加了课程设计环节,在课程设计内容的选题、设计过程、考核达标等多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更好的实现学以致用。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提高学生课程设计的要求质量和次数。

2.4改进授课方式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和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原子吸收光谱章节涉及的所有仪器的原理、应用和条件选择相同部分进行统一讲解,对仪器的各自特点进行分别对比讲解,层次清晰,学生易记忆易理解。还可以在教学中,讲述一些仪器的发展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联系社会实际,讲授有关奶制品中三聚氰胺、蛋制品中苏丹红、蔬菜中毒素残留的测定方法等。积极紧盯新仪器发展动态,利用课堂穿插讲解,也可将相关网址链接发到授课班级Q群、微信群,在群里和学生进行探讨,答难解惑。不断地改进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孙小媛 归国风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