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专业特色不突出虽然仪器分析所涉及的仪器设备种类很多,包括光谱类、色谱类和前处理设备等,但是不同的专业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不尽相同。当前专门从事仪器分析的老师较少,无法针对不同专业的特色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泛而不精。
1.2硬件资源不充足环境监测仪器价格较为昂贵,同类仪器数量少,而且仪器维护成本高,实验设置不可能像其他基础实验一样,一人一组或者两人一组,通常都是由老师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旁观察学习,无法真正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
1.3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不贯通目前,大部分院校仪器分析的理论课和实验课老师是分开教学的,理论课老师不清楚实验课老师制定了哪些实验内容,实验课老师也不了解理论课老师讲了哪些知识点,他们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导致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处于迷茫的状态,只知道按着指定的实验步骤完成,却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融会贯通,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2.1有机结合验证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丰富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通过验证性实验,能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各种基本的操作知识,如称量药品、配置溶液等。在此基础上,增加研究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结合验证性实验的经验,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流程,操作相关的仪器设备,从试剂配置、仪器校准、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建立、样品分析到数据处理,亲自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验证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相互结合,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方式寓教于学,不但改变了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综合技能水平。
2.2将理论课堂直接搬到实验室,创新实体化教学仪器分析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无论如何讲,学生都会感到抽象乏味,难以想象理解。但是,如果把课堂直接搬到实验室现场,老师对着相应的仪器讲解方法原理、仪器构造和部件功能,并进行一定的演示操作,这样学生对所学仪器设备就有个感性的认识。这种将知识点从虚拟化转变为实体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可以更好理解仪器分析知识,而且还为实验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合理整合教师资源,实施交叉教学若无法满足理论课老师和实验课老师为同一个教师任职的情况下,为了增强教学效果,理论课老师可根据实验内容提前讲解相关知识点,而实验课老师则根据理论课的进度,开展相关实验,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相辅相成,巩固并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由于仪器分析的特殊性,每台大型仪器基本上都有专职的老师进行使用和管理,所以实验课的授课老师可以不是唯一的,可以针对不同的仪器分析课程,聘请相应的老师进行讲授。这些老师作为仪器的负责人,长期进行仪器分析和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经验。
2.4优化实验内容,突出环境专业特色根据环境专业的方向和特色,实验内容的制定可以尽可能贴近现有的环境热点问题,并选用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中常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实验中所涉及的样品均从真实环境中采集。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水或者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气相色谱法检测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离子色谱法检测山泉水中的氟化物等。采用这样的选题作为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实验内容,不仅符合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而且通过参与贴近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大大提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环境保护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2.5分组练习,以项目课题为导向择优培养针对仪器资源短缺的问题,可针对不同的仪器设备制定不同的练习模式。对于数量多、操作简单且分析时间较短的仪器,可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对于数量少、操作复杂且分析时间较长的仪器,实验过程中可由老师进行演示操作,有兴趣的同学提前报名,择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挑战杯等项目,或者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由指导老师进行小组培训,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相关仪器的应用。
3结语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不仅是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本文通过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探索研究,创新实体化教学方式,采用验证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双重模式,有效整合软硬件资源,制定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内容,丰富实验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成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大大增强了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丘露 刘敏超 单位:五邑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