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多媒体教学的仪器分析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实现方法
网站基于动态数据库技术构建。Apache是目前应用最广的Web服务器,PHP是一种类似ASP的易学的脚本语言,而性能和功能均比ASP要强,而MySQL是一个Linux上应用最多的数据库系统,特别是用于网站建设,这3款软件均是自由软件,是架设数据库驱动的动态网站的最佳组合[3]。因此,本网站采用Apache+PHP+MySQL平台构建。网站采用启发式的问题教学方法。在首页设置了知识点搜索功能,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输入关键词搜索内容进行主动学习。在网站的每一个学习页面均设置有搜索框,方便学生随时搜索相关内容。网站首页如图2所示。教学课件采用FLV格式。FLV是FlashVideo的简称,是一种新的视频格式,它形成的文件小、加载速度快、易于网络观看,已成为当前视频文件的主流格式[4]。本网站的教学课件根据本专业教师多年来的授课教案经过修改、转换制作而成FLV格式,不但保证了清晰度,还加快了网络传输速度,更适于在线教学使用。多媒体动画包括教学录像、Flash仿真实验、3D动画、动态公式和Java程序,这也是本网站的特色之一。
(1)课堂教学录像以一堂完整的教学课为单元进行拍摄。拍摄时紧紧把握教师和学生活动为主线的原则,忠实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尽量使用各种镜别,完整反应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情绪和气氛,在各个环节中注意捕捉师生双边活动细节,全面反应教学的效果。
(2)Flash仿真实验采用MacromediaFlash8.0制作。这些仿真实验高度模拟了现实中的实验,能够提供形象逼真的实验仪器,生动地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可以改变仿真实验的各种条件,得到和真实实验完全一致的结果;仿真实验通过网络强大的服务功能,不受时间、空间及器材的限制,可在线反复实验,探究实验原理,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
(3)3D动画采用3DStudioMax软件创建制作。我们以3D技术构造虚拟场景,进行系列3D课件的开发。设计制作了形象生动的3D动画,把书本上难以讲授的仪器结构和分析原理等生动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微腔传感器表面的生物分子检测的3D课件中,利用3D建模技术,全方位观察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形象化,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理念;在IgG分子在光学传感器表面的固定和识别的3D课件中,实现了光学传感仪器的虚拟建模和固定识别仿真,将整个分析测试过程可视化,动态化;在质谱仪的3D课件中,精确控制的仪器三维模型外观,栩栩如生的立体动画效果,形象地演示了质谱的仪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4)动态公式采用Geogebra软件制作。仪器分析课程公式多而复杂,学生不愿死记硬背。Geogebra是基于Java的软件,具有跨平台的特点。基于Geogebra软件制作的动态公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网页中方程函数的控制,从而产生具有生动画面的页面。如在二次谐波交流伏安方程和VanDeemter方程的课件中,学生只要移动滑块就可以调节公式中各个参数值,可以很直观的得到公式函数变化的图形,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公式里各参数的意义。采用Geogebra软件制作的动态公式,趣味性强,化抽象为形象,将公式里面死板的字母组合变成了生动的图像。
(5)设计了针对重要原理教学的Java程序。基于Java的教学程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平台独立性,成为开发网络课件的理想工具;这些程序不需要任何插件,下载到本地即可运行。如在光电转换和傅立叶变换Java程序中,学生改变程序中的各种参数,可以观察到基本原理是如何运用到不同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深入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网站还设计了一些寓教于乐的Java小游戏,学生们很感兴趣。这些多媒体动画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使学生不仅容易学,而且喜欢学。移动课堂的实现。移动多媒体具有传统多媒体的所有功能,可以出色的完成多媒体教学任务,与此同时,移动多媒体的便携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又决定了它比传统多媒体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5]。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了可以使学生通过Wap手机登录网站进行学习,我们精心制作了专门的WAP访问页面,真正做到课堂上下内外随时随地的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微博和RSS订阅来及时跟踪网站的最新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成为真正的掌上移动课堂。互动交流功能的实现。与一般教学网站不同的是,本网站将在线答疑、投票系统、学习反馈和评分功能等整合到每一个教学单元中。学生学习完任一单元后,都可以就本单元和老师、同学实现互动交流,还可以通过投票系统和评分功能将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老师,真正做到了实时的全方位互动。
2结论
多媒体及全球化的网络教学为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网络课程的优势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仪器分析多媒体教学网站是我们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所作的初步探索,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预见,随着网络多媒体课程的普及,网络教学必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教学模式。
作者:朱文远金文英潘宏程李建平张云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