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仪器分析教学方式的改革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教学内容模块化——帮学生建立自信心
通过口口相传,学生在学长、学姐们那里得到的信息是:仪器分析内容多,深奥难懂,学了后面忘前面,不及格率较高。这样一来,学生还没学该课程就有了畏惧心理,非常不利于该课程的学习。笔者针对仪器分析教材重复性和规律性编排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几大模块设计,如光谱分析部分可按“光谱基本概述-光谱仪器构造特点及发展趋势-各类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影响光谱的因素-综合应用”的路线进行设计和讲解。色谱分析部分教学内容模块设为:“色谱概述-色谱基本理论-色谱仪器-各类色谱法的区别-各类色谱法的分离条件-定性分析-综合应用”。通过“内容模块化设计”有效精简学习内容,既避免重复,又注重各相似章节的区别。在教学内容上应力求抓住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对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浅出,讲清讲透。使理论知识系统化,让学生感觉仪器分析容易学,建立一定能学好仪器分析的自信心。
1.2问题导入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
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针对仪器分析课程理论性、抽象性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考虑在讲授每部分内容前选择性引入一段相关视频,如在讲解色谱部分前一周或几天,把自己事先筛选剪辑的一段社会新闻(新闻内容涵盖“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苏丹红事件、反应停事件”等)挂在网络上让学生观看,并留出问题给学生:这些事件与我们要学习的色谱分析法有何关系,通过色谱分析法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并要求学生在学完此部分内容后,以小团队为单位给出解决其中一个问题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可利用互联网),对问题解决形成初步计划,通过资料查阅,接触色谱部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术语,这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次印象,当课堂上出现关于该内容的讲解时,学生就更愿意、也更容易接受。通过这种问题导入式设计,让学生自觉事先学习相关知识,比强行要求学生预习课本知识更为有效,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外,课堂讲授结束后学生需要上交一份具体详细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实验设计方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点和重点设计进行提醒,确保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问题导入的形式可以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社会热点、热播电影片段、破案侦探故事、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等等,总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种问题导入式教学法让学生明白仪器分析不仅事关他们以后的研究、工作,也和自身利益或自身业余兴趣有关,让学生在吃喝玩乐中也能时刻想到仪器分析,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目标关键词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整体思维模式
在每次课开始前,给出该次课程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要能核心的体现本次课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即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如在讲解色谱分析法概论一章时,给出的关键词是:色谱柱、固定相、流动相、分配系数、色谱峰、保留值、峰面积(峰高)。在讲课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释,使学生基本掌握分离是如何实现的(即分离原理),混合物分离后是以什么样的图形表现出来的,如何根据所得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该次课程结束之前,花一分钟时间,用简短的语言再将本次课的主要内容用关键词串联一遍,使学生明确本次课学习的重点。也可以请学生来做此项工作,不但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消化此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知识点。同时,还鼓励学生复习时用关键词式法进行总结。
1.4实例分析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一直致力于培养能够学以致用的毕业生,为了提高仪器分析课程在以后工作和继续深造的可用性,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注重仪器分析法的应用,故在讲授每种仪器分析法时,可精选几篇相关的科研论文,课前要求学生精读,课堂上留出大概十五分钟讲解此论文,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并与所学知识对应起来,总结该论文的亮点,是否存在其他的解决方案等(以提问的形式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以科研为实例,将中药研究的热点问题渗透贯通到教学中,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仪器分析法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实践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1.5讨论式教学方式——体现学生为本
不同的态度将会导致事情不一样的结果。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说:“上课太累了,一堂课从头讲到尾,下面学生鸦雀无声,都要窒息了。”这里面其实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老师自己主角意识太强;二是学生不愿参与其中。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当自己是某件事情的主角时,就会很主动、很投入该事件中;而当自己不是主角时,一般持有消极、被动的旁观者心态。所以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必须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当好配角,适时适当给予主角地位,让讲课变成大家的事,而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比如在每次授课前安排一些与此次授课内容相关的课前回顾和启发式的提问,在讲课过程中,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一些讨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角色扮演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并不局限于课堂上,课外一样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一些拓展学习命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去查阅文献,写出所选题目的综述。学生写完初稿后,教师指导其修改。精选出较好的文章让学生制作成幻灯片并做讲解,与全班学生交流。如在讲授高效液相色谱一章时,给出的题目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的交流和展示,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仪器分析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学会撰写综述性论文,加深对课堂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并注意引导学生对各相关课程间联系的了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除此之外,仪器分析的教学还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呼应,改革老套的、与当前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实验内容,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自行命题进行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实施者,为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创造条件。
2结语
通过将仪器分析内容模块化设计,针对中药学专业特点,灵活应用以上几种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课件,充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尝试工作。将以上教学方式变革在本校2009级、2010级中药本科专业进行初试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间的交流更多,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总之,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感觉每堂课都显出蓬勃的活力和鲜明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题的积极性,最终成为真正的主角。
作者:刘芳吴萍夏新华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