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质探测论文:地区基本油气地形构造与探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蔡文杰朱光辉姜烨杨松岭李爱山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
石油地质特征
1烃源岩
早在12世纪,当地居民就在Ramree岛和Cheduba岛(图1)人工顿钻发现了石油,现今在2个岛上仍有数千口顿钻井产油气。2006—2007年中海油在该区块钻探A井和B井,测井解释分别发现数十米的气层和油层。广范分布的地表油气苗与钻井发现表明该区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从地层分布来看,该区主要有始新统和中新统2套海相泥岩。始新统泥岩非常发育,主要为橄榄绿色和灰色泥、页岩,夹有少量的砂岩层,含海绿石。
中新统泥岩发育程度不及始新统,主要为灰色泥岩,含浅水有孔虫和浮游有孔虫等古生物化石,推测为内浅海沉积环境。对研究区内2口钻井都采集了岩屑样品,并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样品处理主要是用清水洗去表面泥浆污染物,清洗后让其自然晾干,然后挑选样品进行分析化验。本文分析化验使用的主要设备为岩石热解仪、显微镜光度计等。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发现,2口钻井揭示的泥岩有机质丰度不高,中新统泥岩TOC值一般在0.4%~0.6%之间,为非烃源岩;始新统中上部烃源岩TOC值可达0.8%,为中等丰度烃源岩;热解生烃潜力(S2)、氯仿沥青“A”及总烃分析结果与TOC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该区的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和Ⅲ型,以生气为主。
通过对Tmax、RO以及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的分析,2口井在钻遇井段的有机质基本处于低熟阶段,而B井的3个原油甾烷异构化参数均大于0.45,表明为成熟油。根据野外采集的岩石样品分析结果认为,始新统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63%~0.79%,中新统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最高可达1.02%,反映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门限,为低成熟到成熟。此外,研究区还利用色谱—质谱仪进行了原油质量色谱分析,并与中央盆地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与中央盆地进行油源对比发现(图2),B井原油样品中富含奥利烷(OL),发育中等丰度双杜松烷化合物(C30Hop),含少量的树脂化合物(R)。上述特征与中央盆地始新统下部朗欣组的原油相似,说明目前2口井尚未钻遇深部真正的烃源岩,有效烃源岩应该位于下部的下始新统泥岩。结合以上分析认为,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为下始新统海相泥岩,为Ⅱ2—Ⅲ型干酪根,中等有机质丰度,目前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中新统泥岩为一套潜在烃源岩。
2储盖组合
研究区沉积环境由始新世—中新世海相至中新世晚期变为陆相,区域上发育3套储盖组合,即中新统储盖组合、中始新统储盖组合和渐新统储盖组合(图3),其中前2套储盖组合已经获得油气发现。中新统为滨浅海的潮坪砂坝沉积,Yenandaung组主要为泥岩夹砂岩,Ledaung地区砂岩视厚度较大,为2.4~38.7m,平均视厚度为12.9m。钻遇泥岩平均视厚度为17.7~65.2m,具备较好的盖层条件,顿钻井中发现油层。
Ledaung地区中新统Leikkamaw组砂层视厚度为4.3~26.8m,平均视厚度为9.5m。其上部泥岩发育,平均视厚度为14.1~75.8m,可形成很好的盖层,顿钻井中发现油层。钻井揭示中新统储层粒度普遍偏细,孔隙度<20%,渗透率为(0~50)×10-3μm2,为中低孔低渗型储层。始新统在地表露头上表现为薄层砂岩与泥岩互层,在砂岩层面上可见大量炭屑,反映了一种平静的浅水沉积环境,应为开阔海到局限海逐渐变浅的沉积环境。
Sinbok组为大套泥岩夹砂岩组合,泥岩较为发育,视厚度为13~18m,具有较好的盖层条件。始新统储层Ledaung地区以2~4m的薄层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孔隙度为16%~21%,但渗透率很低,横向连通性差。整体来看,该套地层盖层发育,储层整体相对不发育,从南到北方向有储层变厚的趋势。
渐新统Yechangyi组主要由砂岩和泥岩交互层和泥岩组成,发育潮道沉积与滨外砂坝。钻井揭示渐新统储层厚度为12.2~21.3m,孔隙度为17.5%~19.8%,渗透率为(10~100)×10-3μm2。泥岩也相对发育,平均厚度在18m左右,储盖组合条件良好。但该套地层在研究区大部分都被剥蚀,仅在南部地区有部分保留,勘探潜力不大。
3构造和圈闭条件
研究区由于地处两大板块交会区的俯冲增生带,构造变形非常强烈,地震反射特征十分杂乱,给构造解释带来极大困难。本文研究主要是在理解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资料和重力解释资料与野外地质勘察剖面相结合约束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区在俯冲拆离面之上,由一系列近南北向西倾叠瓦状逆冲断层组成,断层倾角由东向西逐渐减小。
由于印度板块在俯冲过程中的差异推覆作用,使该构造区还发育一系列北东向调节断层,将完整构造切割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高点。此外,该区泥底辟活动较为强烈,甚至突出地表形成泥火山,据报道,在Ramree岛上多次有泥火山活动。通过解释认为该区的主体模式为多期断层推覆堆垛式地层叠置(图4中红色和深绿色的线条即表示不同期次的逆冲断层),逆冲推覆构造多期叠置,自北东—南西方向逆冲,西侧被反向逆冲断层削截,主体构造形成隐伏断背斜,北部构造区带断背斜特征明显,断层面上、下局部可见地震强振幅反射(图4)。
4油气成藏模式
该区由于构造的多期推覆作用,圈闭类型以逆冲推覆断层下的隐伏断背斜圈闭为主。推覆断层使老地层从深部位抬升至浅层,新老储层叠置,早期形成的断层位于下部隐伏断背斜构造上部,推覆断层及反向冲断断层沟通深浅层,成为沟通始新统烃源岩与始新统、渐新统及中新统储层的通道。此外,油气还可以沿调节断层的垂直断裂面向上运移,在断层两侧合适的储层中聚集起来(图5)。由于增生楔上海相泥岩发育,因此不缺乏盖层,唯一的风险是储层不够发育或者晚期断层活动使油气散失。
勘探潜力分析
由于增生楔位于洋壳向陆壳的俯冲带,当下行的大洋板块携带沉积物和洋壳碎片向海沟俯冲时,其表面的沉积物被刮起而形成构造加积体,成为增生楔的一部分。因此,增生楔内部往往有大量的有机碎屑在其中循环,提供了烃类生成的地质环境。
研究区毗邻孟加拉湾,大量来自孟加拉扇的陆源沉积物通过俯冲作用加积到增生楔之上,因此该区具有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但是洋壳的持续俯冲对该区起到冷却作用(地温梯度<2℃/100m),对油气成熟是一个不利因素。研究区已有的钻井有油气发现和大量的地表油气苗出露,这说明该区具备较好的生烃条件。研究区在始新世为开阔海到局限海逐渐变浅的沉积环境。在区域构造抬升的背景下,始新世末期上部砂层为局限海潮坪砂坝。始新统整体上以泥岩为主,储层相对不发育。渐新世地层目前大多被剥蚀,仅在南部的Leduang地区有所保留,整体上为一种海陆过渡相的三角洲沉积环境。中新世为滨浅海潮控环境,与现今环境类似,主要发育滨浅海的砂坪砂坝沉积,是研究区的主要储层。但其受到波浪和潮汐改造作用,砂体主要沿海岸线分布,呈条带状,分布局限。另外多期构造推覆造成该区地层重复叠置,均造成储层在横向上相变快,厚度变化大。
该区由于处于增生楔位置,受构造多期推覆作用影响,多期断层推覆叠置形成透镜状断片,由于逆冲断层和调节断层互相交切,虽然不乏圈闭,但由于增生楔造山晚期构造活动加剧并延续至今,造成早期油气藏重新分配或逸散破坏。这也致使该区钻井虽然有油气发现,但产能不高,储量有限。综上所述,研究区虽然具有一定的生烃条件,但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一方面使得本来就相变快的储层变得更加不连续,另一方面使得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多被破坏。这就造成了该区虽然到处可见油气苗,但很难获得商业性发现。
结论
(1)缅甸若开海岸某区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大板块的洋陆汇聚带上,是典型的增生楔构造。大量的地表油气苗和钻井发现揭示了该区具备较好的生烃潜力。
(2)研究区发育中新统、渐新统和中始新统3套储盖组合,其中最主要的是中新统储盖组合。中新统在研究区分布于滨浅海潮控沉积环境,波浪和潮汐的侵蚀使其中的储层沿海岸线呈条带状分布,而强烈的构造作用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造,使得研究区储层横向连续性很差。
(3)保存条件是制约该区成藏的最重要因素。研究区发育众多逆冲推覆断层和横向调节断层,圈闭多为由多条断层形成的断背斜或断块圈闭,断层的持续强烈活动使得早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受破坏,不利于油气的保存。
(4)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应落足于寻找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储层较为发育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