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础持力层岩土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风岩期,当侵蚀基准面接近标高800米时,新构造运动有一个停顿时期,发育了一层溶洞。此期相当于Ⅱ级剥夷面。(2)银碗槽期,当侵蚀基准面在标高700米时,发育了一层溶洞。(3)兴隆场期,当侵蚀基准面在标高500米时,发育了一层溶洞,相当于Ⅲ级剥夷面。(4)藻渡河期,当侵蚀基准面在标高300米时,发育了一层溶洞,相当于Ⅳ级剥夷面,本勘察区地面表为307.13~322.26m。经勘察期间地面调查,地表未发现溶洞、漏斗等岩溶现象。根据钻探和物探资料显示,该场地溶蚀现象较发育,岩溶主要形态表现为溶蚀裂隙、溶洞,石灰岩面多被浸蚀,部分岩面有小溶孔发育。在勘察中在ZY31、ZY33发现发育溶洞,其中ZY33竖向发育2个溶洞,发育标高分别为301.18~299.98、299.38~298.68m,ZY31竖向发育6个大小不等的溶洞,发育标高296.60~289.29m,位于最下层的溶洞洞径最大,其揭露洞径为1.40m,根据钻探揭露以上溶洞均为不含水溶洞,溶洞内无充填物,除此其它钻孔均未揭露有溶洞发育。在野外勘察过程中布置了8条物探线,根据物探结果采用钻探进行验证,其中物探报告WT1-1''''剖面的物探结论与钻探ZY33钻孔揭露溶洞基本吻合;WT8-8''''剖面物探结论与钻探ZY31钻孔揭露溶洞基本吻合。根据物探的高分率、高密度探测结果显示,该场区岩溶、溶蚀现象较发育,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区岩溶以水平岩溶管道发育为主,基岩面可能发育石芽、溶蚀沟槽等岩溶现象,故对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型式的选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建议加强施工勘察,对物探剖面WT3-3''''、WT4-4''''、WT5-5''''及WT6-6''''推测的可能的岩溶发育区及破碎带建议加强施工勘查。
2岩土工程地质评价
2.1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评价
场地岩石地基总体稳定性较好,但根据钻探和物探资料显示,该场地岩溶较发育,多表现为溶蚀小孔及岩溶裂隙,局部为岩溶洞穴,基础应充分考虑(溶洞、溶孔等)岩溶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后,该场地才适宜该拟建(构)筑物的建设。
2.2地基持力层的选择及均匀性评价
根据钻探揭露,该场地上覆土层为回填土及红粘土。人工填厚度分布不均匀,且起伏较大,不宜选作各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红粘土天然状态下力学性质较好,遇水软化后力学性质变差,红粘土的复浸水特征分类为Ⅱ类,地基均匀性较差,可选作小荷载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强风化石灰岩、泥质灰岩较薄,且起伏较大,岩芯破碎,不宜选作各拟建(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中等风化石灰岩力学性能好,岩体较完整,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2.3基础型式的建议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根据基岩埋深,结合拟建(构)筑物的荷载和拟建(构)筑物边框线确定其基础型式,但同一幢楼应采用同一种基础型式。(1)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建(构)筑物边框线范围内土层及强风化厚度<3m时,且下部溶洞洞顶完整围岩(中风化基岩)>5m或>1.5倍洞跨,或下部没有溶洞时,可采用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2)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建(构)筑物边框线范围内,土层及强风化厚度<3m,但下部溶洞洞顶完整围岩(中风化基岩)<5m或<1.5倍洞跨时,应采用桩基,且桩底应穿过溶洞洞底。(3)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建(构)筑物边框线范围内,土层及强风化层厚度≥3m时,且下部溶洞洞顶完整围岩(中风化基岩)>5m或>1.5倍洞跨,或下部没有溶洞时,可以采用独立基础或桩基。(4)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建(构)筑物边框线范围内,土层及强风化层厚度≥3m时,但下部溶洞洞顶完整围岩(中风化基岩)<5m或<1.5倍洞跨时,应采用桩基,且桩底应穿过溶洞洞底。(5)拟建(构)筑物基础下岩溶较发育,若直接采用桩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建议对基底岩溶进行处理后在采用桩基。
3结论
通过本次勘察,基本查明了岩溶发育规律,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了详细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及相关设计参数,在实际施工中采用了不同的基础型式相结合,成功的避让和解决了在岩溶地区修建大型项目的工程地质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曾衡西曾德强刘林单位:重庆136地质队重庆市开县地质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