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土木工程专业教改新模式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基于能力培养前提下的土木工程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对土木工程教学改革必要性进行分析入手,阐述土木工程课程专业的特征后探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最后论述基于能力培养前提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能力培养;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一、土木工程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1.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无法离开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支持,可以说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工程人才,这符合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世界强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但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土木工程教育仍是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并不明显,无法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工作起到阻碍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但我国部分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有不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例如,我国部分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并不是为了传递土木工程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是单纯地以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就业率目标。此外,许多高校的课堂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掌握全面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基本知识,不能够为学生下一个环节的施工实习做知识上的准备,难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3.增强工程施工质量。土木工程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教学改革的目标需要具有实践性,这意味着教学改革的结果必然是增强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发现,许多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走向职业岗位后并没有足够的技术知识和动手能力完成实际的工作目标,无法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考虑到土木工程课程的综合性较强且知识跨度面广,课程中存在许多新的工程施工技术,导致学生无法分清学习中的重难点,学生无法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学习,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提升也就并不奇怪了。
二、土木工程课程专业特征
1.知识涉及面广。土木工程课程的知识涉及面较广,通常来说土木工程的课程知识体系涉及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该课程的课程知识跨度大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强。土木工程课程的知识涉及面广还体现在与土木工程的生产关系较为密切,多为土木工程施工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使该课程在内容表现上多以典型土木施工工艺和实际操作形式出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只有通过勤学专业知识并积极投身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人才。
2.案例实用性强。土木工程课程的案例实用性较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案例性强是指在许多情况下按照工程建造的先后次序组织各章节的知识点,而各章节的知识点中又多以实际工程为单元讲述本部分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这使章节之间相互独立又几乎没有联系。例如,教师在土方工程这一知识点的讲述过程中通常以某工程的实际案例说明场地标高的确定和如何进行土方调配,具体需要哪些土方运输机械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自成体系且与其他章节没有联系,需要以工程案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3.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土木工程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可以带来显著效果。土木工程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学改革带来的效果相比理论课程更加明显。学校与教师在教学改革时应遵循感性知识源于工程施工实践的基本原则,着重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需要强化学生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施工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4.知识更新换代快。土木工程课程的知识更新换代较快。土木工程专业的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更新换代性,这主要体现在施工技术的变更与施工设备的换代。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性、案例性强,引入新的教学案例能够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土木工程教师应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实际工程施工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在成为优秀人才的同时早日胜任土木工程的工作。
三、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模式
1.做好课程优化整合。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做好课程的优化整合。教师在做好课程优化整合时,应当通过课程知识体系的优化整合,进一步明确课程的讲授内容与讲授重点,这对于提升授课实际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突出课程重点与难点的同时确保课程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保持同步,及时搜集最新的技术资料,提升课程整体的专业性。教师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以这一教学目标作为课程优化整合的着眼点,获得更加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2.完善知识体系加工。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知识体系加工。教师在完善知识体系加工时应当将整合后的课程知识体系加工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说明各章节中每个模块的划分依据与案例设置缘由。完善知识体系加工时还应考虑土木工程施工的连贯性与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性,进一步优化考核内容,在知识体系加工时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与此同时,教师在完善知识体系加工时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的考核,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施工创新的能力。
3.明确案例应用方式。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着眼于明确案例应用方案。教师在明确案例应用方式时应当使用一个案例或者两个案例来对应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并让每一个案例中都包括本案知识点的施工现场录像、工程场景介绍、工程施工问题、具体施工技术原理等方面的组件。教师在明确案例应用方式时还应当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多方面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在明确案例应用方式时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探寻解决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进入工程后真正意义上做到学以致用。
四、基于能力培养前提的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模式
1.以实际施工场景为基础。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以实际施工场景为基础。教师在以实际施工场景为基础时应当采用严谨的工程语言对工程参数进行表述,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掌握必要的地质参数、材料参数、设备参数等工程数据。教师应当重点强调应用施工技术解决的实际施工问题,营造浓厚施工现场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施工的连贯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量的大小可以设置几个模块,在激发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同时更好地推行教学模式改革,最终达到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和实现选拔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教学改革目标。
2.做好重点案例讲解。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做好重点案例讲解。教师在做好重点案例讲解时应以课堂教学方式重点讲解该案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构建各模块涉及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师在做好重点案例讲解时需要考虑施工过程的动态性,选择合理利用Flash动画演示典型的施工工艺过程原理,或者可以采用工程图片说明。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介绍施工技术本身的产生机理、工程价值、防治效果等,能够达到更好的能力培养效果。
3.强化课程理论检验。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当放到强化课程理论检验上。教师在强化课程理论检验时应当着眼于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进行创造、协作完成,针对工程实践问题的技术分析。教师应努力克服以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与过于理论化的被动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中不给予学生工程问题的特定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与严密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可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也是土木工程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所在。
4.完善师生交流模式。学生能力培养离不开师生交流模式的支持。教师在完善师生交流模式时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是师生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平台、媒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又需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甚至是辩论,从让师生双方都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教学智慧和学习经验。教师应在课堂上形成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在完善师生交流模式时应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分析、熟悉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互相沟通及改善团队精神,最终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团队协调性与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能力,将教学改革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具备解决土木工程施工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能够服务于工程建设,最终达到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预期效果与实际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武文.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7
[2]姜秀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5
[3]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5
[4]叶作楷.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
作者:张挣鑫;刘黔会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