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铁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思考范文

铁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铁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铁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思考

1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西北地区已建成和在建的秦岭、东秦岭、乌鞘岭、北天山、中天山、关角、翠华山、西秦岭等数十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都非常复杂的长大隧道施工情况来看,长大隧道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隧道勘探手段有限隧道作为地下线性建筑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要查明大埋深隧道洞身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目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钻探。物探作为辅助手段,针对不同的勘察目的,在隧道勘察初期或在钻探条件受限时采用。在隧道岭脊埋深大的地段,受地形条件制约,勘探孔布置难度大而无法实施的情况较为多见,如秦岭、乌鞘岭、北天山、中天山、关角、西秦岭等埋深大的越岭隧道都存在这种限制。详见表1。电测剖面法、高密度电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地质雷达法及折射波法等多种物探方法,作为隧道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大于一定的深度,其准确性亦受到影响,且目前其探测精度仍有待提高。表1中隧道埋深超过600m时,物探方法取得的数据准确性往往不佳。目前,长大隧道地质勘察应用综合勘察技术,即采用遥感、地质调绘、综合物探、钻探、综合测井和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密切配合,取得的地质资料相互验证,取长补短,但每一种勘察方法和测试手段都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局限性或弊端,特别是隧道埋深大的地段,加上地形陡峻,植被茂密等因素叠加影响时,难以采用有效的勘察手段,获得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另外,量测方法陈旧,准确性相对较差,也会影响相应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结果,如目前水文地质勘察阶段最常用的浮漂法测量地表水流量的方法,虽然方便易操作,但测量精度差,计算获得的地下径流模数值误差较大。因而,基础勘探手段和设备仍有待提高和改进。目前国际上应用的水平定向钻探对勘察大埋深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沿隧道轴线钻进,是今后大埋深隧道勘察可选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1.2水文地质勘探及试验孔数量不足考虑经济因素,隧道工程水文地质钻探和试验往往是综合利用工程地质孔进行,由于水文地质试验耗时长,在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亦不会选择太多的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具体表现为:(1)钻孔的位置大多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确定,钻孔的位置不是水文地质条件最典型地段或是富水地段,水文地质试验结果不具代表性;(2)钻孔数量不足,由于隧道深埋,钻孔深、成本高且工期长,只能布置少量钻孔,因此不是每个富水段都有代表性钻孔,因而缺少水文地质参数,无法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等方法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我国在隧道勘察方面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西北地区部分在建和已建成特长铁路隧道钻探和水文地质试验工作量初步统计见表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建设要求,近两年,我国隧道工程钻探量及水文地质试验孔数量已明显提高,有利于控制隧道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的各种因素均能充分展现出来,对隧道洞身附近构造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的判断也能够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准确。

1.3钻孔岩芯鉴定的细致和准确程度不够在西北已建成和在建的多座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对构造发育程度、充填情况、岩脉侵入情况的认知有一定差异及局限性的问题。由于钻孔揭示的范围和深度有限,在实际工作当中常常难以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因此,加强钻探岩芯鉴定的细致和准确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南疆线中天山隧道2号斜井在开挖时发现中元古界片岩夹大理岩及闪长岩,受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较发育—发育,节理张开度在斜井内量测大多达3mm,为地下水的富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大涌水量达到14600m3/d,远超过设计预测的4486m3/d。这是由于勘察阶段受地面调查和钻孔压水试验数据等多方面信息误导,对洞身闪长岩岩脉及节理发育等因素的认知不足,在斜井设计涌水量预测计算时,对含水层厚度、影响半径取值偏小,导致预测的斜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与实际涌水量有较大偏差。又如西南线东秦岭隧道设计预测F5断层带为构造裂隙富水带,而实际开挖时其为贫水带。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F5断层(平移断层)为二级断层,断带地表裂隙发育,且附近有泉水出露;断层影响带位于脆性石英岩中,石英岩节理裂隙发育,且多为张性节理。从工程安全综合考虑,在设计阶段,将F5断层带划分为富水带亦是合理的。但勘察中未能认知到洞身位置F5断带碎裂角砾间多有泥质充填,且裂隙多呈密闭状,这一方面与钻孔揭示范围有限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岩芯鉴定的细致程度有关。因而钻探过程中钻孔岩芯鉴定的细致和准确程度十分重要,及时鉴定断层带及充填物质、侵入体裂隙发育程度、可溶岩含量及溶隙、溶孔发育程度等地质信息十分必要。

1.4洗孔不彻底《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规定基岩中宜采用清水钻进,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的钻探均采用泥浆钻进,深孔历时时间长,一般情况超过7d孔壁泥皮就开始硬化,时间越长洗孔越困难。如东秦岭特长隧道4号钻孔,孔深348.73m,泥浆钻进,历时206d。每个阶段只做一次二氧化碳洗孔。第一阶段抽水试验(0~200m)降深S=72m,出水量Q=22.20m3/d;第二阶段抽水试验(200~348.73m)降深S=144.2m,出水量Q=15.90m3/d。从抽水试验结果看,由于该孔洗孔不彻底,出现水位降深越大,出水量却减小的现象,从而引起计算的渗透系数K值比实际值偏小,造成岩体富水性的划分不准确,从而对隧道的涌水量预测准确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反,如果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洗井,彻底洗孔,就能够获得接近实际的水文地质参数值。如西安至平凉铁路的太峪隧道为一典型土质隧道,隧道出口端约2.5km范围内,洞身均位于下更新统粗圆砾土含水层中,粗圆砾土层下部为含有瓦斯气体的煤层或页岩夹砂岩地层,隧道施工掘进中风险较大,既存在地下水涌水的可能性,又面临长约2.3km段落的瓦斯气体突出的危险。因而在该隧道的勘察中,查明地下水的富水性分区及瓦斯气体的浓度是至关重要的。结合隧道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加强了对该段落内各钻孔的钻探和试验工作,尤其是洗孔质量。各孔均采用六偏磷酸钠化学洗井和活塞机械洗井相结合的联合洗井法,注入六偏磷酸钠溶液,充分浸泡16h后下入活塞机械洗井10h,彻底清洗,直至达到水清沙净,最终进行了两个落程的抽水试验,取得了较为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设计阶段预测该段落内2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2633m3/d,与施工开挖后正常涌水量2480m3/d的结果基本相符。由此可见,水文地质试验前的洗孔质量是影响隧道涌水量预测准确性的又一关键因素,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1.5水文地质试验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水文地质试验是取得必要水文地质参数和了解地下水运移规律的重要手段,是以钻孔或水井为平台,评价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富水程度和透水性。隧道勘察中常用的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注水、压水、提水和连通试验等,其中,抽水试验是最主要、最常用的手段,抽水、注水、压水均有较成熟的方法和计算公式;而提水试验人工操作动水位难以控制,不易达到稳定,当水位较深时,测定动水位时间长,精度差。结合多年水文地质勘察实践经验,对隧道工程水文地质试验有以下几点建议。(1)水文地质试验应以抽水试验为主,当没有抽水条件时,可采用注水或压水试验,尽量不做或少做提水试验。在下发钻探任务书时就应明确规定。个别钻机组有时为图省事不带抽水试验设备,总想以简单的提水试验代替抽水试验,配合人员应坚持原则。(2)当水位很深并且水量很小时,可进行提水试验,但宜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条文说明中介绍的定降深法,否则动水位难以稳定,会给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带来困难。(3)水文地质试验中,应进行必要的观测和测试工作,取得更多的基础资料信息。如襄渝线新麒麟隧道麒Z-2号孔,地层主要以寒武系及志留系下统云母石英片岩为主。该孔地下水类型为构造裂隙水,孔内水呈自流状态,当水位高出地面a=1.58m时,观测自流量Q=442.54m3/d;当水位高出地面b=4.15m时,自流量Q=228.00m3/d。经计算,推测静止水位ΔH=6.881m,渗透系数K=5.631m/d,影响半径R=223m。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孔自流量和渗透系数之大,在基岩中是很少见的。但是,该孔未进行水文测井,无法判断出水的具体位置,难以分析含水岩体与隧道的关系。同时,该孔也未测定水温,如果测定了水温,可根据增温率推测构造裂隙水运移和补给的深度。因而,初见水位、稳定水位、水温、水量测量及水文测井等观测和测试工作在隧道水文地质试验中均需认真对待,缺一不可。(4)正确选择抽水试验类型。由于泥岩等相对隔水的基岩地层中地下水出水量远远小于其上部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所以混合抽水会大幅度抵消上部松散层的渗透系数值,因而应根据分层抽水试验取得的不同类型含水层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来进行隧道涌水量预测,结果才会符合实际情况。如宝兰客运专线渭河隧道采用“V”形坡通过约3.3km籍河河谷区强富水粗圆砾土、卵石土含水层,补充定测阶段专门采用了分层抽水试验,查明了松散层中的渗透系数K值范围在38.60~68.06m/d,而不是定测阶段混合抽水取得的5.48~30.35m/d,合理地预测了隧道涌水量,优化了隧道“V”形坡和辅助坑道方案,降低了施工阶段隧道发生突涌水灾害的可能性。

2结语

隧道围岩涌水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研究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地面调查及勘探资料与地下深处的岩体特征有所差异,因而隧道涌水量预测的不准确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对于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目前能够做到并且需要完善如下几点:(1)认真全面做好隧道地面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测量和分析工作,保证基础勘察资料真实、可靠;(2)勘探孔的布置要合理,勘探量能够达到最大可能地揭示隧道重要的构造特征、不同岩性接触带和富水带位置的需要为宜;(3)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洗孔质量是保证岩体富水性划分准确性的基础;(4)积累经验,不断学习交流,掌握不同隧道突涌水原因,综合分析隧道区各种因素,合理选择适合隧道情况的参数进行涌水量计算,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强化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数据和实际涌水量的统计,验证预测结果,并修正模型参数,以提高涌水量预测的准确性;(5)结合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进行动态设计,及时跟踪,不断完善隧道涌水量预测结果。

作者:李显伟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