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型公共建筑空间中生态景观设计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大型公共建筑是服务于城市民众的功能性建筑,多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此类建筑对于提升市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有显著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有调查发现,市民对于城市公共建筑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功能和美观,而生态已成为最新的重点追求方向。近年来,生态景观学有了较大发展,在公众审美不断提高的促进下,生态景观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因如此,在设计公共建筑空间时,我们应该融入生态理念。本文就如何统筹规划公共建筑、使用者、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生态景观;建筑空间;设计思路
大型城市公共建筑是城市规模、体量不断增大的客观需求。就此类建筑物而言,会占用大量城市空间,并且其本身所用材料的生产过程就已经破坏了生态环境。大型公共建筑体在后续使用中,还会持续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1]。同时,在以碳排放为环境治理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为市民提供宜居、舒适的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将生态理念与大型公共建筑融合起来,力求城市发展进入绿色轨道。
一、生态景观理念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价值
(一)公共建筑中生态景观设计作用的分析
总的来说,大型公共建筑虽然体量较大,功能较为复杂。但此类建筑体在城市的众多建筑物中占比较少,远低于住宅、写字楼的数量。但此类建筑物又多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建筑物的功用问题,同时还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彰显生态理念,尽量降低能源消耗。此外,围绕大型公共建筑的“内”与“外”都要考虑生态理念。开发设计过程中,要让大型公共建筑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并与城市和谐共处。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时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既要保证室内空气清新,还要保证生态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建筑体的耗能指标,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关系
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增加了生态景观理念,不仅要考虑人文环境,还要让建筑物内外更具美感。这样才能让路人和使用者产生愉悦的心情,这也符合人类对于美的客观需求。与此同时,在建筑体空间布局上应考虑如下几个基本规律:第一,设计应该与大型公共建筑的形态、功能、布局保持一致;第二,建筑物必须满足景观生态所需。另因建筑物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生态景观应该与这种刚性条件相匹配,如建筑物本身对于给排水的要求、防水的要求、温度和采光的基本要求等。有关植被的设计,加药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还需要考虑建筑体内外环境、自身荷载问题。要保证植物生长所需土壤不影响建筑体正常排水。以上各种因素都需考虑在总体规划当中,并在各个细部进行落实。
二、大型公共建筑空间发展概况
(一)现状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共同作用下,现代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高度。同时,我们也看到,所有生态理念和绿色理念的设计思路,都不是简单的绿化率问题。在衡量大型公共建筑自身的生态水平时,我们应该考虑到环境与建筑体的共荣共生。要让公共空间的生态设计赋予大型建筑足够的活力空间,有效营造绿色舒适的环境。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各种大型公共的建筑设计增加了多种生态系统,人们身处建筑体内能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
(二)设计中主要问题的分析
大型公共建筑建设与运行过程涉及到技术、成本等诸多问题。同样,将生态景观设计理念与大型公共建筑融合起来,也需要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这些客观问题是暂时的,生态设计是一种趋势,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和质疑停滞不前。在全球追求碳零排放的时代,生态绿色理念也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当中,这种生态空间设计理念必将成为将来发展的潮流[2]。
(一)“生态”建筑材料的运用分析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是指在生态景观的设计、建设、运行中所使用的一些污染小的材料,这包括材料的制作、运输、储存、应用,均不会对周围环境有较大扰动。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应该统筹规划,从源头谋划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并且要注意到各种建筑材料之间不是简单的堆砌,要保证和谐共存。第一,选择建筑材料应遵循本土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以及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第二,所用建筑材料对周围环境扰动问题。优选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材料,既要保证节约减排,还要符合建筑体建筑标准要求。针对商业综合体,应首先考虑普遍性原则,即:建筑体内空间的可隔断功能,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二)生态景观与建筑体室内环境的交织融合
生态景观作为景观的一种,必须强调其“美观性”,这是所有景观建设的首要条件。以此为基础,探讨景观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性。设计人员应该保证景观“接地气”,要充分考虑景观所在地的气候、自然、人文环境。既要满足室内微循环的需要,也要符合当地人群的审美水平,尽量保证景观各项功用之间的平衡性(如图1)。相比室外设计而言,室内景观设计的难度更高,这主要在于既要考虑景观自身的功用、选材、美观性,还要兼顾与建筑体之间的和谐性。尽量创造出审美情趣与建筑体使用人群之间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达到两者的浑然天成。
(三)微生态系统与大型公共建筑
大型公共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人员流动大,人员密集等众多特点。此类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特征,空气质量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期,空气质量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实施景观设计,就必须考虑以生态景观有效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在有效净化建筑体内空气的同时,要遵从无绿色、无污染的理念。对于所选的种子、幼苗、盆栽,都需要精挑细选[3]。所有用料都应该经过科学论证,确保合理后方可选用。这样能保证用料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避免单纯追求生态景观而造成二次污染。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细部空间微生态系统,保证空气的有效流通(如图2)。
(四)监控室内环境力保整个系统的健康运转
就大型公共建筑项目设计而言,设计原则必须满足建筑体内外的和谐性、美观性,还要考虑到环境质量的可监测性。为此,设计环节需要着重考虑环境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应该满足所指定的空气指标要求,结合测定出来的数据加以优化。根据公共建筑室内景观的要求和特点,在相应的位置设置遮阳反光板,在屋顶空旷位置增设光伏发电系统,有效控制对外部供电的依赖。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分区照明,彰显了节能减排的理念。此外,在设计中需考虑到不同功能区的噪音控制标准,有效控制噪声源,借助生态系统达到降噪、控噪的效果。在大型公共建筑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室内设计进行优化。比如,针对建筑体内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布置室内环境质量监控系统,这样能够很好地提升室内环境的整体舒适度——使用者能够在公共区域享受到舒适、温馨的环境,有效调节使用者的心情。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设计理念在各种项目中生根发芽。科学技术与设计理念成功地改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城市居民更高层次的追求被一一满足。在生态景观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景观设计者应该不断创新理念,尽量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将生态景观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环境。城市以“绿色”理念为前提,在不断外扩的基础上,城市体验更为丰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刘冠伦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