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建筑因地制宜准则的发展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近代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然而,人类无节制掠夺扩张的行为给整个自然界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与破坏,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诸如土地减少、毒废物排放、气候变暖和资源减少等,其中,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超乎常人所能想象。“根据欧洲建筑师协会的估计,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消耗了地球能源的50%、水资源的50%、原材料的40%、农业用地损失的80%,同时产生了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50%的水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50%的氟氯化合物”[1]。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对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普遍关注,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延伸到建筑设计领域。建筑作为一个与自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其生态化对于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建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已成为建筑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由于生态建筑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污染的减少,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生存空间,因此,发展生态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任务。目前,我国生态建筑处在起步阶段,尚缺乏对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而且各地气候、资源等物质条件相差甚大,所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生态材料和生态建筑技术,设计出体现地方特色的生态建筑,尤有现实意义。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1.1生态建筑的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狭义来说,它专指符合生态学原理,并与自然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建筑;广义来说,它不仅是生态学思想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其主要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第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二,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生活的生存环境;第三,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其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寻求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其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的层面,即实现建筑、城市与环境相协调,并融合社会、文化、历史和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一种更为广义的生态观。
1.2生态建筑的特征
1.2.1人与环境并重生态建筑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而产生的,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相关技术,针对建筑使用寿命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创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健康舒适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而又同时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坚持“以人为中心”与“以自然为本”,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3]。
1.2.2地域性特征生态建筑与环境是休戚相关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建筑的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地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环境中的实体性要素,包括气候、地理等特征;二是具体环境中的非实体性要素,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建筑作为存在的实体,必须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特征等物质环境相协调,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当地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气候特征的尊重、对于当地建造方式和材料的使用无疑都是地域主义建筑所追求的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同时也赋予了建筑一种地域的独特文化特质。因此,生态建筑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建筑地域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为生态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2生态建筑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生态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来源于自然、取决于自然和回归于自然,自然因素对生态建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更是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样,自然环境中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和周围景观等要素也制约着生态建筑,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这些因素,实现建筑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2.2技术因素生态建筑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科学技术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生态建筑材料的获取和加工,以及各种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和处理都关系到生态建筑实现的品质。只有因地制宜地把这些科学技术运用好,才能做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3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时刻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同样,生态建筑的发展也与经济因素不可分割。经济的发展与滞后,地区的发达与落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施,并进一步影响到生态建筑的发展。
2.4人文因素生态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建筑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可置否地涉及到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将各地区朴素的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理念相结合,使生态建筑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5社会因素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的理念也渐渐地深入人心。对于建筑业来说,由于其本身就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载体,所以生态建筑也自然而然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生态建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美学、经济学、生态学以及技术观等许多领域,只有在这些领域内都贯彻了生态学的思想,全人类的生态意识真正提高之后,生态建筑的实现才有可能。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决策、执法以及对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管理。
3生态建筑因地制宜原则的发展策略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灵活的建筑方式,就其所具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决定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原则[4]。因此,我国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建筑得到有效的发展。
3.1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我国各地区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不宜推行单一的生态建筑模式,应将建筑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与自然环境融合、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二是运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将自然引入建筑,达到建筑的生态化。利用自然环境建造生态建筑的成功例子很多,如广西黑衣壮传统民居(图1)。它在村落总平面布局、建筑单体和建筑技术等不同层面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敏锐的应对。因为日照率低且地形复杂,村落总体布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变化,依山就势地沿等高线或垂直或平行或嵌入山腰坡地布置建筑。在建筑单体上,黑衣壮传统民居结合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以当地的泥土、木材和石头为主要原料,通过简单实用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建筑的建造,达到了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此外,黑衣壮传统民居用柱子将建筑物架高,把人们的生活层提升于最大风场中,以适应当地潮湿的生活环境。黑衣壮传统民居充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向我们展示了因地制宜利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生态设计的策略[5]。
3.2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是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仅从设计方法分析,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方法;二是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较新技术的折衷主义设计方法;三是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6]。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一味地追求或限定某种技术形式,应综合考虑经济水平、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并且追求实际运行效益的最大化,提倡采用多种技术混合的适宜技术。如深圳建科大楼(图2),基于深圳市气候、经济、社会特点,以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目标,从设计到建设采用40多项生态建筑技术,包括自然采光、人工湿地、风光互补节能、发电幕墙、种植屋面等。尤其是大楼的外围护结构,根据不同功能、朝向和位置量体裁衣地采用了较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大楼运用这一列适宜性技术,使整个建筑成为一座有生命、能够呼吸的生态大楼,为员工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也获得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7]。
3.3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建筑物应用什么建筑材料,具有怎样的使用功能,是否能满足人居舒适性的要求,既表现了建筑物本身的特点,也是评价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师来说,在设计生态建筑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选用生态建材,来增加建筑的节能等效果,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烧结工艺生产的墙体材料,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改善建筑功能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2)使用地方建筑材料,减少经济消耗,提高建筑的地域性。如福建客家土楼(图3),就地取材,由高黏性的红壤土和当地盛产的糯米及红糖建造,有着冬暖夏凉的良好特性,是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典范。现在,人们依然可以用传统的生态建筑材料,建造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建筑,如在南京中德两国政府举办文化科技展览活动时使用的生态竹子展馆(图4)。生态竹子展馆用竹子建造,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概念、结构形式及制造加工工艺,满足现代展览功能和现代人审美需求。通过实践,我们对竹子这一建筑材料有了进一步了解。可见,竹子作为一种经济且取材便利的生态建筑材料将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更多生态建筑的首选材料[8]。
3.4因地制宜地利用优势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的总量越来越大,能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在建筑中推广应用优势能源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作为建筑师,我们不仅要强化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更要积极把当地优势能源因地制宜地运用于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青岛天人生态大厦(图5)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生态研究所设计的山东省首座生态建筑。由于其所在地青岛,面临黄海,有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资源,为其降低能耗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为了充分利用了这两种资源,大厦屋顶设置了三座风车,前方排列了太阳能电池板矩阵,颇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特别的是,这栋大厦还设计了智能电网,当太阳能电池和风车产生了电,便进入电网内储存起来,透过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风与光可互补发电,让太阳能、风能与建筑融为一体。大厦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每天约可减少整栋大楼1/3的用电量。
3.5因地制宜地利用人文因素在“人—建筑—环境”关系中,建筑起到中间纽带作用:一端联系着“环境”,另一端联系着“人”。过去我们过于注重人本身而忽视环境,最终受到环境的惩罚;现在我们也不能因为过多地考虑环境而忽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生态建筑也要关注人类文化上的需求。我们应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摄取精髓,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采用地方材料、传统技术,延续地方文化,将各地区朴素的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理念结合,打造地域性生态建筑。伦佐•皮亚诺设计的芝贝欧文化中心(图6),位于澳大利亚东侧的南太平洋热带岛国新喀里多尼亚,它充分利用那里的气候特征,并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继承了当地蓬屋的特色,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的组合,表达了一种与夏威夷文化氛围之间和谐的关系。
4结语
生态建筑并不是自然环境、生态技术、建筑材料、优势能源等因素的简单罗列和叠加,而是把所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这就要求我国的生态建筑的建设根据各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寻求有效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及自然环境,挖掘传统建筑中顺应环境、善用自然的生态思想和设计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探求既适合我国国情,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模式。我国对生态建筑的探索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逐渐完善。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建筑师对解决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丰富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开拓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建筑师理应将生态原则融汇到建筑创作中,学习国外的经验,因地制宜,创造出与我国环境相适宜的生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