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乡生态建筑发展体制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环境破坏严重,人类定居受到严重威胁,构建一个能够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定居诸要素的良好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多年来以西方建筑设计理念为主导的规划、建筑设计思想和方法难以解决这个重大难题。这促使我们必须建立更高层次的人居环境设计理念,即人与人的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我国“十二五”规划已经将加快经济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作为中国发展的主调。其主要内容:寻求不同经济体的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经济体内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经济和行政的协调,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强调合作和共赢,和谐和持续。同时,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发展纲要,如《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黄渤海区域规划》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将更加重视整体协调性的和谐合作和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中所提到的一些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中所强调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创新能力,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产业发展,保护开敞生态空间,改善环境质量,建成高技术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形成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镇集聚带,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二是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中强调的: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城市功能,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依托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若干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型小城镇。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环境。三是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强调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政策性的方针不仅深刻地认识到现状,而且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只有建立符合建筑本质要求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才能最终实现人类定居环境的平衡、和谐、优化发展。而这也是未来我国城乡规划和建筑发展的趋势所在。
1研究现状
从国外来看,生态建筑设计思想主要是提倡绿色设计,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镇建筑环境。这方面的代表性理论有:E.F.舒马赫的论著《小的是美好的》,提倡关注地方技术和可再生能源;I.L.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思想,即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迈克尔.霍夫的《城市形态及其过程》;尤尼斯基的完整“生态城”设想;罗杰斯等人发起的城市生态组织,宗旨为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以及杨经文、柯里亚、赫尔佐格等建筑师在绿色城市和建筑设计实践方面的成功探索等。在设计方法上主要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即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即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1]。同时在具体技术方面提倡绿色低碳概念:如建筑节能方面的太阳能、地热、风能、雨水等的利用和环保材料的使用。总体来看,西方建筑学的生态建筑理论体系和设计实践内容大多集中于对生态建筑局部性技术问题的研究,不仅不能解决整体问题,而且完全没有达到生态建筑理念的本质层面。从国内来看,除了单一模仿上述西方生态建筑模式之外,还提出了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山水城市理念,但其关注的仅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表象,而对其中深刻的哲理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更不用说将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造出实践性较强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了。
2问题和原因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所进行的生态建筑模式研究,其主导和基础来源于西方科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和思维定式,其中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热力学(属于牛顿的机械还原法和原子还原法),少量涉及广义相对论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乃至耗散结构理论等(属于热力学还原法)。这些研究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全部从所谓纯客观方面来探讨生态建筑问题,对于主观乃至主客(主体和客体)统一并没有涉及。因此其所构建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是不全面的,更没有深入到生态建筑之本质。其实,西方对建筑本质的探讨从未过分偏重于所谓纯客观方面,他们经常深入到所谓纯主观方面来探讨建筑本质问题,并通过理性思辨直接赋予建筑以一种潜在的精神价值,如赖特的“神圣感”、凡•德•菲尔德和贝伦斯的“神会式”观念、阿尔瓦•阿尔托的“生命有机”论、沙利文的种子般的“有机生命”、密斯的“精神价值”等。而且他们还经常站在主客统一层面探讨建筑的本质问题。如沙利宁在《形式的探索》中所探讨的宇宙多层次物质能量运动[2]及其规律;舒尔茨的《存在•空间•建筑》[3]将空间分为5个层次,并将其同人类意识的5个层次和5种外部环境相对应,建立了建筑和环境的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的“复合动力场(场所精神)”,并提出在其中一个最适宜的层次———“存在空间”及其对应的意向性来看待事物才能得到事物最真实完整的状态;十人小组则试图通过建立主客观统一的“场所精神”来表达存在于城市和建筑表象中的深层次原型结构,以此来统摄建筑的多样化;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式的先验性[4]建筑思想则提出以主观意识方面的“寂静主义”,来直接倾听先验性的“天地人神”四大要素的声音,以便在宇宙整体中寻求建筑的本质意义。但是西方当代的生态建筑在设计方法和具体实践方面却完全抛开了上述的主观理念和主客统一的思想而仅局限于所谓的纯粹客观层面,最终导致其生态建筑发展模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3解决方法
当今西方科学总体发展趋势并不像西方生态建筑发展模式那样仅仅局限于纯粹客观方面,在其科学发展过程中潜藏着一种研究层次逐步提升的大趋势:力学还原法→实物质的原子还原法→物质能量的量子还原法(深入到物质的量子场态而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实物质,并试图将主客相联)→热力学还原法→主客相关联的整体系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上述科学发展过程中呈现着一种明显的在研究对象和层次方面逐渐深入和优化的发展趋势———从实物质的微观态逐渐深入到广大的物质范围(包括虚物质在内),并且逐渐与人的主体意识相结合。这个发展趋势为建筑之本质性研究和生态建筑模式发展指出了一个鲜明的方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对生态建筑之本质研究具有决定性意义。顺从这个趋势并使其得以充分拓展才是解决生态建筑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而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思想和方法并未在西方生态建筑模式中得到有效应用,西方生态建筑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局限于热力学还原法,故以此为主导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仍然只停留于节能低碳等表象部分。由此看来,必须从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统一的角度出发并深入到最广大的物质范围(宇宙整体能量运动)来审视这一问题,才能得到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必然实现了宇宙多层次整体能量运动的充分结合,这也是《建筑哲学》[5]一书向我们展示的主要内容。《建筑哲学》一书充分研究运用宗教、哲学、美学、科学和建筑等人类所有的智慧结晶,从宇宙本体论[6](宇宙整体这样的广阔领域)和人类认识论[7](人类意识这样的人类所有认识实践活动的先天起点)出发,通过彻底澄清人类意识和宇宙存在的深层次关系,用以揭示万事万物包括建筑的深层次含义。它首先建立了一个系统性层次性的宇宙观,并在此宇宙图示和人类意识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了一个适宜性同一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宇宙整体物质能量运动状态,从而进一步建立宇宙整体物质能量运动的基本规律(五律)[5],以及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五式)[5]。将此宇宙统一律及其基本模式运用于人类的建筑实践活动,即得出先验性的建筑实践活动的五律和五式,前者是关于建筑实体多层次实物质和虚物质的能量运动规律,后者是指人类的建筑实践方法,即以适宜同一性为主导,合理组织和运用实物质(山水植被土地建筑材料等)的构成形式(形象数质关系等),以期对宇宙多层次虚物质能量完成平衡优化整合,并以能否达到人体能量对称性需求为衡量标准,在深层次能量方面实现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目的。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城乡生态建筑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和阐释。今后将以此理论思想为指导,对这一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调研、分析和研究,力争将其转变为一种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全新的城乡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