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管控的构思与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软件规模的工程管理。在进行软件工程管理前,通常需要先计算出软件规模以作为软件工程管理的基准。而目前用以计算软件规模最常用及公认的方法为功能点分析法,其主要概念是在系统初期的需求访谈阶段中,从终端使用者的观点进行软件功能性的规模大小的预估。由于功能点分析法的特点是能够在系统开发的早期,预估软件功能性的大小,因此适合应用于软件规模的工程管理。
第二,软件成本的工程管理。软件成本工程管理主要在于收集软件开发过程中完成一个工作项目或一个阶段所耗费的实际工作量,并且能够真实反应实际的成本软件工程管理值;但除了软件工程管理值的收集外,尚须有预先估计的成本估计值做为绩效衡量指标的基准。因此,软件成本的估计是软件成本工程管理工作中首要进行的步骤,而成本预估工作主要取决在人力、工作量和时程(Schedule)等三个项目。由于软件发展方法与工具以及电脑辅助软件工程工具的不断开发与进步,使得软件成本估计工作更加复杂。
第三,软件时程的工程管理。软件时程工程管理主要是量测软件生命周期中各阶段与开发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传统在进行时程评估工作有三方面的问题:人员方面,通过人员衡量时程的方式,通常取决于人员的直觉判断;工具方面,软件工程管理工具选择不当或缺乏相关工具,导致缺少或无法有效反映实际进度,因而无法即时发现问题;计算方式与制度方面,时间软件工程管理缺少精确的计算方式与制度,无法有效估算时程,造成初期常因无法准确预估时程,导致完工期限往往无法符合约定交期。进行时程工程管理包含下列优点:有效协助管理者进行时程规划、时程管理和人力的派用;降低失败风险;大幅减少软件开发和时程监控里程碑的次数与时间。
第四,软件生产力的工程管理。生产力是衡量软件绩效的一种重要指标,主要是衡量组织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相对效益,针对软件生产力工程管理的定义为:软件生产力工程管理指确保软件工程管理资料的了解,包括原始码与文件产物。
第五,软件质量的工程管理。一般而言,软件质量是指软件满足使用者需求能力与特性的程度。有关软件质量工程管理,利用质量模式评估软件质量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方法。质量模式是目前普遍被国际公认为软件质量模式中最详细的一种标准。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实践
第一,软件分解。目前,很多软件工程管理是以大型软件为管理对象,由于现今的大型软件通常是由数个系统协同开发所组成。因此,首先须将软件分解为多个子系统,以利后续软件工程管理作业的进行。子系统开发则由不同开发团队,分散在不同位置负责开发与建置工作。
第二,软件规模基准化。将大型软件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后,为能够有统一的软件工程管理基准,采用功能点分析法来对各个子进行软件规模估计,其输入资料为各个子的功能规格或需求规格,而输出资料为功能点数与原始码行数。
第三,设定群组成员权重。一个大型软件的工程管理工作通常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由于各个成员在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所评估的软件工程管理值也有比重的不同,所以需计算各个软件工程管理成员的权重。软件工程管理成员权重所采用的指标,可采用学历权重、经验权重与角色权重等三个指标,从而计算出群组成员权重值。
第四,成本的软件工程管理。一是收集与监控成本信息。软件成本估计值计算以后,接下来便能以此成本估计信息做为成本控管的基准。因此,当软件活动开始进行时,管理者必须能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各个子系统的成本信息收集与监控,此时,管理者将能针对整体和子系统进行成本绩效控管,以确实掌握软件的成本状态。二是衡量成本绩效。差异分析法可作为衡量成本与时程绩效的作法。运用差异分析法推算出成本差异与时程差异以达成成本与时程的绩效控管。因此,当收集到整体和子执行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值,接著便可将其与原先预估的成本值进行比较,据以获得整体及子系统的成本绩效。
第五,执行创新活动。软件工程管理循环的最后一个步骤是依据目前状态及因应的决策方案,执行必要的修正动作,例如当发生成本超支、时程落后或质量不满意等状况,便可针对执行状况较差的子系统进行调整或重新配置等措施,并将相关的状态与决策信息通知各个团队成员。相对地,当状态符合预期时,则持续进行的监控,直到开发完成结束。
作者:王必恒陶勇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