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有轨电车桥梁工程设计范文

有轨电车桥梁工程设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有轨电车桥梁工程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有轨电车桥梁工程设计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介于轻轨和公交汽车之间,具有低噪声、低振动、省能源、舒适方便、环保美观等特点。电车轨道主要铺设在城市道路路面上,与其它地面交通混合运行。国内已建或在建现代有轨电车的城市比较多,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贵阳市正在建设的中天未来方舟有轨电车工程,系贵州省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该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其桥梁工程建设将为贵州地区类似工程条件区域修建有轨电车积累经验。

1工程概况

贵阳市某片区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全国首批八个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该片区位于贵阳市老城区东部,背山滨水,是南明河下游流域的起点。南明河该段河湾曲折,植被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比较优越。根据城市整体规划,该片区将建成集生态居住、办公、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高品位综合区域,其配套设施包括沿南明河两岸修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项目建成后,与南明河水上交通结合,将南明河畔打造成集轨道交通、水上交通与人行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通道。电车线路全长10.388km,于南明河两岸沿滨河路靠河侧人行道内设置,环向运行。全线设跨河桥2座,滨河半边桥4.665km。

2滨河路半边桥设计

山区城市的特点是布局紧凑,道路车行道和人行道的整体宽度一般比平原地区城市要窄。本段河道蜿蜒曲折,宽窄不一,两岸设置有护岸挡墙和截污暗沟。原滨河路靠河侧人行道宽度不统一,造成在既有人行道上铺设轨道非常困难。一方面,部分段落人行道宽度较窄,铺设电车轨道后,影响行人的有效空间,且电车荷载可能会危及原护岸挡墙的安全;另一方面,将电车铺设在宽度变化较大的人行道内,美观性较差;同时,由于电车与行人混行,出于安全考虑,人行道宽度也不能太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时采取了半边桥的方式,在滨河路靠河侧对道路人行道进行加宽,半边桥宽度随原人行道宽度变化,原人行道较宽地段,半边桥相对较窄,反之亦然。半边桥为由梁、板、柱组成的单层框架结构,单跨标准跨径为16.5m,每三跨为一个标准结构单元联,联与联之间设10cm简易伸缩缝。标准结构单元根据全线统一的景观设计要求增设景观挑台。半边桥上部结构靠滨河路侧简支在既有挡墙上(施工时检测既有挡墙承载力,对承载力不足地段挡墙予以加固),靠河侧设柱及桩基础支撑,基础避开河边截污暗沟。对于既有滨河路无挡墙地段、既有桥梁地段或挡墙基础持力层不在基岩上的地段,靠滨河路侧按设柱及桩基础支撑处理。将框架结构引入桥梁结构中,解决了因滨河路蜿蜒崎岖所带来的桥梁布置困难的问题;同时因框架结构为自稳结构,避免了桥台的使用,且不受联长的限制;框架结构均为标准件,施工简单、方便、快捷,节约成本。为了增加半边桥的景观效果,在靠河侧设置石质挂板,对相对零乱的框架上部予以遮挡,建成后的半边桥见图。

3跨河桥设计

全线设跨河桥2座,即南明河电车1、2号桥。1号桥于项目起点处跨越南明河,两端线路位于R=25m同向曲线上,桥梁采用曲线直做。桥梁孔跨布置为1×56m钢桁梁+1×11.5m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梁全长75.79m,主桥一端的简支板用于跨越既有截污暗沟,另一端截污沟则从桥台后面绕行。主桥56m,中、下承式“米”型腹杆整体节点钢桁梁,采用双层桥面,下层为电车与人群混行,桥面宽度20m,中层为人行,桥面宽12m。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墩、重力式U台,基础为钻孔桩基础,正在建设中的1号桥见图2。2号桥于项目终点处跨越南明河,两端线路位于R=25m同向圆曲线上,采用曲线直做。桥梁孔跨布置为(21+36+21)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全长为88.3m。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薄壁墩,桥台采用重力式U台,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连续刚构采用变截面单箱三室箱梁,梁高由端部1.3m按二次抛物线变至中支点处2.4m,箱顶宽15.0m,箱底宽10.0m,悬臂板长2.5m,直腹板。梁部采用支架现浇施工。由于2号桥两端滨河路人行道宽度较窄,电车线路从半边桥过渡到2号桥上时需从翼板上通过,设计时对两端部5m范围的翼板进行了加厚处理,建成后的2号桥见图3。

4跨河桥与河岸滨河路人行天桥的结合

为解决起点处两岸行人过街问题,在电车1号桥两端修建人行天桥,业主要求人行天桥的型式应与电车桥协调统一,故将电车桥主桥设计为1孔56m“米”字型腹杆双层钢桁梁,以便与两端人行天桥相接。跨两端河岸滨河路人行天桥则各采用1孔45m下承式无竖杆三角形腹杆钢桁梁,其桥面与电车桥中层桥面齐平,桥宽与电车桥中层宽度一致,形成人行通道,见图4。主要与天桥之间设伸缩缝,使二者结构分离,见图2。

5结语

本文结合山区城市滨河有轨电车桥梁工程设计实际,介绍了在山区滨河特有地形、地物条件下的有轨电车桥梁工程设计,包括针对滨河路人行道宽度变化地段的半边桥设计,上下不等宽的双层桥面钢桁梁桥设计,跨河桥与两端人行天桥的巧妙结合等。全线桥梁设置满足电车运行、沿河景观布置及人行的功能要求,与河道两岸滨河路一道构成了沿南明河畔的区域性综合交通体系,使该项目与南明河、滨河路等周边景观协调一致。

作者:刘志军 龚亚军 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