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废渣库防渗系统
1.1底部与边坡防渗系统库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地层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坡积地层,根据时代成因、岩性分析,该地层可分为素土层、卵石土层、湿陷性粉土混卵石层、卵石土层、混合土层。渗透系数约为10-4cm/s。库区地下水为潜水,埋藏较深,埋深>80m。根据库区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尾渣的特点,库区底部防渗结构采用双人工衬层,其结构由下到上依次为:基础层、压实黏土层、1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膜上保护层、渗滤液检测层、2mm厚HDPE膜、膜上保护层、渗滤液集排水层、土工布。考虑到库区所在地降水量较少,且边坡不易集水,因此边坡防渗采用复合防渗结构,同时为防止土工膜长期暴晒受损,保证防渗效果,边坡防渗结构由下到上依次为:基础层、压实土壤层、HDPE膜、膜上保护层、压实黏土层。其防渗结构见图1。1)库区基础层。库区底部基础层应平整、无裂缝,表面无较大石块、树根、尖锐杂物等;场地平整后使底部形成自东北向西南坡向的≥2%的整体坡度,同时对基础层进行压实,压实系数≥93%;清除库区边坡所有杂物,并使边坡形成整体边坡,部分低洼处采用原土回填夯实,压实系数≥90%。2)库底压实黏土防渗层。基础层之上采用压实黏土层作为膜下保护层,同时起到防渗的作用,对黏土进行压实,压实系数为93%,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0.5m,且渗透系数≤10-7cm/s。3)土工膜。废渣库采用HDPE膜防渗,库底采用双层人工衬层,上层膜厚为2mm,下层膜厚为1mm;边坡防渗采用复合防渗结构,即由一层2mm厚的HDPE膜和300mm厚的压实黏土层构成。土工膜选用宽幅≥8m的HDPE膜,库底选用光面土工膜,边坡采用单糙面土工膜。4)膜上保护层。一般采用具备较高抗穿刺能力的土工布作膜上保护层,该废渣库采用600g/m2的长纤土工布作为HDPE膜的保护层。5)渗滤液导排层。渗滤液导排层包括上下2层,其中:上层为渗滤液的主要集水和排水层,亦称之为渗滤液集排水层,由粒径为30~60mm的碎石组成,厚300mm;下层导排层也称渗滤液检测层,主要用于检测初级防渗层是否发生泄漏,由300mm厚的粗砂组成。6)土工织物层。防止渗滤液发生淤堵,在渗滤液集排水层上铺设一层土工织物作过滤层,同时对土工膜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选用300g/m2的长纤土工布。7)边坡膜上防渗保护层。为防止土工膜长期暴晒,边坡土工膜保护层采用300mm厚的压实黏土层,压实系数≥90%,既有利于保护土工膜,又可以有效阻止废水的下渗。
1.2封场覆盖中的防渗系统伴生放射性废渣填埋结束后,需对废渣库进行封场处置。封场覆盖层由下到上依次为防渗层、导排水层、生物阻挡层、植被层。其中防渗层和导排层主要是为防止雨水入渗库区而设置的。封场覆盖防渗结构见图2。1)防渗层。废渣库防渗层采用土工膜和压实黏土组成的复合防渗层。其中,土工膜采用一布一膜的形式,防渗膜采用1mm厚的HDPE土工膜,渗透系数<1×10-12cm/s;在防渗膜上方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00g/m2;压实黏土层厚度设计为300mm,渗透系数<1×10-7cm/s。2)导排水层。排水层采用200mm厚的粗砂层,渗透系数>1×10-2m/s。3)生物阻挡层。为防止动物打洞以及植物根系生长破坏防渗层,在导水层上方设置300mm厚的生物阻挡层,由碎石或卵石构成。4)植被层。植被层由植物覆盖支持土层和营养植被层构成,总厚度达400mm,其中营养植被层厚度不小于150mm,以达到阻止风与水的侵蚀、减少地表水渗透到废物层,保持废渣库顶部美观及持续生态系统的作用。5)土工网护坡。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多风,为防止覆盖土层受到侵蚀,植被层表面铺设土工网护坡。
2渗滤液收集、导排、检测系统
为了减少库区内雨水下渗对库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将填埋区内的渗滤液及时导出填埋场外,在填埋区的底部设置渗滤液导排、收集、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渗滤液导排层、导排盲沟、渗滤液提升井以及渗滤液检测层等。
2.1渗滤液来源与产生量渗滤液来源一般包括降水、地表径流水以及尾渣含水。该废渣库库区周边设置了地表截排水系统,因此无地表径流水;尾渣含水率在30%以下,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蒸发量较大,尾渣含水在短时间内蒸发殆尽,因此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为自然降水。在废渣库填埋作业期间,顶部开放,自然降水会透过尾渣形成渗滤液。本工程参照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计算公式[1],同时考虑尾渣填埋的实际特点。式中:qV为渗滤液产生量,m3/d;I为多年平均降雨量,mm/d,该地区平均月最大降雨量为90.8mm,多年平均年最大日降雨量为60mm;C1为废渣库未填埋区浸出系数,取0.8;C2为填埋场已填埋区浸出系数,考虑尾渣较密实,填埋过程进行碾压,取0.3;A1为废渣库操作区面积,m2,按照库区面积的一般考虑,为11250m2;A2为废渣库封闭区面积,m2,按照库区面积的一般考虑,为11250m2。通过计算,该伴生放射性废渣库渗滤液最大月平均产生量为36.2m3/d,多年平均最大日产生量为742.5m3/d,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渗滤液潜水泵型号为40WQ15-30-2.2。
2.2渗滤液导排系统稀土废渣不同于生活垃圾,本身不产生渗滤液,库区底部渗滤液导排系统主要用于降雨情况下库坑内雨水的导排,导排系统铺设在库底水平防渗隔离层之上。在填埋区底部以2%的坡度自东北向西南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含2层),其中渗滤液集排水层材料选用当地粒径为30~60mm的碎石,渗滤液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不大于10%,渗透系数>10-3m/s;在集排水层内布设主盲沟,由卵石铺设而成,在主盲沟内铺设300的HDPE穿孔管,渗滤液汇入主盲沟,经HDPE穿孔管进入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集排水层下为渗滤液检测层,由300mm厚的粗砂组成,沿集排水层主盲沟布设检测层主盲沟,内铺设200的HDPE穿孔管,渗滤液导排盲沟结构及尺寸见图3。
2.3渗滤液收集系统为了将库坑内的集水排出库区,减少填埋层内渗滤液的积聚,从而减少对防渗设施的水压,在渣库初期拦渣坝上游边坡内侧设置渗滤液提升井,提升井底部为钢筋混凝土底座,主体结构为HDPE管,井内放置潜水泵,集排水层穿孔管内的渗滤液经非穿孔的HDPE管汇入渗滤液提升井,由潜水泵提升到地面进行处理。
2.4渗滤液检测系统为了检测渗滤液是否透过主防渗膜下渗,在渗滤液集排水层下的主防渗膜下设置渗滤液检测层,同时在拦渣坝上游边坡内侧与渗滤液提升井并排布置渗滤液检测井,内设潜水泵,一旦第一层防渗系统失效,下渗的液体通过检测系统导排、收集,可以及时检测到泄漏现象。
3地表水截流系统
在伴生放射性废渣库周围设置截排水沟,截流坡面径流。根据GB50520—2009,截排洪沟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a。多年平均洪水洪峰流量可由下式[2]求得。式中:q′V为洪峰体积流量,m3/s;C为区域系数,取2.49;s为流域面积,取0.01km2;n为流域系数,取0.55。计算得q′V=0.1978m3/s。该废渣库坡面排水沟采用0.5m×0.6m(宽×深)的矩形排水沟。
4地下水监测系统
为及时追踪库区底部地下水质是否受到污染,在库区下游应设置地下水监测井。根据地下水流向,在库区外设置2处监测井,用于地下水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地下水位、Th天然、U天然、226Ra、总α、总β等。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3]:废物库周围地下水中各监测项目均在建库前本底范围之内,说明当地周围地下水未受到放射性污染。
5结语
1)通过该实例研究发现,尾渣库的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检测系统是地下水污染控制的关键,地表水截流系统是地下水污染控制的保障,地下水监测系统是地下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三者为有机整体,缺一不可。2)伴生放射性废渣库的地下水污染防控问题,关系到所在区域的辐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已得到环保部的高度重视。鉴于该类废渣与铀矿冶废渣在形状、活度等方面的相似性,渣库的设计需要借鉴核工业尾矿(渣)库设计规范,同时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实际地层构造、地质情况,结合危险废物处置场的设计规范,取长补短,做好工程设计工作。
作者:杜娟刘晓超孙娟张云涛连国玺单位: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