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育系统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的本科专业(简称材控专业),多数学校实现了由轧钢、锻压、模具、铸造、焊接等各热加工单一专业建设转向新的材控专业的建设。新的材控专业培养的人才比原来单一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理应更合理、知识面更宽,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应更好,适应性应更强。目前该专业大体上有三种主要的培养模式,一类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为适应国内人才需求的行业特色,采用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另一类也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但取消专业方向,加强基础知识,扩展适应领域,进行宽口径的通才式培养模式;第三类是以原机械类专业为基础,涵盖热加工领域,形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目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缺乏层次;拓宽口径与专业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尚未解决;专业教学改革理论准备不足等。面对21世纪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1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中,还应考虑市场需求。本科教育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为中心,历来是高等教育激烈争辩的问题。西方国家本科通才教育是建立在完善的继续教育基础上的,我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一些大型企业公司已有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和充足的教育经费,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仍然需要行业背景强的毕业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符合现代工业发展背景,适应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需要较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转变为能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产业部门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型人才。不同类型学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一部分高等院校应该担负起精英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型和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本科阶段应是以通识为主的专业教育;另一部分学校应以普及高等教育为主,负起大众化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本学科的工程技术型、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本科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教育。因而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调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建立和健全第二学位、主副修制度等。如何依托学校办学优势,突出“强实践,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着力培育专业办学特色,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社会需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比原来单一专业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理应更合理、知识面更宽,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应更好,适应性应更强,才能充分体现面向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应用型综合技术人才的特点。
2重专业基础知识,淡化旧专业痕迹和专业界限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在原来几个材料加工类旧专业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其教学资源及教师没什么变化。因此,必须突破原来的条条框框,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意识的束缚。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上,既不能局限于原来某一个小专业方向,也不能简单地搞几个模块组合,仍然堆积原来那些知识面狭窄的课程,而应是本着加强理论基础、融通共性知识和拓宽知识面的原则,把共性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既加大份量又纳入必修课程范围,尽量减少或避免带有原来旧专业名称的课程或课程内容,削减材料成型方法与工艺类的认识性专业课程,并把其纳入选修范围。
3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的建设
为实现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明方向、强适应”为原则,并力求在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厚基础”就是使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经营、管理等基础知识;“宽口径”就是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理论、方法、工艺、设备及相应的自动控制技术等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重实践”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则表现为增加各类实践环节的学分,包括实习,实验,课外创新。力求做到厚基础同时保持专业方向特色。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满足具有创新意识、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发展需要。为此,应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增大基础课比重。针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过多,基础课相对较少的现实所进行改革,加强数学基础、电子技术知识的课程的教学,从而加宽基础课知识面。同时应增设控制类课程,以适应近净化成型的发展趋势。“材料成型”和“控制””是平等而缺一不可的。“材料成型”的基础主要为《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成型原理》,不管是传统的成型工艺,还是新成型技术均离不开这两个基础。同时增加《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增设《自动控制理论》、《材料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数控技术》等课程的学时。此外,基础课的加强,技术基础知识面的加宽,使得专业课的学习相对简单,所以专业课的开设应为少学时、多门类的选修课,学生可自由选择。这对于学生形成综合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十分必要的。这些专业课的学习不单单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去思考、从何入手去解决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引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课程内容,以便学生尽早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增加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4专业教材的建设
实行大类招生前,专业课程及相应教材很多内容容重复。大类招生后,专业必修课时大幅度缩减,这些教材己不再适用。为适应专业必修课的大幅度缩减对教材适用性的需要,必须对教材进行重编。教材应做到内容精练,选材新颖,结构合理,充分体现了专业重心下移,着重于专业的基础性、共性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为充分地掌握系统的专业(方向)基础与共性知识,对先进的工程处理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也能有所掌握。
5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大学二年级以后,特别是进入大四以后,学生逐步进入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阶段。为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应开展各种综合性和创造性科研立项、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环节,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试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材料成型机控制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特有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a)基本素质培养,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b)基本技能培养,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c)专业技能培养,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解决专业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d)综合训练培养,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为主,突出学生发现本专业领域及相关领域问题能力、提出技术改进与创新能力、解决较为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性思维。
6毕业设计与工程师培训的接轨
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工作是工科大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向工程师过渡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环节。目此,应重视学生的工程师素质能力方面的培养,让毕业设计与工程师培训相接轨。在毕业设计(或论文)的选题方面,应侧重纵、横向科研项目相关的题目,改变以前的指导方式。在能力方面,要使学生总结大学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活用知识.扩展知识内容,增强实践能力,能解决工程技术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思想方面,应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树立需要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此,要做好两个过渡;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要使学生成为未来的工程师,应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与论文)的工作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研究,在面对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领域中,有较开阔的视野、较强的剖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完成工程师工作能力的训练过程。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投入社会的思想准备,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的思想品质,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兢兢业业地敬业精神,完成从学生过渡为工程师的自我心理准备。
7结语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工程实用型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优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必将提高材料成型效益和效率,促进材料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也必将提高我国工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