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科技创新探讨(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科技创新对农业供给应用分析
摘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对农村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在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和补短板等方面,科技创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三农”领域,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提法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新时期农村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科技创新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发挥核心支撑引领作用,成为当前农村科技工作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应从“增产量”向“调结构”和“提品质”转变
长期以来,为了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是为粮食增产提供技术支撑。事实上,科技创新在我国实现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达4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1%,“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累计增产粮食4302万吨,13个粮食主产省增产粮食1317.86万吨,增加效益308.86亿元。
在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规模超过1亿吨,托市收储的粮食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粮食供求在品种结构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失衡矛盾主要体现在供给侧。因此未来不能再单纯以农产品产量来判断农业发展是否成功,还要考虑提供的农产品在品种和质量上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媒体上频频出现的我国消费者抢购日本“天价大米”的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产品供给还未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应从农产品“增产量”向“调结构”和“提品质”转变。具体思路有二:
一是在“大农业、大食物”理念指导下,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农产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此方面,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是一个重点。
二是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营销,特别是要为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如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等。
二、科技创新应在“促融合”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各种农村新业态“从无到有”
当今,产业融合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1]。它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互联网+”不断催生各种新业态,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融合的速度加快,现有产业边界日渐模糊甚至消失。
传统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但是,在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下,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农业不应该再笼统地划归为第一产业范围,而应从一、二、三产融合视角重新定义现代农业。以农村一、二、三产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特征,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需求在农村地区整合、优化和重组,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创造出若干新业态,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近年,淘宝村在多个省区快速发展壮大,普通农户通过学习使用互联网技术,利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有效联结大市场,从单一的生产者转变为集销售商、制造商和生产商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将为农村新业态发展提供核心动力。顺应国家“双创”发展趋势,以农村科技创业创新为切入点,培养和发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科技特派员等群体成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主体,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三、新型农技服务体系应着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降成本”提升农业竞争力
降成本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表述看,这里的“成本”主要是指农业的生产成本。目前在生产环节,抬高农业成本的主要原因包括分散经营、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以及社会化服务不足等。生产成本高,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的小农分散经营体系是农业生产成本高企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后,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后,要降低成本还必须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应着力为适度规模经营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传统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相比,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主体以及服务方式上均有所创新。首先,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比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更强烈,接受能力也更强。其次,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的服务方主要包括科技特派员、大学与科研院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主体,他们能够为农技需求方提供更专业有效的农技服务。在此基础上,改变公益性无偿服务的技术提供模式,以市场机制为纽带,科技特派员等农技供给方通过创业型服务等新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技需求方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促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四、科技创新应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核心动力,着力补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国家发展基本战略方向。尽管“十二五”期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仍是滞后的,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造成“短板”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目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农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不可持续性突出表现为地下水超采、耕地重金属污染以及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竞争力弱。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人工成本较之其他国家明显偏高,加之生产规模小,使得我国农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因此,只有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确保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的非价格竞争力,才能确保我国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
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科技创新应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一是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二是探索形成改善农业环境的技术路径,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和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技术研发推广,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明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学习时报,2015-08-17.
[2]叶兴庆.多措并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中国财经报,2016-02-05.
作者:傅晋华 单位: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第二篇: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摘要: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勇往直前的活力。深化改革,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思考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第一动力,要历尽千辛,拼搏进取,不断催生出更多具有水平高,带动性强,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和引改创新成果,并在重要领域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一、深刻认识科技创新重大战略意义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要不断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不断研究与实践,推出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以适应与时俱进的需要。在我国农业六十多年的发展中,依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我国从“十五”以来,深化改革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生产方式转化,人均耕地占世界不到1/10,粮食产出量占世界1/4,解决了温饱并步入国内外粮食市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一年增产。2013年可达12039亿斤,2014年达到12142亿斤,“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5年超过11000亿斤。目前,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0公斤,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贡献。
2、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了科技事业发展,全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科技创新组织形态。
3、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将近7000元,比2010年增长3000元。农民人均收入9892元,比2010年增加4000元。
4、农业现代化加速,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已完全实现了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已由人畜力转为以机械作业为主;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我国已由卖原字号农产品进入加工转为成品新阶段。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
1、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多是跟踪型、引进型和模仿型。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等方面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接近50%,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以上。资源利用率在20%左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7%,科研、教育、推广三个衔接不好,影响整体推广合力。
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6%,远低于发达国家,城乡科技发展差距较大,基层科技发展难以满足需要。4、科技投入不足又不集中。西方国家已超过占GDP的5%,我国只占0.2%。5、农业科技人才短缺。我国4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50%以上。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创新团队中领军人物奇缺,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提高科技创新力度的需要。
三、要有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1、要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光荣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问世,不仅对我国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创新贡献。中国“四大名著”经久不衰,影响着几代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从我国的历史发明和文学创作,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2、爱国情怀是激发科技创新的力源。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祖国经济发展与腾飞在科研的第一线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中先后提出水稻三系、两系育种方法,创造了大面积增产,并研究与开发超级种植技术,亩产达到900公斤,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被尊称为“水稻杂交之父”。
3、神圣使命是科技创新不竭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现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要聚集中华民族之力,为建党100周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建国10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展现自强不息的动力,展现科技创新的魅力,展现勇往直前的活力,为完成神圣使命作出贡献。
四、深化改革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管理是规范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具有用人、指导、组织、协调、服务等功能。通过计划、用人这个中心,有效地发挥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基本要素作用。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攻坚克难的科学研究工程,在党的科技方针指引下,不断深化科技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科技管理,筑起良好外部创新环境,保障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奋斗目标。
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深化科技改革的驱动下,国家科技部、省(市)科技厅应建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统筹科技创新组织领导,解决政出多门,低效率浪费问题。国家和政府或生态集中区域均成立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织,落实科技创新有关事宜。要促进产、学、研,将科研、推广、开发转化三者建立实质的联合形式,用制度明确各自权责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要建立市场、企业、科研、推广、转化单位协作,形成合作互利链条,增强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合力。
2、要科学的选定农业科技创新专题。正确选择专题,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依据:第一是党中央指出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改创新。第二是按照农业科研分类,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开展应用研究;省级科研院(所)以应用研究为主,有条件的开展基础研究;市级以技术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第三是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总体要求:立足基本国情,遵循科技规律,把保证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联合协作,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要把握即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领域占领位置,又要从现实需要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第四农业科技创新专题选择,必须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国内外科技动态。要具备开题的人、财、物的条件,要具有研究工作基础。创新题目经过专家论证,上级审批。选定题目,要严格按操作规范组织实施,课题结束时,要经过专家及上级部门验收。
3、创新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是在科技创新中产生的新生事物,他的组建首要是:根据专题特点,选择具有较高专业研究水平,刻苦钻研工作精神,善于团结、指挥作战的领军人才。团队组建是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的科技人员结构,技术以高级职称为主高中初结合,学科结构要求以专题研究专业为主,吸收不同专业参加,形成一个合力结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用专家或与其它科研、院校、企业等相关单位合作。对团队整体素质要求应具备不负使命,敢于担当,拼搏进取,夺取科技高地,为促进农业科学,农业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团队依托单位接受科技创新中心直接管理,要以县农科所、推广站为中心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推广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团队。建立与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对接机制,解决权责利分成问题,要求团队成员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要解决基层推广科技人员、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服务手段落后和待遇低等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更新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基础科技人员和农民科技骨干积极性,为三农发展做出贡献。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必须要建一支精干的引领农业科技发展的学科带头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尽快形成具有战略视野,通晓业务,了解世界,擅长管理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4、构筑科技创新良好外部环境。以专题拨款为主,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要保证创新经费专款专用,杜绝经费截流、挪用、占用以外的科技支出。审计部门、主管单位加强监督检查;农业科技创新实现规范化管理,包括科技法制管理、科技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等,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于玩弄权术,无视法规,必须惩处。对于无法可依的要完善法规建设。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管,维护科技创新正常运行;要为农业科技活动,提供必要实验室(场),示范基地、必备研究手段和仪器设备。保证创新工作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4-07
[2]韩长赋.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农业改革发展成就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2015年10月10日
[3]孙科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甘肃科技,2010(20):1-2,17
[4]华树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题,2012(12):18-19
[5]万春雷.市场条件下农技推广创新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4(4):27-28
作者:李茉莉 岳铭鉴 单位: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第三篇:海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海洋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章以省为例,从发展海洋农业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在海洋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揭示海洋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从拓宽海洋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等方面探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以更好地推动海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海洋农业;科技创新
所谓海洋农业是指以海水资源、沿海滩涂资源以及耐海水植物为劳动对象的特殊农业。包括海洋动物捕捞和养殖业、海洋植物种植栽培业(如海藻种植、红树林栽培等)。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农业飞跃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海洋农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省是海洋农业大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海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最为迫切的任务。
一、科技创新在海洋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科技创新促进海洋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洋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进步。科技的创新能够集聚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海洋农业科技攻关,可以促进传统海洋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渔业水域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海洋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延伸海洋农业产业链,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海洋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渔业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进入渔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阶段,渔业现代化是海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渔业现代化标志之一是发展生态渔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渔业的关键。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化和调整渔业养殖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养殖与加工方式,实现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从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膳食结构,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促进生态渔业发展。
(三)科技创新是提高渔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时代,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提高海洋农业的综合实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向科技要资源,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组织产学研团队,做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和设施,扩大集成示范,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使我国尽快步入世界海洋强国之列。
(四)科技创新为海洋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而科技创新有利于通过技术的研发,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类水资源、可耕地和粮食三大危机。另外,可促淤造陆、减缓海水对海岸土地侵蚀,还可减轻工业和养殖业对沿海滩涂和近海造成的污染,并能大量吸收CO2,减轻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二、海洋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渔业科技创新加大了支持与引导,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与海洋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是滞后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弱
纵观全国海洋经济发达的省份看,均有强大的海洋院(系)作为强劲的科技力量和人才支持。据统计,2011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8万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545个,但是从事海洋渔业科研及教育机构仅33家,如海洋科学水产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等,且这些机构分属不同条块,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管理,其科技创新力量分散、技术合作交流比较少、全方位的渔业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健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原创性的成果少。尤其缺乏保护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缓解渔业资源衰退的综合应用技术,难以形成合力突破海洋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导致发展后劲不强。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高
从目前的体制、机制看,由于对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因此影响渔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得渔业科技人员往往对科技研发重视,而轻视成果转化工作。部分海洋渔业科技人员还没有走出实验室,不少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或处于阶段性成果,造成渔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使开发研制出的技术成果的价值没有很好得以体现和发挥作用。
(三)基层科技推广队伍较薄弱
实践证明,在新品种引进繁育、示范推广、科技入户、技术培训、提升渔业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技术推广队伍起着重要纽带作用。但是省目前县、乡等基层水产推广队伍与体系、机制还较薄弱,渔业培训机构少且不健全,仅与山东省相比,省推广机构偏少(379个),约为山东省水产推广机构总数(1197个)的1/3,尤其是县级及以下的站点,省共为366个,明显少于山东省的1181个基层站点。从比例上看,省省级和地级站点占总体比例较大,约占4%,对比而言,山东省仅占1%的比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省的基层水产推广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目前占79%的比例,距离山东88%的比例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1]。具体情况如图1(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3》整理)所示:另外,渔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不足,特别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专家及中青年技术人员更少。据统计,2012年省技术推广人员为1024人,而山东省拥有3800人左右的队伍,并且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约为1100人,占总体29%的比例。从学历上看,省有674名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大专及本科以上的学历,约占总体人员的79%,而山东约有2413名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占85%的比例。由于的技术人员,特别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专家及中青年技术人员更少,出现了断层,再加上推广方式单一、培训手段落后、推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渔民本身文化素质又相对较低、对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吸纳能力不强,使得先进技术推广受到影响。可见,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方面,省基层科技推广队伍较薄弱,远不能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
(四)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据了解,挪威每年拿出整个海洋渔业产值的5%作为渔业科技方面的投入,而我国则严重不足。仅以省大连市为例,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722.0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占279.64亿元,贡献率超过1/3,但全市每年在海洋渔业方面的投入不足传统陆地农业的1/10[2],海洋渔业科技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使一些很有开发前景的成果因缺少资金而坐失良机,影响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高新技术含量的提高。
(五)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海洋农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高校科研院(所)还存在注重论文、专利和获奖等,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忽视应用性和实用性。结果使一些研究成果与市场脱节、与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仍有较大差距,而企业需要的恰恰是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而导致双方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方式松散、合作成果绩效未得到广泛应用等问题[3],极大地制约了海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海洋农业发展的思考
(一)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和风险性,加上海洋农业产业的特殊性,科技创新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保障。作为海洋农业大省,省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完善金融、税收政策,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制定适合海洋产业资金需求特点的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简化贷款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对海洋农业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担保,尤其是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应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海洋农业投融资格局。
(二)发展低碳增殖渔业,加强海洋牧场建设
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生态建设工程,海洋牧场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应加大对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渔业科技对低碳增殖渔业、海洋牧场建设的支撑作用。科学确定增殖放流品种和增殖放流规模,多放流科技含量大与经济、营养价值高的海珍品,如鲍鱼、魁蚶的浅海筏式养殖,鲍鱼、海参、海胆、扇贝、牡蛎、魁蚶的底播增殖和鲍鱼的工厂化养殖,以及牙鲆鱼室内养殖等,形成养殖品种由过去品种单一向品种多元化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养成技术向高难度发展。在大连海域和长山群岛,应重点搞好人工鱼礁的规划设计、选址选型、效果评价等基础工作,利用海底进行人工投苗、人工投石等措施,完善海洋牧场建设和管护制度建设。以有效增加水生环境生物多样性,降解水体富营养化,缓解水域“沙漠化”,改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使沿海与海洋生态资源系统达到平衡,耕洋牧海,实现海洋农牧化[4]。
(三)培养高素质海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改善其待遇及生活条件。加快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海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激励机制,并通过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实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才优势、资源配置和人才互补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加速海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加大海洋农业扶持力度
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十分重要。今后,一是要在现有投入基础上,结合财政收入比例,加大对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投入,向能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二是各级渔业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地方财政支持。三是努力吸引外国财团、跨国公司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开发、滨海旅游项目、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五)提高海洋科学技术水平
强调,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因此,要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加强海洋科技能力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尤其要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亟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六)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渔业的核心问题,离不开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面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捕捞比较效益日益下降的实际问题,要合理规划与布局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养殖品种、捕捞生产及加工流通等环节。建议如下:一是要加强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和优势品种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名优珍品和经济价值高的新优良品种,全面提高海水养殖业运行质量和水平。二是对于水产品加工业,下一步要向精深发展。调查中了解到大连市正在推进投资额10亿元以上渔业产业化项目———辽渔、天宝食品、壹桥苗业建设。新改扩建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渔业龙头企业有20家。三是要调整海洋捕捞的生产结构,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向外海、深海发展,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压力,加快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的转变。四是增强企业主市场意识,注重品牌打造和规模生产,把产品真正做大、做强,丰富国内外市场水产品品种,完善水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将渔业生产、加工流通和渔业服务业有机组合、衔接,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发展。五是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及采取的措施,逐项抓好落实。将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化水平、规模进一步提高,为增强海洋渔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支撑[5]。
(七)建立海洋农业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产学研结合形式往往以科研项目、技术专利为依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如山东青岛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开发机制,积极提升企业自身科研创新水平。其2013年示范项目单位自主创新平台数量达到28个,共申请专利10余项、科技成果鉴定5项,获得科技奖励2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集中在新型海洋生物材料领域、新型海洋生物制品领域、健康高效养殖领域8个市级海洋特色产业园主导产业海洋业务收入约700亿元[6]。所以当前应学习其成功经验,加强海洋农业科技产学研结合体系建设,以海洋水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海洋农业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配置社会资源,满足产学研各方的利益,步入良性循环,带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4-29.
[2]鹿丽,周洁明,闫叙.促进渔业发展的渔业科技创新的浅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4-16.
[3]何爽,谢富纪.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9-32.
[4]汤天滋,王文翰.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J].海洋科学,2002(6):30-32.
[5]孙建富,吕丹凤,王博.“十二五”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2012(6):69-72.
[6]胡志斌.激励农业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路径探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1-65.
作者:鹿丽 郑朝阳 王忠文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