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范文

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创新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供求关系以及资源约束条件明显变化的经济新常态,沈阳只有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才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沈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

(一)科研院所实力雄厚沈阳现拥有市级以上科研院所104个,高等学校43所,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71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个。东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等汇聚了精良的仪器装备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高端研究成果频现。此外,东北地区超级计算中心的投入运营,有效促进了沈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在推动信息交互和产业协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目前,沈鼓集团、机床集团、北方重工等7户企业被评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相继承担了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全断面掘进机、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60余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和产品。沈阳有27户企业列入了省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计划,248户企业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渐成规模沈阳现有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71个,涵盖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工艺改造、产品测试、技术咨询等活动3000多项;67个各级孵化器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此外,沈阳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是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已累计完成技术产权交易6万余件,交易额近500亿元。

二、沈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研发机构总量少,创新成果不多相比于先进城市和地区,沈阳依托企业建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偏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在规模以上的3859家企业中,设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占比仅为6.4%,低于全国7.8%的水平。全市仅有13家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全国排名前三位的青岛、杭州、广州相比相差近10家。企业拥有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也较少,2014年,沈阳7208件有效发明专利中的70%以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

(二)科技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支出少2014年沈阳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平均比例分别为7.6%和3.8%,企业科技投入总体水平偏低。另一方面,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不够,市财政科技资金支出增长速度低于市财政预算支出增长速度,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有限。

(三)科技资源整合不力,成果转化率低沈阳各类企业间互动合作不多,彼此的技术配套主要来自政府的引导组织。由于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较少,导致创新行为普遍呈现出个体化的特征,成果转化困难。统计显示,沈阳企业大多选择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方式,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的仅占12%,平均每年只有7%—8%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且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超过30%。

(四)科技政策不够完善,高端人才相对缺乏目前,沈阳一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门槛过高、标准过严,使很多具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支持,加之政策间统一与衔接不够,后期扶持、孵化和服务不到位,严重挫伤了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形成。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力度不够,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相对缺乏,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三、加快构建沈阳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一)整合科技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沈阳应积极整合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加强合作创新,依靠核心能力互补和伙伴合作带来知识集成与扩散效应。首先要加强核心企业自身技术中心的建设,推进骨干企业掌握关键流程工艺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着重提高数控机床、输变电、重矿机械等领域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自给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组织协调机制,积极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究机构、高校在技术研发、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对接,开展全方位合作。特别要拓展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合作,加速推进两化融合,以此来提升产业的技术等级和创新环境,进而在信息交互中产生知识溢出效应。

(二)加大创新投入,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政府首先应增加财政资金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保证财政性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2%以上并持续增长。其次,要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股权投资、业务补助或奖励等支持方式,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入竞争性分配办法,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此外,还要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活动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政策引导,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产业化和商品化,一方面应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依托骨干企业谋划一批影响面宽、带动性强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推动重大技术装备以及关键特种材料的国产化;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此外,还要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支持和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并把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科技人员评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要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大力引进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晓国际规则、掌握现代管理技能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充分调动各层次人才积极性,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要逐渐形成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氛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并促进传统孵化器与之开展深层合作,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海明.沈阳经济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作者:沈平 单位: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