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建筑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的理实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欠缺等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目前经济形势下,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如何提升,才能符合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专业;现代学徒制;双师双能
1国外现状分析
西方教育走在世界前列,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美国都存在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均推动了本国经济快速腾飞,他们制造这一经济发展奇迹的秘密武器就是本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其教师队伍建设从选拔到培养、从聘任到管理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美国的“双路径”培养模式令人称赞,通过接受学院或大学教育获得证书的“传统路径”(职前培养)和通过积累工作经验获得证书的“替代路径”(职后培养)相融合。另外,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并非终身性的,并且高校教师不是获得资格证书就一劳永逸的,同样需要定期更新认证,这种制度确保了教师持续参加培训的动力。
2国内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环节,现代学徒制经过几年的试点发现,多数高校毕业生并未能胜任岗位工作,导致了学生找工作难和国家紧缺技术技能型人才之间的矛盾,这不得不令人反思,如何整合教师队伍使其适应企业需要经济发展呢?那就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2.1教师理实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校的教师多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中选拔,虽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但实践能力不够,必须由一定的兼职教师来填补,但在现实中,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难度很大,从而导致了高校教师队伍理论、实践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2.2聘任标准重学轻术
各高校教师聘用把高学历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主要原因是教师职称评定以学术水平为依据,尽管很多高校认识到施工现场实践经验丰富专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高校评定标准存在缺陷,很难聘任到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
2.3内外激励政策少,经济待遇不合理
教师若想提高实践能力,需要到施工现场去了解工地最新动态,这意味着要脱岗,这样高校就会出现岗位空缺而导致许多工作无法完成,所以高校一般不支持教师到工地;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到工地实习进修的教师由于得不到相应的工资待遇而缺乏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从以上问题可以发现,若想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需从两点下手:聘任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来校参与教学;另外鼓励高校教师走进工地。
3解决措施
3.1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标准
专任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教师的聘任需严把质量关,若想提高教师的整体实践能力,需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标准,并以此作为聘任教师的依据。所谓“双能”是指教师不仅需要有作为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硬件条件,还要在“软实力”上,具备“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队伍应该是基于“双能”结构的“双师”,不能单一。
3.2建立规范的教师聘任制度
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师聘用标准,除了对应聘者的学历、科研能力有要求外,还应要求应聘者持有相关等级的证书、具备相应的实践经历。要严把教师质量关,首先需要在国家教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层面的教师聘任制度,对象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其次,在招聘阶段要组建多元化评审团体,其组成应包括以下几类人员:高校教授、企业一线专家和在校学生,进而从多个视角对应聘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3完善高校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为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高校要针对校内的专任教师,制定一套特殊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在准确理解自身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标准,要首先扶助校内“双师双能型”教师,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福利待遇,优先扶持“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科研项目;允许并鼓励“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技术成果获取合理回报,对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适度奖励。再者,从施工企业聘任专家作为高校兼职教师是大势所趋,在联合高校提高兼职教师薪资待遇的同时,政府还要制定兼职教师的激励机制,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满足感,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此外,为了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诉求,学校应定期调查教师的发展愿望和需求,了解教师的需要,并为教师提供支持。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将为我国各个领域培养急需的,以及具有较高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敏,王杜春.德日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8(2):27-30.
[2]王英.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人生十六七,2017(20):24.
作者:李志波 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