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筑学论文范文

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筑学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筑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筑学论文

摘要:简要地说明了现阶段创新创业的大环境,结合地方性独立院校的特点和建筑学专业的特点,陈述了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目标定位。从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两个方向对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引言

独立院校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如企业、事业单位等有能力合作的机构举办的本科教育机构,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这类院校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至今的产物,是中国教育区别于世界众多其他国家教育的特色之一,这些独立院校与一般的民办高校相比,具有可以与母体公立大学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优势,但是这些院校又与公立大学不同,由于缺少国家的经费支持,资金相对短缺,这就带来了高能力师资缺少、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发展,国家政策和地方法规的保护,地方性独立院校社会认可度低、生源较差的问题得以缓解,一些较好的地方性独立院校已经得到业界广泛承认。独立院校的出现,打破了在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为、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就业、考取公务员等的发展途径。伴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也逐渐改变,传统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创新创业做出明确指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家政策带动性的社会形势,创新创业走进大家的视线,其新颖的模式吸引了许多有志的大学生投身其中,并且出现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在世界范围内,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美国是最早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研究后不难发现,美国各大高校基本都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且这种规模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由最原始的研讨教学模式演变而成,具有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结构体系。日本则将创新创业教育大众化,使其具备良好的连贯性。[1]这些发达国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参照依据。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专业,着重培养、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兼具技术与艺术基本理论素养,具备针对假设或真实的课题,能够提出合理的、融于环境的、特别是富于创新意识的设计和提出新颖见解的重要学科。[2]建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极具特点,在学制安排上较其他专业更为宽松,与许多专业如: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给排水工程等有交叉特色。地方性独立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更应该具备当地特色,与地域传统相结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国内的独立学院从创办之初,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即为对人才的核心素质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复合型教育理念,打破了国内高校传统的单方面知识传授型教育模式,与独立学院的教育理念有着深层次的契合。创业能增加工作岗位,同时带来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而创新则能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科技进步。地方性独立院校鉴于其不同于公立院校的特点,应发挥建筑学专业的特殊专业性,使之与地方的特殊性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目的不仅仅是为地方缓解日益紧张的建筑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更是为地方社会培养出具有优秀创新意识、能力以及具备优秀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传统建筑文化的沿袭,有利于创造出符合地方地理气候条件的新建筑,有利于为地方的建筑文化发展提供软支持。

3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3.1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来说,建立了相应的支持措施,已经为其营造了相对宽松和适宜的发展条件。2015年初,总理就在瑞士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正式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鼓励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我国随之开始大面积推行“众创”。在国家对双创如此坚定的政策下,作为地方性院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从学校层面积极响应,采用扩大宣传面,调整经费投入,建立相应政策等方式以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适宜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基础,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创建发展平台,系统化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传统的建筑学专业科研教育结构中。除此以外,对于学生而言,能对于其双创热情以及双创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最直接力量无疑是教师,现阶段,许多地方性独立院校由于其资金受限,往往采用普通的专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一般的专任教师固然在本专业上有一定的建树,但对于创新创业却往往缺乏经验,这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参照其他有很久双创教育经验的国家,比如美国,高等院校中都会配备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且数量可观、质量过硬,有些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师在学校层面担任要职,充分体现了双创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立良好的双创教育环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双创教育的师资匮乏。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和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这种适宜的环境不仅是办学的硬件设施,更应该着力于在学生中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交叉教学体系,鼓励大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扩展学生的眼界,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提供有效助力。

3.2建立适当的教育模式

建立适当的教育模式是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成功实行的重要环节,其关键在于结合建筑学的专业性与地方传统、地方企业或公司的需求。这种教育模式的建立需要一套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及支撑起这套结构体系的实践平台和跨学科指导模式,同时还需要科学的学生组织和有效的综合评估。

1)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创新创业需要物质与环境基础,只有当创新创业具有相应的地域性才能更有效地植根并发展。在既有环境现状不能被立即更新或改善的前提下,创新创业需要深入挖掘资源并顺应环境基础。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创新创业基础教育部分与综合评估调整部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部分主要由三大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构成,即:地方性创新创业教育、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这三者皆为课程体系的基础,而综合评估调整部分,建筑学创新创业的综合评估与调整模式,是课程体系运行的检验与保障,只有三大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与评估调整模式协调发展才能较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3]

2)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的教学模式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的教学模式是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结合独立院校办学优势,创建或学科共赢的、或区域共赢的实践基地,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并培育其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实践平台有三大基本功能设定:提供实时资讯、项目数据、产业技术等信息资源的信息岗,提供创新创业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工作室,提供辅助与技术指导的专家团或相应的教学课程。在此基础上可增加具有洽谈功能的咖啡厅,具有推广性质的多媒体展览放映传媒中心、具有直接体感的MR、AR、VR体验室、等等辅助功能。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孵化平台的基础建设。而平台的方向与目的直接影响了所有基本功能的方向,比如建设绿色建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相应地信息岗会收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技术更新规范、绿色建筑评估资讯等,工作室会提供绿色建筑材料测试器械,进行模拟运算的计算设备等,并配合绿色建筑课程、新型材料课程等。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能够产生三方面作用:首先,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条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通过平台资源的共享打破各自为营的产学研模式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最后,通过与地方或区域的企业或部门联合,由地方扶持,确保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实现研究、测试与应用的有效对接,为企业或部门创收。

3)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的跨学科指导模式跨学科的创新创业仰仗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而跨学科课程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基础。通常独立院校都会设置公共选修课程来实现跨学科教育,按性质可划分成两大类:通识类课程与技能类课程,通识类课程涵盖历史人文等领域,技能类课程包括科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不同于学科必修课、学科选修课,跨学科课程强调综合性、趣味性,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全面丰富的知识,且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适合发展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的跨学科指导模式是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引导方式,它并不是简单地指导学生将各学科混合在一起,而是真正地利用学科交叉解决问题。因此,不仅仅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跨学科的概念,而且在指导中体现跨学科的概念,如指导学生分析并利用生物进化理念与生物生长方式来做建筑设计,指导学生利用自然界的潮汐气候规律做建筑设计等等,使得跨学科的概念更加广泛与具有自主性与灵活性,并且能够较具深度地解决项目问题。

4)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组织模式对于学生组织建设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如果只是对教师团队、教学模式进行建设,而忽略了学生组织的发展,则违背了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准则。对于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组织模式,目前有两方面探索:匠人(学徒)模式的学生组织,团队模式的学生组织。匠人模式的学生组织即仿照旧时制度师傅带师兄、师兄带师弟的模式,由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带领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形成小组,这种组织模式加强各年级之间的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联系,使得知识互通,且能够在课余时间传递,降低课堂压力,同时高年级同学的作业可以由低年级同学帮助完成,降低高年级的学业、就业压力。团队模式的学生组织即仿照社会实际工作状态,由多专业、分别具有多方面强项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形成小组,这种组织模式增强了学科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自身优势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模式仍在不断发展,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评估模式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评估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综合评估模式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构成:学生评估系统、教师评估系统、创新创业教育调整系统。学生评估系统与教师评估系统分别是对学生与教师做出创新创业评价,即将创新创业评价纳入到评价系统之中,不再单单以课程所得分数作为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标准,也不再仅是以课程教学情况评价教师工作开展的状况。可以分别以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学分的方式、创新创业教育转化工作量的方式,将学生与教师的评估标准整合成一套语言,从而实现综合评估,充分调动学生与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启用创新创业教育调整系统,对于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且评价并不只是以分数的形式体现,而是以“意见与建议”、“调整方案”、“优点与不足”等描述性评价体现,通过此方式可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

4结语

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发展优势,同时具有机遇与挑战。建筑学教育本就注重创新与实践,在努力发展建筑学教育先天优势的同时,构建科学系统的植根于地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使之与建筑学课程体系相结合,且能够适应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仍是现阶段地方独立院校建筑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难点与职责所在。地方性独立院校建筑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待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齐崇旭,浅谈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7:50-53.

[2]王炎松,刘世英,蒋伟,袁铮.建筑学教育中强化创造性培养的若干问题[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5-26.

[3]林晓玲.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J].大学教育,2017,1:1-5.

作者:李冠群 刘麦瑞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