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形式语言指导下的建筑造型设计范文

建筑形式语言指导下的建筑造型设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筑形式语言指导下的建筑造型设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建筑形式语言指导下的建筑造型设计

在长时间的创作实践中,建筑师依据建筑形式语言的启发总结了一些建筑造型手法,并试图借助这些手法给建筑带来引人注目的新鲜感。常见的手法主要有附加、切削、提炼、重复、穿插、仿生物形态。

1附加

附加是一种添加造型方法。在完整的建筑形上添加一个附属的形,对整体造型起到丰富、补充的作用。附加最直接的理解是加上美的东西,准确的说应该是加上可以使建筑整体更出彩的东西,所以要加的适当,使它可以烘托建筑的造型,并与其融为一个整体。建筑设计中运用附加的造型方法有很多,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迪斯尼音乐厅(见图5),沿主要建筑形体空间周边附加小的形,可以使主体形象富有变化,同时保持在整体建筑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方法使建筑造型变得轻松自由,有助于活跃建筑造型的气氛,并形成新意的空间造型。

2切削

切削的方法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已广泛应用。它是从一个整体形态上切除一个或多个部分,得出需要的形态。也可以理解为从一个形体中去除多余的部分,留下想要的部分。从建筑造型的意义上讲,从一个完整的形中切掉一部分或多部分既可以保持原有的形体特征,又产生了切削后的变异性;切削后所产生的切削面就是新的造型因素,从而增加了形态的独特性和趣味性,引人联想,给整个建筑造型带来生机,富有动感。由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就是由切削形成的体造型(见图6),运用切削的造型方法使建筑的整体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形成有表现力的造型,具有很强的雕塑感。

3提炼

提炼是指通过将那些具有传统特征并富有一定文化含意、为人们熟悉的造型、构件或者空间形式加以抽象、简化或是适当变形[2]。当代建筑造型设计模仿古典建筑设计无论技艺多么高超,都不会得到原有古典建筑的光彩,因为它既不能模仿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又不能体现出表现者的能力。通过对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进行提炼,达到与传统建筑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提炼的奥秘在于剔除无用的部分,保留有价值的精髓部分,将丰富的内涵潜藏在新造型中。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观的“斗冠”造型就是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构成(见图7),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整体建筑造型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大红外观、斗拱造型极具象征性地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并通过现代手法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演绎创造,向世界展现出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

4重复

重复是把单体变为组合体,使单体的表征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每一个单体的相互作用,造成群体的综合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将相同或相似的形体构件进行排列,这种重复的过程可以使建筑造型产生强烈的韵律感。以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为例(见图8),通过对一个构件的不断重复形成一种韵律感。

5穿插

穿插是一种相交的建筑形态,它可以是面与体穿插或者是体与体穿插,可以是相同的形穿插或者是相异的形穿插,不同的穿插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变化,从而给建筑造型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安藤忠雄运用几何形穿插的方法创造了很多举世闻名的建筑作品。小筱宅的整体建筑造型由一组平行布置的混凝土方形体块和一个后来加建的半圆柱体块构成(见图9),这样的曲面与平面穿插的造型设计,使建筑空间富有变动感。

6仿生物形态

模仿生物形态的造型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表现生命形态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融合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擅长创作仿生物形态建筑造型,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源泉,通过对生物的观察将其结构逻辑化,并重组为金属与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他设计的里昂车站就像一只正在低头展翅喝水的鸟(见图10),表现了生命形态的生机与活力,使建筑融于环境。

7小结

扎哈•哈迪德说过:“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建筑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所以,建筑的造型方式是多样的,不会只局限于上面所提出的几点,也许一个建筑设计完成之后,自然而然的会总结出更多的建筑造型设计方法。

建筑造型设计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的要求不断更新,人们的审美取向也在不断变化,但其设计手法依然基于建筑基本形式的点、线、面、体。在建筑形式语言的指导下建筑设计师能够更快推测出现代造型的某些方法以及未来建筑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所以,建筑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提醒自己,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语言,将自身的修养充分发挥,不断创造出令人欣赏的建筑设计作品。(本文作者:温荣玢、胡剑忠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