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居节能改建工程的实现范文

民居节能改建工程的实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居节能改建工程的实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居节能改建工程的实现

作者:邵一鸣朱江单位:同济大学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城隍牌楼巷118-122号建筑危旧房改善节能工程

1.建筑基本情况

该建筑是典型的清末江南传统庭院类、厅井式民居,虽残损严重,但“粉墙黛瓦马头墙,牛腿挂落花格窗”的风貌特征依稀可辨。该建筑主体自成“L型”院落,上下两层,院内尚有一口仍可使用的古井,传统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承重,双坡硬山屋顶,夯土墙围护,装饰简朴。建筑总面积约300㎡,5户居民。由于居民结构改变,建筑原有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5户人家各自独立开门但无独立厨卫设施,沿街一层凿墙开洞设为店铺,院内搭满违建。建筑主体木构架保存尚可,经修复可继续使用,而楼面、屋面、墙体、门窗、楼梯等残损严重均需更换。

2.危旧房改善工程的实施

2009年,城隍牌楼巷118-122号完成危旧房改善,采用维修改善的方式实现消除建筑安全隐患,完善厨卫基本设施,保护街区历史风貌三个基本目标。

改善工程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改善依据“原地、原面积、原风貌”原则进行。原地是指原地维修改善,改善后全部居民仍留在原房;原面积是指建筑总体四界范围不变,每户居民的住房面积基本不变,条件允许可通过建筑内部格局调整增设独立的厨卫设施;原风貌是指按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求对符合街区风貌特征的历史性建筑进行原状保护。二是改善为有限度的提高。改善并非彻底的一次性改造,从预期目标的设定,具体要求的提出以及工程措施的选择均不如新建工程那般“彻底”。三是改善充分尊重原住民意愿。在上述条件下,居民对自己住房的改善有充分选择权和决定权,建设单位以及设计、施工等各方均须配合居民行使自己的权力。

3.节能工程的实施

该改善工程被选作节能试点项目,结合危旧房改善同步实施节能改造。节能工程以“绿色建筑”理念为基础,提出技术适宜、成本适当、舒适度高、能耗降低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节能工程通过整合优化目前较为成熟的节能技术措施,对建筑的围护结构、楼面、屋面、门窗进行改造,基本实现保温、隔热、防潮、防滑、防尘、隔声的预期效果。

如表1:节能工程增加的建设成本约为2.57万元,平均每m2建筑面积增加约86元,考虑到该建筑约300㎡的体量,成本合理,在经济性与舒适性的平衡上成效显著。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评价改造效果的关键指标,为此节能工程预先设定比对样本,通过现场测试和模拟计算两种方法测定比对样本和工程样本的热工性能,进而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

城隍牌楼巷118-122号建筑危旧房改善节能工程技术措施施工与施工后建筑现在如图2和图3所现场测试选取的比对样本为街区内同工程样本基本相近的一处未经改造建筑,经测试,工程样本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0.937)较比对样本(1.751)有较大降低,工程样本较比对样本室内温度变化速率较慢(同一温度下加热12小时后:19.10/17.48;停止加热后2小时:18.86/18.59,4小时:18.42/18.45,6小时:17.50/14.48,8小时:17.71/13.79。单位:℃)。

模拟计算依据《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015-2003),以原有建筑为参照建筑,分别计算仅实施危旧房改善建筑和实施危旧房改善结合节能改造建筑的能耗。经计算,仅实施危旧房改善建筑能耗大于参照建筑,节能率为45.05%,不满足节能要求;实施危旧房改善结合节能改造建筑能耗小于参照建筑,节能率为68.80%,达到节能要求。

历史性民居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再思考

1.方案制定

(1)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

历史性民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改善和保护工作重点在于建筑的修缮复原和功能完善,居住舒适性的提升建立在解决建筑保护、安全、功能问题之上,而解决这些问题本身便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历史性民居建筑节能改造采取的技术措施不一定要非常先进、高效,但必须适用、经济。为此,节能工程确定了技术适宜、成本适当、舒适度高、能耗降低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

(2)节能技术措施的选择

目前节能技术措施丰富多样,如何选择适当的措施是节能工程方案制定时首要解决的问题。历史性建筑的节能改造缺乏可依据的规范、标准,已有的工程实践主要借鉴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和当代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而历史性建筑的形制、用材等与当代建筑有很大不同,给节能改造工作带来困难。为此,该节能工程采取化整为零、整合优化的方法制定节能方案,即在分析历史性建筑本体基础上,将建筑分成若干分部来选取适当的节能措施,继而通过整体模拟计算、现场试验、现场检测来考察节能效果。

2.施工组织

鉴于历史性民居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特殊性,我们对节能工程施工提出便于实施、易于监管、成本可控、检测便利的要求,以期解决节能工程施工面临的问题。节能改造工程是附加工程,内容多、总量小,既有土建施工又涉及房屋装修,施工组织相对繁琐,管理难度大。节能工程有更多的参与方,除了建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外,还涉及原住民、节能工程管理、设计、施工单位等,各参与方具体目标并不一致。历史性民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仍是一项新事物,具体实践十分注重检验、检测以及后续的总结分析,以利于积累经验并进行推广。通过摸索,我们形成一套较为可行的节能工程施工组织模式。

专业施工和直接供货的模式,即节能内容由专业的节能施工单位实施,主要材料选定后由节能施工单位提供。采用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节能内容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便于工程监管、掌握工程进度,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直观,有利于考察节能改造工程的经济性。目标整合和各施其责的模式,即整合工程各参与方的目标要求,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关系,形成一个运转清晰、有效的工作机制。这种模式下整个施工过程清晰有序,在实现既定目标基础上便于进行节能改造研究工作。

实时检测和反馈调整的模式,即结合节能改造研究的需要,在施工前后、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时分项检测,及时分析检测数据,总结检测成果,进而调整检测内容、方式和手段。

3.检测评价

节能效果的检测和评价是历史性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课题,采用的节能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值得推广均需通过检测和评价进行判断。历史性民居建筑有其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常规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难以直接套用。为此,我们要求历史性民居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应具备技术成熟、方便可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特点。

通过实践检验,可行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集中在热工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具体有,室内外温差与室内温度变化速率检测,利用温度变化记录器直接检测或适当加热后检测,属于定量检测手段;热流计法现场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属于定量检测手段;灵活设定比对样本,属于定性评价方法;计算机模拟分析建筑的热工性能,属于定量、定性兼备的评价方法。

结语

该节能工程针对历史性民居建筑这一特殊改造对象,通过整合优化目前较为成熟的节能技术措施形成一套有效、适用、经济的节能改造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该节能工程针对历史性建筑节能改造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和摸索,初步建立一套节能评估体系。具体而言,我们在历史性民居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方案优选、工程施工、检测评价三个环节中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明确了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日益多元与深化,相信我们对历史性建筑节能改造的探索与尝试将会意义深远。首先,“绿色建筑”契合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节能改造结合危旧房改善和历史性建筑保护是惠及民生之举,是延续城市文脉之举,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再次,针对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历史性建筑,我们在建筑形制、技术整合、施工操作和检测评价等方面都做了有意的探索,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实施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和经验。最后,限于自身能力以及工程特殊性等客观因素,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同时十分欢迎各方的批评和指导。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