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消失与现存的古建筑探讨范文

消失与现存的古建筑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消失与现存的古建筑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消失与现存的古建筑探讨

古代人类是在洞穴居住,这是常识。洞穴在那时很适用——正如我们所知,古代人以狩猎为生,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防范动物,如此简单的生活,正是人类所需要的。我将从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的建筑发展,谈一下世界上消失了和现存古建筑

一、古埃及的建筑

我了解的一些关于古代埃及建筑,从美尼斯统一埃及到结束埃及古代史,经历四个阶段:早王、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其各个阶段的建筑物代表分别是贵族陵墓、金字塔、石窟陵墓、阿蒙神庙和国王宫殿。金字塔在我们眼中并不陌生,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有三座:都是斜面无阶式的,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考拉金字塔。其形成的吉萨金字塔群代表了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都说陵墓建筑是古埃及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一个类型,而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更堪称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物。埃及有一句谚语这样说的,人类畏惧时间,时间畏惧金字塔。除金字塔之外,古埃及最著名的建筑当属太阳神庙(即阿蒙神庙),古埃及最大的阿蒙神庙。是底比斯的卡纳克阿蒙神庙和卢克索阿蒙神庙,神庙分为三段,纵向排列,在短边开门的狭长式空间格局,对后世西方神庙和教堂建筑影响极大。中王朝第九王朝的方尖碑,也是古埃及标志性的建筑物。总之,古埃及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地方,他有着古老的成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二、西亚的建筑

西亚的建筑艺术也同样很有成就。古代西亚的发展历程非常复杂和坎坷,先后经历了苏美尔•阿卡德文明时期、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化时期。经历了如此多的时期,其相应建筑也数不胜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古巴比伦代表建筑——巴别塔,它是“七阶神庙”的原型;亚述帝国的萨尔贡二世王宫;新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波斯帝国的波利斯王宫等等。古代西亚的发展时期很长,波斯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它的经历不同寻常,如果我们看过《圣经》,就会更加详细的了解到西亚的发展历程,总之,我觉得古代西亚这个时期的发展是世界上最精彩的时期,也是最吸引人的一部分。

三、古印度的建筑

古代印度跟古代西亚的发展历程有相似点,都相当漫长和坎坷,在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历史中,古代印度首先经历的印度文明时期,位于摩亨佐.达罗古城(今巴基斯坦境内),最早的印度人是达罗毗荼人。后来又经历了恒河文明时期,孔雀王朝,印度教时期,莫卧儿帝国,到此,古印度时期结束了。再次值得一提的是,古印度发展时期有一个很有规律的特点,它每经历一个时期就会出现一个宗教。比如说恒河时期,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创立婆罗门教;孔雀王朝时期出现佛教,同时期,希腊的雕塑艺术传入古印度;印度教时期自然有了印度教;莫卧儿帝国时,出现的是伊斯兰教。综上所述也可以看出,早期婆罗门教并不是任何宗教建筑,印度的宗教建筑始于佛教,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并被广泛接纳,其建筑崒堵波和石窟在中国被广泛建造,它是在中国被发扬光大的,崒堵波传入中国后有名“塔”,如今中国的许多佛塔和石窟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四、古代中国的建筑

我们把视线转向东方,转到中国,这里孕育着伟大的文明,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独创一格,以及自古以来独创的文脉历程,构成中华建筑之伟大的文化旋律。汉宝德先生认为,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谈到中国的建筑艺术那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奔流中,无论是史前“晨曦”,秦汉“朝晖”,还是隋唐“丽日”,明清“晚霞”,作为中国文化之典型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的崇高意向,在东方广大而悠远的国土上,投下巨大的人文侧影,它高超的土木结构,科技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铸就的高雅而有时过于冷峻的理性品格。提到土木建筑,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周公,从周公协助武王伐纣起,就注定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周灭商后,周人认为商用石头建造的宫殿——鹿台,是不祥之物,从此便杜绝石建筑,大兴土木建筑,并且一直延续到几千年后的今天。

与西方建筑文化不同,中国建筑更注重实践,虽然比起西方古国我们缺少统一的建筑学,但我们技术过硬,建筑成果也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建筑上自然也不例外,其建筑无一例外的体现出我们把自然看做建筑的文化母体。建筑除实用以外,也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一个方式。在中国古代,宫殿与陵墓之类的建筑空间与环境中,几乎到处可见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梁思成指出,中国建筑文化具有“不求原物长存”的文化观念,认为这便是为什么中国人忽视建筑古迹的保护而热衷于建筑物天摧人毁之后重建的缘故。“中国普遍缺乏西方古代那种宗教神圣的文化观念,于是难以把建筑古迹看得如宗教偶像那般神圣”,人们总是热衷于重建,而对相应古迹,遗址的消失似乎并不感到十分痛惜。据说黄鹤楼、岳阳楼都重建过十几次,这就不难看出了。只希望,随时间的推移,中国作为仅存的文明古国,好好保护自己的建筑,并能不断进步发展。因为建筑史的命运就是这样,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前进!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现存的古代建筑遗址,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作者:吴沛怡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