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营造技艺传承的古建筑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统方式下古建筑营造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式、师徒式两种方式传承,但都存在局限性。家族式的传承一般只传内不传外,限制了传承的范围,并且通过家族式传承至今的传承人也已经不多,如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属于家族式传承,其传承人只剩下屏南县的黄春财家族、寿宁县的郑多金家族、周宁县的张必珍家族和泰顺县的董直机师傅。第二种师徒式传承要求师徒“一对一”,许多老工匠文化水平不高,传承过程靠手把手教,口口相传,培养人才的效率很低,而且师傅数量也有限,所以通过师带徒也就受到了限制。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及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命题,需要我们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新的传承人,从而促进中国传统建筑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
建筑是有形的,而建筑技艺却是无形的。怎样让建筑技艺实现有形化,让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去?
2.1建造传承实训基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艺技术必须经过实践和实训才能得以掌握,而建造实训基地可以提供很好的实践保障,其中最完善的实训基地是建造“1∶1”古建筑模型。建造模型本身就是技艺的再现过程,就是在建造“1∶1”模型时集中组织大木、小木、瓦作、石作、土作、水作、砖细砌筑、油漆彩绘、雕刻装饰等老工匠,按照传统方法,使各大技艺工艺进行集中运用,以再现中国古建筑的工艺精髓。而且,可以在建造过程中,把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记录与保存,形成完整的科教片。制作完成的模型不但可以提供给新的传承人进行认识实习,还可以利用古建筑可拆解的特点,在必要时对“1∶1”模型进行拆解和重新建造,从而使技术得到充分传承。如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示范基地已经进行了探索。他们历时近1年时间,集中了18位国家级和省、市级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完全按照传统施工流程和营造技艺建造了“承香堂”。并将在每20年后由新的香山古建技艺传承人全部拆解后,再一砖一瓦重新建造起来,以再度进行传承。因此,“承香堂”被誉为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活字典”[1]。
2.2开展专业建设1946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自此中国开始建筑学科专业的建设和教育。之后有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相继开设出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目前也有近1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出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既具备结构力学等建筑理论,能进行建筑鉴定和测绘,又具有计算机软件计算和设计及现代机械操作技能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但随着人们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政府保护体系的建立[2],古建筑专业人才需求市场不断扩大,许多古建园林公司招不到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有的公司负责人只能招收相关建筑专业大学毕业生后,由公司自己组织培养。因此,还需要有更多的高等院校开设出古建筑专业。设想在传统建筑修缮和建造人才市场的需求下,古建筑专业将会成为一支独立的学科专业并蓬勃发展。
2.3开展培训和技能鉴定目前,全国还没有专业机构对古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教育培训和认证,使从事仿古建筑建造,古建筑修缮和保护的工人多无等级证书,无合法身份,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鱼目混杂。导致由于修缮人员工艺不过关,新修建的传统建筑只有样子没有灵魂,更甚者还出现“破坏性修缮”。应古建筑修缮和仿古建筑工人的社会需求,已有相关部门(如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设出古建营造师培训,颁发技能证书。但技能鉴定的普及化和专业化还有待加强。急需建设部门或文化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出台古建筑工人技能鉴定和培训方案,以提高古建筑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在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过程中,不仅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还面临古建筑一旦毁坏,有些绝技就将不为人知而失传的危机。因此,笔者认为,要传承还要做好保护,研究和保护古建筑营造技艺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3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
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悠久的营建历史,独特的建造工艺,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观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成熟和感染力。目前,已有许多古建园林公司和高校或相关研究所合作,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存;也有一些老工匠将自己的绝活以建造比例模型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过程录制留存;还有许多建筑公司引进现代机电进行技术创新。
3.1通过摄影测量技术保存古建筑原始资料摄影技术一经产生就应用于测量中,并诞生了摄影测量学。其中近景摄影测量用于古建筑测绘已有较长的历史,它是通过摄影(摄像)和随后的图像处理及摄影测量处理以获取被摄目标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的一门技术[4]。随着数码相机和3D软件技术的发展,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建立古建筑三维模型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为古建筑保护提供快速、高质量的原始资料。
3.2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数字化立体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主要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系统软件组成,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获取近距离静态物体的空间精细三维坐标,可以快速建立数字化立体模型。并且较之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测量方式更加灵活方便的优点。利用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到的测绘数据真实、准确地保存了古建筑数字化实物,对于日后的维护、修复,以及营造技艺研究都可提供第一手的权威原始资料,为建立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提供了技术保障。
3.3制作比例模型再现古建筑艺术精髓通过多媒体数字化保存方法确实有较好的效果,但那毕竟是虚拟的,看得见,摸不着。所以,有许多能工巧匠或专家,致力制作微缩古建筑,它是建筑设计、美术设计、雕刻艺术、化工物理以及高科技技术的综合应用。当然,这也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如天津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李岳林,1994—2001年,8个人历时7年,投巨资才创作成功了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微缩景观。制作比例模型再现了古建筑艺术精髓。如榫卯是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的一大创新,通过它可以不用一钉一铁就将木构件连接成为整体。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5],并且这种构件可以利用榫卯技术达到很好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具备“墙倒而屋不塌”的抗震效果。现在许多地方行家也认识到了比例模型在古建筑技艺保护和传承上所能发挥的作用,纷纷开始制作比例模型,如素有“建筑之乡”之称的浙江省东阳市,其古建筑营造法度规整,比例和谐,接近黄金分割;木构架用材经济、美观坚固,符合力学与美学原理;以木雕为主的装饰格调高雅,华而不俗。因此有古典园林公司制作成功了1∶10比例的卢宅肃雍堂模型。
3.4利用现代机电一体化实现技术创新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难,主要是因为手工建造活太累,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也没有现代建筑来得快。如古建木工工具中的锯、斧、刨、凿、锤、尺等,使用时全凭手上功夫,并且大部分工具还要工匠自己制作。而现代机电技术发展迅速,如现在的电脑绣花、模具雕刻等都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原本手工生产转化为机械化生产,也实现了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浙江省东阳市木雕每年产值达近百亿元,约70%出自机雕。一幅浅浮雕花板,如果是人工雕刻,可能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但使用精雕机只要十几个小时。古建筑建造过程中能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木工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可以通过机械和手工的完美组合,实现古建筑营造技术创新。并且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在古建筑建造或修复过程中实现精确制作或复原。现在常用的木工机械有平刨机、压刨机、手电刨、打眼机、圆盘锯机、带锯、起线机等,给批量的施工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质量保证。
4思考
因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很少有人居住木结构房屋,老一辈工匠没有活源,难以维持生活也是影响传承的因素之一。要进行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还需要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6]、文物保护体制、人才培养机制、传承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来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给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学习和引进西方经验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立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体系[6]。另一方面,可以趁一些建筑老工匠还在世,搜集整理他们的经验,给后人留下可以传承的文本,实现书面传承。因老一辈技艺掌门人文化水平不高,故需要有高素质人员能一起参与进行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和资料整理方能实现。如梁思成先生编著的《清式营造则例》,是他深入民间,求教老匠师,实地调查大量文物遗迹才编著而成的。这一著作已经成为中国建筑史学界和古建筑修缮单位一部重要的“文法课本”[3]。但书中整理的主要是清代“官式”建筑[3]营造法则,中国还有许多形法各异的古建筑营造法则尚待形成书面资料,但几乎没有文字书籍可寻供后人传承学习。因此,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扶持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并形成古建筑科研人才培养体制,建立长效机制。
作者:朱燕红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