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建筑学发展途径范文

生态建筑学发展途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建筑学发展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建筑学发展途径

摘要:生态建筑学命题自保罗.索莱里1963年提出之后,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不断崛起,导致全球环境急剧恶化,生态建筑学再次被推向了建筑学科的前沿。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破坏再保护的代价是沉重的,生态建筑学观点的实现迫在眉睫。本文分别以理论基础、观念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政策要素的角度来探讨生态建筑学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现实途径

近年来“生态建筑”的概念在房地产开发商和大众传媒的的宣传而渐渐为民众所熟悉。生态建筑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并为这一新学科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保罗·索莱里将生态学(Ecol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相结合,建立“生态建筑学”(Acrology)的概念框架,并指出任何建筑或都市设计如果强烈破坏自然结构都是不明智的,主张对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适宜的设计和利用,反对使用高能耗,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时至今日新一轮的全球生态热把生态建筑学再次推向了建筑学科的前沿阵地。

1生态建筑学的意义及现状

生态建筑学是由于生态危机和建筑学发展危机而被推向历史舞台的,目标是通过平衡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创造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人工生态环境。整体有序、永续利用、循环利用、反馈平衡、有偿使用可以概括生态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是必然的,只是在远古和农业时代对自然的干扰较小,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至于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工业社会之后随着人类对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量索取,伴随而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气温变暖,造成了自然环境急剧恶化。

生态建筑学的理想状态就是尽量把人类的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通过生态补偿性设计达到正干扰和负干扰的平衡。一方面,人类要通过对自然的索取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又不能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生态学的关键问题是探讨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套用到生态建筑学上就是人类建筑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平衡问题。理论界曾经以生态学思想结合建筑学科探讨过很多生态建筑学的可能范式。比如,从生态空间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来探讨生态建筑学的自然范式、以场所的概念来探讨生态建筑学的社会范式等。同时还涌现了很多基于材料学、节能、可再生能源等具体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建筑学的内涵涉及广义建筑学的范畴,涵盖从宏观的区域规划到室内环境设计的广度。

实际上传统建筑学并非完全背离现代生态建筑学原理,有些常规性性设计恰恰包含了很多生态设计的要素。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所倡导的甚至被写入规范的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节能设计等等。但是现实是到处可以看到考虑一点生态设计的就打着生态建筑、生态园林、生态等等的招牌。生态建筑学很容易就沦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标签或者是有些部门光耀政绩的噱头。因此,所谓生态建筑学就成为了一种理想或者说类似于人类自律的道德准则。什么样的设计才可以说是生态设计并无定论,资源零耗用和污染零排放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从现实角度来看把生态建筑学尽快更多地溶入到常规性设计中更加可行。考虑到人们的观念、科技发展、利益权衡等因素,生态建筑学的理想还任重道远。本文力求从观念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政策要素等诸方面探讨生态建筑学发展的现实途径。

2生态建筑学发展的现实途径

2.1观念要素生态建筑学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共生的途径,走到今天已经为很多人所共识。实际上,从室内装修污染到城市热岛、光污染等都已实实在在地摆在普通民众面前。但是有还有很多问题虽然短时期内没有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比如说资源的无节制利用、人类建设对生物系统的破坏、城市发展对历史遗存的威胁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生态建筑学从长远来说是保护人类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建设决策和设计过程,将对生态建筑学的良性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公共建设的决策中,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毕竟生态和建筑两个因素和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生态建筑学不仅需要决策者和专业人员的关注,更应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所以,我们的生态建筑学观念还需要普及,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渐渐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浮华宣传。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当面临生态和发展的抉择时,大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生态建筑学的态度和观点。因此,观念要素是决定生态建筑学发展的关键。

2.2经济要素在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决定着市场的选择。生态建筑学必然也会面临价值取向的问题。从宏观来说生态建筑学应该是经济的,但是人们往往容易被短期利益所蒙蔽。历史上有很多民居建筑用很质朴的地方材料加上合理的设计同样可以做到很“生态”。另外是否经济也不能单从造价来看,更应该结合使用过程的能耗及维护成本进行综合评估。

当今有一些房产打着生态牌而卖出了高价,这种现象可谓喜忧参半。不可否认,一些新型生态材料由于还没有被广泛使用、高科技材料研发成本分摊、缺乏规模效应而使价格过高。如太阳能光电材料,它们不仅能吸收太阳热能,还能将其转换为电能,支持建筑内部用电,有些甚至还能将多余电力输入电网,并且得到相应报酬。但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推动人们对生态建筑的选择。当生态建筑作为人们自觉的选择,经济要素一定也将成为伴随生态建筑学良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2.3科技要素虽然科技并不是生态建筑学的决定要素,但是科技确实为生态建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一大批新型建材的不断涌现,其中运用最广泛的的就是节能保温材料和太阳能光电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认为的所谓绿色建材并不一定是生态的。例如木材,对于森林覆盖率低的国家来说,木材虽然天然,但却并不生态。而作为传统建材的砖经过略加改造却可以是很生态的。生态建筑学的科技因素当然还包含设备、构造的运用。这些新科技的运用很可能暂时增加了建造成本,但是随着广泛的运用将逐步降低。新晨

2.4政策要素生态建筑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导向。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节能设计标准,对材料、设备、构造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是正因为生态建筑学的综合系统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为此我们还需不断修改或调整相应的规定。例如,前些年各地大搞的玻璃幕墙就是一种很不节能的材料,同时还加剧了城市的光污染,新规定中已经明确限制了玻璃幕墙所占的比例。另外一个例子是经常有规划道路切断了山脉与水系的连通,破坏了生物自然繁殖与迁徙的通道。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需要有更加细化的相关生态设计标准来进行规范。另外,就生态设计本身来讲也缺乏可量化的标准,这也需要相关政策制定部门进一步去完善这些标准同时大力扶持新型节能建材、和太阳能光电产业的发展。

3结语

生态建筑学的发展使很多生态设计已经融入到常规性设计之中,但是真正的生态建筑所提倡的“双零”离我们还很遥远,还需要政府部门、设计师和公众的同努力。在这个过程的初期,政策导向和优惠扶持也许更加重要,如优先发展建筑节能产业,逐渐形成人们自觉选择的良性循环。我们期待的结果是生态建筑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沿着生态建筑学的道路,我们的生活环境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帕高·阿森西奥.生态建筑[M].广州:百通集团,2001.

[2]荆其敏.生态建筑学[J].北京:建筑学报,2000(7):6-11.

[3]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