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双导师制现状范文

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双导师制现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双导师制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双导师制现状

【摘要】文章针对民族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双导师”制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要加强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规范校外导师聘任及考评机制。

【关键词】民族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双导师制现状;对策

我国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已经进入第二个五年,民族高校在工程硕士培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一定数量高水平人才,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显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双导师制度流于形式,校外导师得不到落实,校内外导师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等。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为调查对象,分析“双导师”制实施现状,探讨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并给出一定建议。

一、民族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双导师”制现状与问题

1、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双导师模式流于形式

由于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在高校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处于从属地位,[1]部分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仍是照搬学术型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的培养中实习实践环节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实习基地的建设。由于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校外导师设立存在极大难度。从整体来看,目前样本高校基本能够实现全部工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教育,但实习实践教育主要来源于学生自主联系、导师单体项目合作。自2011年设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至今,该专业共建设校外实习基地5个,排除双方导师因项目合作存在研究生参与,直接在对应基地进行实习实践的研究生寥寥可数,实习基地内并没有设立专职校外导师。调查中,部分实习基地与民族高校是存在项目合作关系的,但也仅限于校内导师与基地之间的课题合作关系。在实际研究生培养方面,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中校内导师仍然占绝对地位。调查采访的多位研究生分别表达出“校外导师是谁并不清楚”、“项目合作中自己与实习基地的交流不深入”等现象。

2、校外导师缺乏研究生培养专业经验与相应的思想觉悟

样本高校工程硕士培养中的校外导师的主要来源于校内导师的项目合作方。对这种“兼职”校外导师现象进行调查发现,由于校内导师合作对象一般为企业,企业导师缺乏实际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在与研究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仍采取企业型、市场化的沟通模式。调查中,62.2%的研究生表示校外导师并没有直接对学生进行项目进程指导,而是通过与校内导师的交流,仍由校内导师直接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与专业指导;34.7%的研究生表示校外导师与其之间的交流次数较少,主要集中在项目阶段性汇报会议上,这种汇报往往是一两个月一次,有的甚至于更长时间,同时即使在汇报会上也主要是校内外导师之间的交流。一名正在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反馈:“校外导师的角色更像是客户的角色,有时候也是团队成员的角色,体现导师的角色相对较少。”这是由于企业与高校进行项目合作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方需求,从合同角度看,学校方属于服务或产品或者技术的提供者,企业属于接受者。在这种关系模式下,企业一般不负有指导研究生的责任、义务。从创造效益的角度看,企业需要的是通过合作实现更大的市场效益,在这之中帮助高校培养研究生属于不必要的附加成本。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上的培养,同时也是思想的培养、心理的培养。由于缺乏育人觉悟,部分校外导师在与研究生接触的过程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向研究生宣传消极思想,传达消极的行为作风。对于民族类高校来说,这一影响危害尤为巨大。对于民族高校,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了解。有的校外导师并不了解民族类高校的实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通常没有注意教育方式。比如说,有研究生反映,校外导师在与日常接触中常常出现“民族高校居然也搞电信”、“民族高校学生就该是唱歌喝酒”这类言论,这些带有偏颇色彩的言论间接或直接影响着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消极心理状态,影响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正常培养。

3、校内外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缺乏有效沟通

在样本高校中,由于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民族高校校内外导师的连接点主要是项目合作。这种模式下,校内外导师之间的交流主要集中在项目课题本身,而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几乎没有有效沟通。对校内导师来说,项目合作是其教师工作的一个方面,工程硕士研究生参与项目课题,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方面,因此校内导师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着绝对权力与义务。对于校外导师来说,项目合作是其工作的主要部分,工程硕士研究生参与,仅是因为合作高校完成项目的需要,因此,这一类校外导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存在绝对的权利与义务。校内导师在关注项目进行的同时,同样关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效果,而校外导师更加关注的是项目执行进度,这种现实直接导致校内导师与工程硕士之间的沟通是较为频繁、紧密的,而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参与度低。这也就给校内外导师关于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校内导师无法就研究生课程设置、学习方面等与校外导师进行有效沟通,更不用说在民族特性方面的交流。于是,关于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校内外导师的沟通、协调乃至探索是极为缺失的。同时,由于校内外导师的这种项目合作是建立在没有长期稳定的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基础上的,维持时间是有限的,调查样本中大多数校企对接的项目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到两年。换言之,从整个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上看,即使校外导师有着较高的教育觉悟,其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也是非常短暂的。往往刚刚进入一个校内外导师配合的平稳期,随着项目的结束,校外导师也就撤离了。这也极大的提高了校内外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沟通、协调的成本。

二、对策建议

1、加强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样本高校存在的“双导师制”问题,其主要归结于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严重滞后。虽然样本高校对应专业已经建设有一定数量的工程硕士实习实践基地,但是其基地实际运行并没有得到落地。实习基地没有形成长效接收民族高校工程硕士进行实习实践的机制,没有专职的校外导师。民族高校应该与实习实践基地进行有效的协调,将基地建设列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在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时,将专职校外导师人数,每年接受实习实践的具体研究生数量,具体的实习实践课程任务等进行详细的制定。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民族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对于承担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培养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以鼓励更多企业与民族高校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协议。

2、规范校外导师聘任及考评机制

民族高校对校内研究生导师的选聘以及考核有着非常严格的选拔与考评机制,而对于校外导师却是一个短板,这直接影响了校外导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民族高校应规范校外导师聘任机制,从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严格选拔。同时,在校外导师上岗前,对其进行民族高校校情的入职培训,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时,积极邀请校外导师参与,甚至邀请校外导师来校为研究生授课,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使校外导师对民族高校、对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有深入的认识,提升校外导师责任感,促进校内外导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民族高校制定规范的校外导师考核机制,采取研究生、校内导师、高校、企业互评机制,对不合格的校外导师采取坚决淘汰,对合格的校外导师民族高校根据其工作参照校内导师计算工作量发放课酬。从而保证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健康性、专业性、可持续性,提升民族高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

三、结语

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任重而道远,“双导师”制与工程硕士培养之间好比磨刀与砍柴,建立切实有效的校内外双向导师制度是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的关键。民族高校应高度重视“双导师”建设,齐抓校外导师选聘、考核、管理,进一步提升民族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焦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切合社会所需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5)50-54.

作者:周金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