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工程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模式
引言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形式,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工程职业背景,主要为我国各类工程领域培养具有综合解决生产实践中各类实际问题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才。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本科生直接进入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问题凸显,而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这一问题是所有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共同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服务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改革主线[1]。随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2]。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纷纷开展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而校企联合培养作为产学结合的重要形式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则成为各培养单位改革与探索的重点课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是一所具有鲜明电子信息学科特色和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学校近年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在实践中发现,制约校企联合培养实施效果的因素不仅在于培养体系与流程不足,还在于各方参与者未能转变理念、部分参与者积极性不高、合作运行机制未能理顺等。为提升校企联合培养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为例,探讨适用于工程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运行与保障机制,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
合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研究生教育基本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教师队伍中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比例相对较高,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相对较少;不同高校培养方式不尽相同,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培养标准与培养质量上存在差异;现有的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主要以高校和企业主动参与为主,其中高校较为积极主动,而导师和研究生多为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参与更少[3]。因此,高校在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1参与者积极性普遍不足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中,高校、导师、研究生、企业、政府5个要素均不可或缺。在目前的培养体系中,高校由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参与积极最高;导师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由于评价导向等原因,导师通常将科研兴趣作为主要关注点并投入大量精力,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致力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而在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方面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研究生受“专业学位不如学术学位”的观念及导师“不积极指导专业实践”的影响,对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也不高;部分企业希望获得人才储备、充实科研力量,对校企联合培养有较高积极性,但也有部分企业因核心商业机密保护、人才培养经验不足等因素,在校企联合培养中积极性不足;政府作为重要参与方,在大部分校企联合培养中并没有起到充分的政策支持作用。
1.2校企联合培养体系不完善
现有校企联合培养体系主要由“1年课程学习—0.5~1年企业实践—学位论文”3个阶段构成。在这一培养体系中,大部分高校虽然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工程实践类课程(与学术学位相比),但很少开展系统的专业实践培训,使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不够紧密,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突出,缺乏系统性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无法直接进入联合培养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难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性项目与课题。由于导师在研究生专业实践期间给予指导不足,企业导师对人才培养经验不足等因素,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并不能与其专业实践内容高度一致,因此不能从机制上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联合培养效果。
1.3校企内部职能分工不同影响合作效率
高校传统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校企联合培养中,这3项职能由校企双方内部不同部门履行。高校中普遍由研究生院(本文仅阐述专业学位情况)、科研院、产业集团分别负责。研究生院承担人才培养职能,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要诉求开展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院负责科学研究职能,以增强学校学科影响力为主要诉求开展各项科研合作;产业集团以推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诉求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在企业中,负责吸纳人才的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企业技术转型升级的是科技、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负责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同部门的不同诉求会影响校企联合培养效率,高校和企业各自内部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和协调机制自然成为制约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
1.4校企联合培养中企业面临的困境
重视人才储备、技术攻关、转型升级的企业,会积极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但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困境:①企业未来技术方向的选择与资金投入问题,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希望与高校开展这一层面的合作;②高校导师科研课题与企业研发课题无法精准对接,在现有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导师由于自身科研兴趣及考核评价等因素,并不积极对研究生实践给予指导,更不会投入大量精力参与企业项目,使校企联合培养成效大打折扣,影响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③联合培养的人才无法留住,很多企业因希望吸纳高层次人才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并欢迎研究生参与企业核心研发项目,安排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亲自指导,过程中会涉及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而研究生在有限时间的专业实践结束后离开企业,给企业造成人才流失,则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损失和风险,这些是部分企业不积极于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④企业的基础建设不能满足联合培养的需要,部分企业认为接收外来研究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干扰企业正常的研发和生产计划。
2校企联合培养参与方需求分析与合作模式探讨
高校、企业、导师、研究生、政府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联合培养模式,需要各方转变观念,理念先行,明确各方责任与诉求,建立有益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运行与保障机制,开展有效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工作。
2.1高校的责任与诉求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责任方,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传统职能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时代赋予的新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科学研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社会服务体现出高校的价值导向,而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高校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
2.2校企联合培养中其他参与者的角色定位
①企业是校企联合培养中除学校外的另一主要推动者,没有高校和企业的需求,联合培养就无从说起。从实践可知,部分企业以用人、留人为目的的联合培养模式注定无法长久,只有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实现企业技术转型升级,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度合作才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诉求。②导师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影响联合培养成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生是联合培养的对象和直接受益者,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联合培养模式,就必须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③校企联合培养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政府的有力扶持将帮助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带动人才汇聚进而发展区域经济。因此,需要建立高校(学校、导师、研究生)、企业、政府三方积极参与的联合培养模式。高校以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为驱动引领合作,政府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目标支持合作,企业以技术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参与。
2.3遵循“需求牵引,项目驱动,精准对接”的原则开展合作
“以需求为牵引,服务需求”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过程中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合作要以行业需求为牵引。高校在制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行业的根本需求。可针对企业需求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开设校企联合课程,如实践类培训课程,为研究生赴企业参与实践做准备。西电近年来试点实施项目制招生、制订项目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行业前沿交叉课程,由行业专家参与授课。此外,西电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和顶级企业资源聚合能力,开展校内实践培训。例如,在集成电路领域,依托国家级示范基地,依托Intel、Cadence、Synopsys、Xilinx、NI、Mentor等微电子技术企业的技术、培训资源,开办“西电集成电路工程技能暑期训练营”,为集成电路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从学校到实习到就业的完整的工程技能训练体系。②以高水平创新型项目驱动合作。通过校企联合项目攻关、合作研发等形式开展合作,项目突出创新引领作用,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产学结合、协同育人。③导师课题与企业研发项目的精准对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归根结底是高校导师团队与企业研发项目团队的合作,充分调动导师的参与积极性是保障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导师团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符合导师的利益诉求。
2.4合作模式探讨
(1)校企联合培养需有全面规划。要以项目为纽带,符合高校四大职能(三大传统职能、一项时代新职能)要求。在合作之初进行正确的规划和宣传,有利于开展可持续合作。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必然成果,要做好学校(导师团队)与企业(研发项目)的精准对接,高校为企业提供“人力+智力”的复合支撑。(2)针对不同的工程采取不同的建设思路,根据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毕业生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要纳入培养方案修订依据。(3)增加校内工程实践培训。为研究生赴企业开展专业实践进行实践能力方面的准备,根据不同工程领域和项目的需求,建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衔接工程实训体系。(4)将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有效结合。在项目驱动的前提下,导师带领团队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与企业项目相关的课题。保证论文选题的真实性和高水平。
3实践及成效
尽管工程硕士教育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在实践中可以看到,学历教育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学生普遍存在无法将理论知识系统性运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西电主要从完善培养机制、成立多元化培养基地、建立一套衔接知识和应用的培训体系等方面着手,建立了有效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保障机制。
3.1建立适用于不同企业特点的多种联合培养模式
研究生的联合培养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与合作企业多年的探讨与磨合中,笔者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并实践了5种联合培养模式:①分阶段培养、校内外双导师指导,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企业实习模式;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深度介入“选、育、用”人全过程的订单式培养模式;③通过研发项目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选、育、管理和培养过程的项目驱动模式;④企业设立面向学校教师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基金,支持研究生创新创业;⑤校企共建实验室,建立联合研发项目,让研究生参与项目的联合实验室模式。这些模式都重在强调企业参与选人、育人和用人的全过程及其重要性。在研究生实践环节中实行“需求牵引、项目驱动、联合研发”的模式,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将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紧密结合。在专业实践期间,研究生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参与基地项目研发,并将研发项目与学位论文有机结合,通过严格的集中开题、中期考核、期满考核等过程管理保证专业实践的有效开展。
3.2建立多种类型的联合培养基地
为保证校企联合培养过程顺利进行,西电一直致力于加强校企联合基地建设。基地在充分发挥学校工程领域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及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企业项目多、实践环境好的优势,确保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工程实践联合培养,为培养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做好学校、导师与企业及企业项目的精准对接,在基地建设之前进行正确的规划和宣传,确保基地建设可持续开展。西电已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建立了5种类型基地:以昆山研究生院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基地;以与中电科技集团合作为代表的行业主导型基地;以雷达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型基地;以联合实验室为代表的校内实践型基地;以与英特尔、华为、中兴等企业联合为代表的企业主导型基地。
3.3构建“服务需求、协同育人、多元投入、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长效机制
在建立5种培养模式和5种类型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上,西电构建了“服务需求、协同育人、多元投入、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长效机制。企业在招生计划阶段开始介入,确定人才需求规模,参与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及学位论文等工作。企业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研究生提供项目课题、场地和经费方面的支持;政府、学校为研究生实习实践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高校、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确保联合培养基地的健康发展。
3.4建立“课程学习—校内实训—基地实践—学位论文”四位一体、无缝链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联合培养研究生普遍采取“课程学习—基地实践—学位论文”的方式。尽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调了对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在培养环节中可增加“校内实训”环节:面向行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建立知识培训体系,依托学校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校内外实践培训平台,开展校内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建立符合行业要求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学习”与“基地实践”之间建立可实现二者有机衔接的“校内实训”环节,全面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如图2所示。
4结语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区别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目标。如何有效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校企联合培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个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深入,一些涉及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规模及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成为制约校企联合培养发展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这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及师生各方的积极参与,需要广大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潜心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
[2]教育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13)[2019-4-1].
[3]桂志国,赵冬娥,王晨光.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7-9.
作者:马莉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