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协同机制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系统教育工程。通过分析卓越计划不同类型试点高校现行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构建基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联和共同规则的高校、企业、政府协同联合培养利益机制,并从合作平台、继续教育机制和培养理念等方面提出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人才;学产官;联合培养机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自实施以来,学者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1];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2];高校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3]等,现有研究成果多以个别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或单一化工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为主,而较少从整体上实证考察不同类型试点高校现行人才培养机制及整体改革路径。本文通过对卓越计划中“985工程”高校、部属行业背景高校、省属高校3种类型部分高校的现行校企培养机制的实证考察,以一个后置视角,在总结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现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校、企业、政府联合培养工程人才共同利益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工程人才联合培养的现行模式
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机制构建上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初步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出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并创建出包括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实验班”择优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典型试点高校校企合作方式列表分析(见表1),我们总结了试点高校的合作方式、合作机构及其突出特点,以比较呈现校企多样化合作模式。从表1可知,试点高校现行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以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以构建校企连接平台为主要方式;并成立相关合作机构管理校企合作中的事务,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探索校企融合机制的建立为重点,初步形成了推动卓越计划有效实施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现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校企合作方式流于低层次的形式化流程
尽管许多试点高校与企业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但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长期形成的学科评价观念、自成体系的运行机制等,使得大部分试点高校与企业合作中存在自发的、短期的、不规范的甚至是靠关系维系的较低层次合作的现象。校企合作目前只是表层的接触,还未形成可以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4]。产学研合作方式停留在以单一项目合作为主的低水平上,以安排学生实习为主要合作形式。这种方式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企业需负责实习学生的安全并安排行程,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但学生的短期实习并未为企业带来实质性利益;其次,学生的实习往往是参观企业生产环境,即使是顶岗实习往往也是在车间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未能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对实习产生走过场认识和怠慢情绪;最后,以单一项目为主的合作往往是短期的,未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共同利益机制很难真正建立起来。在人才共同培养问题上,企业由于不具有培养人才的主体地位,在对人才培养、高校课程改革等方面仅有合作协议上的形式化的参与,并无实质的介入权和决策权,对合作带来的惠益亦无有效的分享机制,从而严重挫伤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人才培养理念不能落地成为空泛化标志试点
高校在卓越计划的倡导下高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大旗,而在实际教育实践中并未转换为相应的培养理念,仍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和采取单一化的实践类课程来完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卓越计划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至少有1年的企业实习,硕博阶段甚至要求1年半到2年,并采取“校企联合+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然而,通过考察试点高校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整理出有关高校实践类课程的设置状况。
(三)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形成基于新标准的评价机制
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一些试点高校并未真正把人才培养质量提上战略性高度,缺少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实施方案和质量标准评价机制,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被虚置化。有些试点高校的课程体系虽采取模块化的结构,却未真正突破学科专业领域的界限,主要强调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论知识深度的拓展,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布局的全面性:以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为例,从课程内容看,90%以上的课程均是专业知识,即使选修课程中也无有关技术管理与知识产权转化等能力拓展类课程,除自然辩证法外无人文社科类课程,仅注重研究生理论知识的纵深化发展和技术难度的攀升,而忽视其实际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课程的开设院系来看,除英语、自然辩证法和基础数值计算等课程由其他院系开设外,所有课程都由计算机学院包揽,未打破不同院系、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将学生局限于传统的专业领域,并未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集成创新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障碍在于企业与高校对于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错位,且缺少协同推进的共同利益机制。企业更侧重于同高校合作完成企业科技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虽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但未真正将学生纳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中,没有以企业化的人才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实习表现。高校则以单一化的科研合作来争取企业的经费支持、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未真正赋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实质参与权,双方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觉规范的、利益共享的协同机制。
三、学、产、官联合培养协同机制的构建及运行思路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需从校企双方内在需求出发,结成校企利益共同体,而利益共同体的真正形成需校企双方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规则[5],这是基于产学双方的利益的一种共同体。可持续发展隐含着所有制度层面上富有挑战性的改变[6],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必须与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有三方的目标一致,才可能形成高效能的协同培养机制。
(一)创新高校、企业、政府合作平台,促进三方合作的纵深发展
现有校企合作平台的创新强调以校企共同利益协调为重点的“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而在缺乏有效调控及考核的情势下,这种良好的设计常常在实践中流于空壳化。在这里我们强调政府的参与,并非是将政府深度置于这个机制的全程运行中,把握宏观教育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关联、做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顶层设计及初期考核,才是政府应有的作为。我们将从外部保障机制和内部共同利益机制两个维度来设计三方协同机制的形成。外部保障机制是学产官联合培养协同机制形成的条件,它以政府、产业界和行业协会为主体,以有限干预、政策指导、利益激励和有效监督为手段。
(1)政府应以宏观指导,优化顶层设计为方式,扮演好方向的引导者、经费者的提供者、利益的协调者的角色:一是政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形成规范化的权利义务体系,以制度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处理好合作中的不同利益诉求,减少合作中随意化、形式化倾向。二是政府应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并督促合理合法的配置经费。三是政府要践行有限干预的原则,为高校留足自主发展的空间,逐步减少以行政权作为维系纽带的校企合作方式。同时政府应培育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以“一臂之隔”的方式,通过行业协会的中间力量促进校企合作的纵深化发展。
(2)行业协会应扮演好政策的响应者、信息的传输者、合作的促进者的角色:一是把握国家各项政策动态和产业界发展趋势,及时有效地向高校和企业做出反馈,疏通政府、高校、企业、产业界的交流沟通渠道。二是行业协会应做好校企合作的促进工作,在合作洽谈期积极为双方搭建畅通的交流沟通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在合作发展期促进双方共同利益机制的构建,协调双方合作中的利益冲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内部共同利益机制是学产官联合协同培养机制的核心,它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合作原则,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合作机制,促进校企间资源集成和共享,从而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7]。
(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应为企业提供智力基础,注重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协助企业做好技术攻关和升级。一是高校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不断产生并更新能够保证企业技术稳步发展和技术市场化的知识和技能,协助企业实现技术攻关。二是高校以应一个战略性的视野,以跨学科、宽基础的、综合性的学科体系,以企业化人才评估标准,营造企业式的人才成长环境,实现人才评估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动态性、不断改进的战略性培养计划。三是建立同产业界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从科研到孵化再到产业的一体化链条,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零距离对接。在此基础上建立“渗透式管理制度”,赋予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质权力,切实将企业的需求和评估标准纳入工程教育改革中来。
(2)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开展长效、深度合作。向高校及时有效地反馈企业实际需求,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解决高校科研的后顾之忧,进而也为企业实现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形成一个高校科研与企业转化的良性发展系统。
(二)建立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加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间的渗透
建立校企共同推进、互惠互利的继续工程教育机制作为联合协同培养机制纽带,形成政府、产业界、高校、企业四方协同推进的继续教育体系,为工程人才提供终身学习的制度条件。首先,政府遵循“一臂之隔”的行政指导原则:一是加强宏观引导,从顶层设计上建立跨部门的继续工程教育协调机制,建立基于税收的继续教育创新基金,从而形成继续教育的整体合力。二是做到有限干预,在继续工程教育过程中退居幕后,积极培育和支持具有独立性、前瞻性的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中间作用。产业界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自身桥梁作用,促进校企间的有效沟通和长效合作,并及时反馈国内外产业界发展趋势,为继续工程教育提供可行建议。其次,高校和企业作为继续工程教育的核心主体,应把继续教育体系的建设纳入教育整体框架,构建多路径、大容量、团队合作式的工程人才继续教育体系,为各类工程人才的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8]。一方面高校要以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岗位、面向工程人员的实际需求,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课程,并建立意见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实时吸纳企业和产业界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继续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企业应承担起推动继续工程教育的职责,一是企业要及时反馈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做好企业人才的评估和登记工作,针对不同的人才规划出不同的继续教育培养方案。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继续教育提供基础信息,且企业应将员工有效参与继续教育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二是企业应以资金支持为方式、以信息共享为手段大力支持和配合继续工程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推动培养理念的具体落实,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工程教育改革应遵循理念先行的原则,需先植入理念,再依此理念逐步落实为实践措施并内化为各方主体的自觉行为。树立“创新为先、育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切实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
1.创新为先,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
采用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以思维为先导来指导行为:一是改革传统认知型的教学模式为思维训练式的教学模式,教学的重点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前提,以创新技能的培养为手段,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学的方式以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法、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法等多种研究性方法为主,以问题—假设—论证—结论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和创新。
(2)教学内容上以整体化、系统化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以仿真化的企业培养环境为依托,以跨学科平台的构建为基础,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二是改革传统考试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为兴趣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鼓励学生将兴趣和学习相结合,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勇敢尝试和冒险,并为学生营造一种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营造创新环境,各高校应着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教育机制。一是要将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环境中,如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依据创新环境的动态发展趋势,通过综合化、精细化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的工程教育和训练,且可增设专门培养创新思维的课程,将创新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之中,进而营造工程教育系统大的创新环境。二是营造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将创新精神融入到工程教育各主体的思想中,在各主体间共建“鼓励创新”的心理契约,进而建立长效化的创新机制和体制化的创新精神的宣传机制,促进创新教育切实有效的开展。
2.育人为本,以学生能力素质综合培养为目标
育人为本教育理念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卓越工程师培养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9]。第一,提升自身办学特色,从高校办学同质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把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作为教育发展新的价值诉求:一是教学价值观上由功利主义转向人本主义,摒弃盲目追求大规模、综合性办学的攀比之风,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终极目的。二是教学思想观上实现由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习惯。三是在教育质量观上从知识灌输为中心走向综合素质培养为本,将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提到战略性高度。
第二,改变大部分高校采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依次进行的串联化的课程模式,采取内容优化和结构优化双管齐下的改革路径,实现课程体系“并联化”的设置:
(1)在内容优化上,可借鉴美国STEM学科集成战略,增设综合类课程,如开设一门整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的交叉学科课程,数学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科学作为认识、发现问题的媒介,技术和工程作为集成创新的基础,均是解决工程问题不可或缺的知识和能力,将四者整合后形成的交叉学科是课程并联化在微观层面的重要一环,先从微观的课程内容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以一个整体化的视角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断增加类似综合类课程的设置。
(2)在实践课程体系安排上,突破单一化实践方式,采取包括实验类、实习类、设计类和创新类为主的实践模块,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以系统化思维训练为方式,以整体化工程实践为导向,将实践模块有效地并联起来,采取整体规划、交叉进行来培养学生全局性的工程能力。
(3)在结构优化上,一是改变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依次开设的教学模式,可在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同时开设专业基础课和较为简单且具有关联性的专业课,使学生形成由通识到基础再到专业的系统化知识结构,进而可以采用通识课程的视野、基础课程的方法、专业课程的技能整体化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从宏观层面整体规划,纵向上形成包括人文社科为主的通识课程、工程基础和数理知识为主的基础课程及各学科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横向上形成理论和实践并联化的模式,从学生知识的认识到训练再到创新的过程中,以理论和实践交叉进行的方式鼓励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回到理论中拓展学习,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入发展的良性学习系统。
第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的未来要求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目标[10]:
(1)在教学模式上从传统灌输型转向双向互动型。注重学生个性化诉求,构建师生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机制。形成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教师做好心理的疏导者、思想的感染者、学习的榜样者和兴趣的激发者,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学的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可以课程任务为主,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课程任务完成情况。
(2)在教学方式上从课堂讲授中心走向工程实践的构建为本,大胆走出课堂、走出理论知识的局限,以工程实践的构建为契机,强化学生解决实际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增设工程实际类课程,以虚构的工程方案为出发点,以在现实世界中的可行性研究为基础,以企业化的评估标准为手段,从而培养一大批基础宽厚、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6):100-104.
[2]方晓明.“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3(5):27-29.
[3]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4]朱永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J].教育评论,2016(9):122-125.
[5]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8):83-85.
[7]汪哲能.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J].中国培训,2011(1):55-56.
[8]张彦通,王孙禺,雷庆.继续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56-60.
[9]翟博.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理念的重大创新[J].教育研究,2011(1):8-14.
[10]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23-39.
作者:姚芳 单位:韶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