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上海交大实施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由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于2006年联合组建的非独立法人办学机构,是一个完全按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和模式运行的国际化办学特区。经过近5年的努力,学院和密西根大学方面实现了教授互聘、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课程共享、全英文授课,通过全方位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在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走出了一条通过国际合作快速在中国建设国际一流学院的创新之路,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对工程教育改革趋势的认识
密西根学院在制定工程教育改革目标和方案时,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一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有机集成。通识教育对于现代创新型领袖人才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丰富宽广的内容和知识点上,更重要的是它与其他课程迥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别于单纯的工程问题,多数社会问题的起因和发展均有更为复杂的环境和背景,结果也往往有更明显的不确定性。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工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信息,综合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训练,也是对注重事实和定量分析、强调逻辑思维的理工科培养模式的重要补充。二是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国内外所有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采取的保证和鼓励措施有所不同。国内更多是通过组织和支持一些专门的科研活动和项目(如上海交大的PRP,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等)或设置一些专门的课程(如金工实习)。这些活动和课程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机会,但由于只有部分学生能选择性地参与而没有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因而未能在四年学习过程中惠及所有学生,无法满足密西根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院的毕业生均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国际一流大学,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因而总是综合、全面、不间断地体现在学生四年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正是这样一个系统而持续不断的强化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三是强调领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国内外所有的精英教育无不把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综合能力作为其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如何做到这一点国内外高校也有着很不一样的实践。在国内,这些内容的实施主体是团委及其指导下的“第二课堂”;而在国外,由于课外活动的组织都是民间的,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校方无法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普遍性的训练,也不可能依靠自发的学生组织来完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因此学校不得不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这两种做法有各自的优点,在此不详加分析。密西根学院采取了两条腿齐步走的策略。在依靠交大团委和学生工作系统的同时,加强了课内对学生领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帮助学生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四是把研究生作为工科学生的第一学位。虽然各个高校都尽了最大努力来加强学生的专业培养,但通识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会挤占专业培养的时间。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越来越高的需求,国外很多高校正逐步将原来以培养少量研究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改为培养大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工程师教育,并相应地将原来的研究型硕士改为课程硕士(国内叫专业硕士,工程硕士是专业硕士中的一种)。这样的改革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受到比较完整的专业训练;二是可以将原来1.5~2年的硕士学习缩短为1~1.5年,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成就业。随着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的进一步增强,可以预见,未来的课程硕士将很快成为工科学生就业的第一学位。
二、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建设
密西根大学的工程教育享誉全球,该校把工程教育改革归纳为一个行动口号:“BeyondTra-ditionalBoundaries”,强调跨专业融合,培养学生在传统工程教育内容之外的竞争力。密西根学院成立后,不仅坚持了这一传统,而且借鉴了其他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例如,斯坦福大学提出的要把学生培养成“能把好的想法付诸实现从而改变世界的领袖型人才”的目标。面向创新型领袖人才培养,密西根学院的工程教育改革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优良的专业素养。“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是百年交大的育人理念。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具备优良的专业素养是对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专业素养主要体现为职业精神、诚信意识和对复杂情况的综合判断能力,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精英的基本素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诚信意识和工程决策时的综合判断能力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遗憾的是,在国内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很难找到这样的元素,它们大都被推给了“第二课堂”。而在国际一流大学,这些内容都融入了日常的教学活动,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提高中国学生的专业素养,必须从日常教学的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地贯彻在大学4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并辅以“第二课堂”的支持和帮助。
2.宽广的人文基础。人文素养是一个学生做人做事的根基,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正如杨叔子院士指出的:“人文教育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1]。虽然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设了一些必修的人文课程,但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人文基础还只是必修的副课,其目的只是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人文修养,并没期望学生从中得到更多与专业技能和素质提高相关的训练。而在国际一流大学,人文和社科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象、总结不同的观点,发现产生和影响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复杂因素,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因此无论在课程的内容安排和考核方法上,都致力于适应上述目标的要求。例如在密西根大学工学院的ABET评估文件中[2]是这样描述的:为了使工程师能充分意识到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更好地考虑决策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学校必须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是培养工程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观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学校备选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应该兼具深度和广度,而不能把它们当作与工程教育无关的入门课程。正是由于在这方面具有扎实基础,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在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才会比中国学生有更好的表现。
3.系统的科学训练。虽然中国学生有着基础好、肯用功的口碑,但总体上讲,他们真正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强。因此,工程教育的改革目标既要强调扎实的数理化基本功,也要强调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数学课为例,密西根学院学生进校的数学基本功比美国学生强得多,虽然学院采用的是密西根大学最高级的快班课程(HonorProgram),一开始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担心学院是否教的太少,学生是否学的太浅,将来考研时会吃亏。但事实证明(据教研究生的数学老师反映),密西根学院学生的数学基础明显要好于交大其它学院及全国其它高校的直研学生。这并非因为密西根学院当初的数学课教的比别的高校多而深,而是由于学院的课程安排更合理,更注重系统性,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在后期的专业课中得到了反复的应用和加强。所以四年后密西根学院的学生反而显示出更好的数学基础。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本质:教学的最终考量不在于你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之后又能够应用多少。
4.深入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虽然大家都有充分认同,但课程设置未能紧跟当今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仍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变为课题组或研究所以后,对专业知识系统性和先进性的研究越来越少,因人设课和实践环节的普遍缺失使专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国际一流大学,每个专业都设有课程委员会,综合考虑课程体系的更新和衔接。每门主干课都有课程组并有专门的教师负责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质量保证。密西根学院的实践证明,全盘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偏不倚地系统引进是快速提高自身专业教育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只有当你走完这个过程的时候,才会充分理解他人设计这一体系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也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偏不倚地系统引进”是一个关键,在此之前,过早或过分强调“中国特色”,就无法走出自己的围城,无法体会到先进做法的精髓,也谈不上更上一层楼的创新。
5.优异的工程能力。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差、工程能力差的问题早已引起国内工程教育界的关注。近年来,从上到下关于加强实践环节在工程教育中地位和比重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根据笔者的了解,很多应对措施和相关规定并没有抓到实质。例如目前国内各高校都有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要留足够的时间(通常一个学期或更多);要一人一题;要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等等。但这些规定忽略了以下一些重要因素:毕业设计占用一个学期,会严重影响其它专业课程的安排和学习效果;一人一题的工作模式背离了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研究工作均以团队方式组织和进行的特点;而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结果通常只是让学生帮助教师或研究生完成一些具体任务。这样的“训练”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设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训练机会。还有一些奇怪的思路和规定:为了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一定要让学生花相当的时间到企业去实习。把原本应该由学校提供的教育环境和完成的技能培训推给企业去做,能解决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吗?笔者的体会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一定要把这一目标作为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安排的核心任务,把它融入到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去。唯有这样,才能更系统、更灵活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工程领军人才。
三、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以ABET标准为参照
为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在老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的培养特点上又加上了“重实践、求创新”的新要求。希望通过“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集成,培养一批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创新型领袖人才。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特区的密西根学院就是交大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的实践先驱。对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前面提到的工程教育改革目标,可以看出两者在很多方面是共同的。如果将它们的比较限制在工程领域,相似度则更大。表1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实施的角度出发,学校的任何教学思想讨论和教学模式改革都必须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改革中。任何一个好的理念、观点、方法和模式都要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并接受考验。因此,要实现“三位一体”或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就要把这些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体系的改革之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工程教育改革目标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关系。实现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关键要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能够同时满足第二节所述的5个目标要求。为了能更科学地评价这5个目标的实现情况,需要有一些量化的指标;美国工程认证协会(ABET)根据美国现代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对工科毕业生提出了一套基本的认证标准。它要求申请参加认证的学科通过规范的调研和数据分析,能够证明它的毕业生具备了下面11种基本能力[3]:a.应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的能力;b.设计和进行实验及分析、理解实验数据的能力;c.按照需求设计一个产品、系统或加工过程的能力;d.在多功能团队中高效工作的能力;e.发现、定义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f.充分理解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心的重要性;g.与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h.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以理解一个工程决定对全局和社会的影响;i.充分理解终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有积极参与的能力;j.对新生事物和现代技术的把握能力;k.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必要的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具的能力;从普遍意义上讲,这11种能力可以看作是工科大学生入职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各个学校和专业的能力指标也略有差异。由于这些能力要求比第二节描述的培养目标更具体、明确、易考核,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这些能力目标的考核来检验学院要达到的培养目标(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每一培养目标都有多条能力指标与之对应。因此,可以通过考核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来检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二,要在时间紧、内容多、要求高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多目标综合优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4年)完成这样一个全面、复杂的课程体系,达到这样一个综合的培养目标,这是工程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对此,不同的学校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取舍。就笔者的了解,国内大多数学校在时间、内容和要求的冲突面前,考虑的是时间优先,首先要保证4年毕业;内容上保证基础和专业学习的需要;考核多采用1~2次考试来检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大多数国际一流大学更关注的是毕业生的质量和能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时间上多采用弹性更大的完全学分制,鼓励学生参加校企联合培养(Co-op)和追求个性化发展。用什么节奏学习、学什么及是否要在学习期间兼职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根据《今日美国》(USAToday)2009年的数据统计,全美1400所全日制4年制大学能够在6年内毕业的学生仅为53%[4]。虽然该报道的本意是要督促教育界反思如何提高毕业率,但和中国几乎所有高校的4年毕业率都能维持在95%以上的现状相比,我们仍可以发现有两点本质的区别:一是学生完全可以选择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二是这些学校较好地坚持了对学生毕业的质量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国际一流大学更注重各科知识的全面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目标要求上,以学生掌握知识、灵活应用为目标,更注重培养过程的高标准。从课程学习的成绩评定方式也可以看出国内外不同教育模式对学习要求的不同理解。国内大多数学校的课程学习评分主要取决于1~2次考试成绩,而在国际一流大学,每周的作业、每3~5周一次的考试/测验和不定期的各种报告都会计入课程成绩。学生必须天天都勤奋,但考试却不必紧张。因为在大多数课程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只占总成绩的30~40%。密西根学院建院以来,坚持按照密西根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实行完全学分制;按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尽量保证人文、基础、专业和个性化选修的平衡发展;加强课程的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确保教学质量。几年来,所有到密西根学院上过课的海内外教师除了对本院学生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外,都能深切体会到本院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优良学风。这是一所国际一流大学必须具有的良好氛围,学生在这里接受的也是一个未来领袖人才必须经历的严格训练过程。在密西根大学家长会论坛上,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5],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密西根学院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存有疑虑,认为孩子们太苦了,但通过对比,绝大多数家长都认同了学院的教育模式。
四、国际化环境建设
密西根学院的改革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国际化。下面先介绍国际化环境建设。
1.寻找并聚焦合作伙伴:互利双赢的基础。密西根学院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作双方在办学目标上的认识高度一致。近些年来,国内不少院校与海外高校开展各种各样的国际合作项目,建立不同类型的合作机构,但明确以创办一所国际一流学院为目标的并不多。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在最初商议成立这个学院时,就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要通过两校的密切合作,在中国创建一个国际一流的研究性学院和若干个一流学科,培养熟悉中美两国文化的创新型领袖人才。事实上,在成立密西根学院之前,双方已经在机械工程领域有多年的合作历史。2000~2005年期间,双方在机械领域的合作办学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办学效果,不仅使交大的机械学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学科排名从1999年的第四跃居2004年的第一并保持至今),密西根方面也在以下几个方面获益良多: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交大学生到密西根大学参加双学位项目,成为未来高水平研究生的苗子;每年有大量密西根大学的学生到交大来参加常规课程学习和文化交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熟悉中国的国际化机会;为密西根大学的教师提供了更多与中国一流学者开展国际合作的平台。同时,也有利于密西根大学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服务美国、特别是密西根州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需求。事实证明,只有当合作双方在创办国际一流学院这一点上有了高度共识,并在日常工作中确保双方利益的实现,才能保证合作的可持续性。因此,学院不仅关注中国学生的培养,维护交大的根本利益,也花了很大精力来办好学院的暑期项目(该项目目前主要是组织密西根大学学生到学院来参加专业学习和文化交流),努力让每个参加暑期项目的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获益,从而成为项目的宣传者和推进者。学院还花了很大精力安排密大教师在学院授课期间与交大相关教师的科研合作。凡此种种,无不使学院得到了密大师生的由衷支持。
2.合理有效的国际化管理体制。在合作办学机构中,双方领导的紧密参与是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保证学院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能体现学院的最终目标。密西根学院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双方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机制保障,学院的发展是不可能成功的。领导参与分两个层次:第一,重大战略决策由双方的校领导联合制定。建院之初,双方就确定了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作为学院的管理模式。理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双方校领导共同参与,每年开两次会,讨论、决定学院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宜。因此,理事会的决定能全面反映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巩固和拓展双方的合作基础。第二,日常管理由双方的学院领导组成的APG共同决策。为了更好落实理事会的意见和决议,理事会任命了一个由双方学院领导参加的学术管理委员会(AcademicProgramGroup,APG)来协助院长负责学院的日常管理,对一些重大事宜进行讨论和决策。APG每两周开一次会,非常类似国内高校的学院领导班子的每周例会。笔者作为密西根学院的代表参加了APG,感受最深的是密西根大学参与人员的敬业精神。他们每次与会都事先有准备,事后有跟踪。正是由于他们的参与,学院在很多重大问题上都避免了走弯路。例如,他们在师资引进问题上体现出来的经验和原则性就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密西根学院定位在建设一所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这就决定了所要聘任的师资必须具备高水平。为此,APG从密西根大学工学院聘请了7名资深教授,组成学院最初的师资聘任小组。他们参照密西根大学的聘任条件,对所有的申请人进行严格筛选和排查。可以想象,这样的进度是比较慢的。当时笔者负责学院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已入学,大量课程要开,急需有一个基本的师资队伍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笔者就在APG会上提出了一个建议,能否适当放宽标准,快速引进一支能满足当前教学要求的核心队伍。当初的想法是:学院有一个严格的终身教职考核制度,3~5年后表现不好的可以不再续约,风险不大。但密西根大学的代表却一致告诫,千万不能这样做。理由是,根据教授治学的理念,第一批引进的教授将承担起聘用后期教师的任务。密大的经验证明:一流的人只聘一流的人,二流的人更倾向于聘三流的人。因此,第一批引进教师的质量将决定学院未来整个师资队伍的质量。事实证明,他们的坚持是完全正确的。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学院才得以迎来当前师资聘任的黄金期。在每两周一次的APG会议上,大家讨论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师资聘任、诚信教育、双学位项目和其它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关系到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它保证了密西根学院日常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了密西根学院的管理模式和国际先进模式的一致性。这个管理模式能够顺利实施,一个基本前提是交大给予学院的充分信任和办学自主权。密西根学院是上海交大的一个重大试验,一个教育改革的特区,旨在通过充分放权和高度自治,全面引进和采用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快速建立一个比现有交大更好的办学体系,带动整个交大冲击国际一流。与交大的其他管理系统不同,现在的密西根学院在很多方面更像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在交大的镜像。学院的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实验安排、毕业设计、诚信标准、师资聘任,甚至学期安排都别树一帜。虽然这些差异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学校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走自己的路。没有这样的理解和支持,没有这样的信任和鼓励,学院不可能走得这么快,这么顺利。交大今天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可以供多方参照的特区样板。
3.国际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影响学院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能否快速建立一支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这也是密西根学院在过去5年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考核要求必须服务于学院的办学目标。在交大领导的支持下,密西根学院试行终身教职制度,给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导资格;限定科研提成,实行年薪封顶;积极构建宽松的学术生态环境,支持教师根据兴趣自主开展课题研究。严格执行高标准的考核制度,所有未能在国际一流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终身教职考核方可获得密西根学院的终身教职。这里的核心是坚持聘任和考核的高标准,完全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公认标准———国际同行的评价及其科研成果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密西根学院这套先进的教师管理体系展现了巨大的吸引力,在与国外一流大学争夺人才的较量中也体现出很强的竞争力。现任教师中有多人放弃乔治亚理工学院、杜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石溪大学的终身教职,主动申请和接受聘任到密西根学院工作。2007年以来,密西根学院已收到来自全球的近1000份应聘申请,其中85%的应聘者是北美一流大学和研究所的教授或博士毕业生,40%以上为非华裔。学院从中选聘了18名全职教师。他们全都毕业于国际一流大学,许多人都有多年博士后和大公司工作的经验,其中4名正教授,全部是美国一流大学的终身正教授,目前他们已全部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在密西根学院的所有现任全职教师中,非华裔学者占27%。经过4年努力,密西根学院已具备了和国际一流大学争夺最优秀人才的实力,这也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保证。引进了好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切就结束了,如何帮助他们快速适应中国的科研和竞争环境,使他们在这里更快成长,乃是摆在学院面前的一个同样重大的课题。学院一方面鼓励他们钻研国际前沿课题,在国际学术界树立自己的学术地位,一方面帮助他们与交大现有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方向建立联系,将其先进的理论成果与国家急需的专项研究结合在一起,发挥自己的更大作用。这里有一个平衡点,就是基础研究和应用攻关的平衡问题。学院的观点非常明确,所有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前沿基础研究,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并不是越多越好。学院甚至讨论过参照伯克利大学的模式,在终身教职的外审材料中去掉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内容,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更关注科研的成果而不是项目本身。中国发展到今天,中国的高校发展到今天,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引进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来华工作。关键是引进后,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目标和相应的保障措施。笔者相信,当密西根学院今天的做法走出特区、它所体现的必然性成为众多优秀高校的共同追求之日,也就是中国高校跻身世界一流的春天到来之时。
五、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建设
本节将介绍密西根学院在创新型领袖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本科教育阶段的具体改革,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引玉之砖。
1.聚焦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规划和课程教学目标。参照上述ABET提出的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11种能力要求,根据大多数学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跨专业发展以及将来作为业界领袖和行业精英服务中国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学院定义了本院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11种基本能力:a.应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的能力;b.设计和进行实验及分析、理解实验数据的能力;c.在相关工程领域设计和开发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初步能力;d.在多功能团队中高效工作并发挥领导和组织能力;e.发现、定义工程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的能力;f.充分理解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心的重要性;g.口头和书面与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h.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以理解一个工程决定对全局和社会的影响;i.充分理解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有积极参与的能力;j.具备宽广的教育背景,在专业之外的其他领域亦能有所作为;k.有强烈的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心;与ABET的通用要求(本文第三节)相比,上面的要求在“d”中加入了对领导和组织能力的要求,在“g”中强调了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交流能力,“j”强调要培育学生将来跨专业发展的能力,而“k”则进一步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这些都是作为未来精英人才的首要条件。为保证毕业生具备这11项能力,必须将其融入学院的课程体系规划和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去。事实上,主流的美国大学的工科专业在过去一二十年间都做过相应的工作[6][7][8],以满足A-BET的认证需要。参照密西根大学、普渡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相关思路,密西根学院也设计了一个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与能力建设之间的映射矩阵。表3给出了机械专业部分课程和学生能力的对应关系,表4则作为一个案例,给出了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表3主要强调了和专业相关的几个模块,但在学院的培养体系中,还有几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人文教育、创新实践、软能力培养和诚信教育。
2.人文教育模块。在密西根学院成立初期,由于问题多,师资少,学院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对人文类课程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自学院实施双学位项目以后,我们很快就从密西根大学方面得到了清晰的反馈:学生的专业基础很好,但在人文、社科相关领域的训练明显不足。特别是2010年夏天,当学院邀请密西根大学人文学院的两位教师来讲授语言学和美国文化时,第一次听到关于我们学生基础太差的抱怨。在此之前的10多年里,我们已经习惯了所有前来任课的外籍教师对我们学生素质高、基础好、肯用功的赞扬,此次“意外”给了学院很大的震撼。针对在这方面的不足,我们根据密西根大学的建议,开始建设学院的人文教育模块,以系统加强学生的英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院新规划的人文教育模块有两个重要的出发点:第一,明确人文模块课程在(g,h,i,j,k)方面的强相关要求,在保证这一目标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人文课程的讲法和要求,使之与学生英文能力的提高同步加强。第二,改变过去在前几个学期集中完成英语教学的做法,将英语课程、人文模块中的相关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科技交流模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四年不断线的英文训练过程。密西根学院的人文教育改革刚刚起步,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3.创新实践模块。在密西根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占有很大的比例。从大一进校后的工程导论(Vg100)开始,到大二的设计与制造Ⅰ(Vm250),大三的设计与制造Ⅱ(Vm350)和综合实验Ⅰ(Vm395),大四的设计与制造Ⅲ(Vm450)和综合实验Ⅱ(Vm495)等一系列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具体的项目/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内容,多数项目是开放性的,有着明确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正是这样一个系列的持续不断的强化过程,使每个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4.软能力培养。密西根学院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组织领导和综合分析等软能力的培养。以机械学科为例,学院在若干设计和实验类课程(Vg100,Vm250/350/450,Vm395/495)中明确提出了上述软能力的培养要求。Vg100、Vm395/495这三门课除了工程方面的任课教师外,还配有一名科技交流方面的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科技写作和口头演讲方面的教学辅导。设计和制造系列Ⅰ~Ⅲ(Vm250/350/450)在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之外,还特别强调团队协作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课程都通过团队工作和开放式课题,来加强学生组织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还设置了年度最佳领导力奖、年度最佳社会服务奖、年度最佳项目等特别奖项来表彰那些做出特殊贡献的学生。
5.诚信教育。对诚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在国内外教育界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过程中,诚信教育的内容甚少。在很多大学的学生手册中,诚信违规也仅限于考试作弊;而按国际通行的标准,所有的作业、测验和每一份实验报告、项目报告在诚信方面都是同等对待的。与密西根大学的学生相比,我们学生的诚信意识差在学院成立之初就表现出来了。从那时起,学院就一直坚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要求;学院成立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诚信委员会,负责对接到举报的违规案件进行调查并做出裁决,力求把坚守诚信原则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由教师组成的学术纪律委员会负责复审诚信委员会的裁决并对违规者给出最后的处罚决定。学院不仅严格执行对所有非诚信行为的零容忍,同时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更加人性化的处罚措施,保证了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年来,学生这方面意识已有明显改善。必须指出,诚信教育只有从小抓起,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收到长远的效果。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尽早在所有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清晰的标杆,提高中国学生的诚信意识。
六、体会与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在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国际化的新路子。学院的学生培养质量获得了国际一流大学和社会的高度认同。首批160名毕业生中,79%进入了国内外一流大学读研深造;111名学生收到来自国外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多数被录取在美国前10名的大学。所有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100%已被国内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录用。学院的实践证明,通过紧密型国际合作,坚定不移地全面引进,是一条快速提高国内高校办学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道路。只有通过不走样的全面引进,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细节和奥秘,才能有进一步完善、创新的基础。但要走好这一步,有几个关键环节必须得到充分保证。
1.树立正确的国际化目标。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国际化目标。没有一个坚定、明确的通过国际化来提高自身办学水平的目标,是国内很多国际合作项目未能取得预期成果的根本原因。上海交大领导看清了这一点,把密西根学院的今天看成是交大未来改革的明天,在体制、机制、经费、人员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为学院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开展国际化不能叶公好龙。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全面国际化更将对现行体制带来各种各样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全面引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一定要有调整自身来适应变化的准备,否则就可能陷入叶公好龙的困境。
3.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项目成功的必要基础。关键是双方价值观的一致。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提高自身办学水平,我们寻找的合作伙伴就必须能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对方的目标,并确认合作能在不伤害我们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目标。
4.选对人并给予充分信任。能否找到适当的人去实现合作目标,执行合作方案,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因为该人选不仅要有很好的国际视野和执行力,更需要得到中外双方领导的信任。有了这样的人,就要放手让他们去做,给他们以足够信任。他们的建议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暂时还不理解,但这不正是我们聘任他们的原因吗?如果什么都不出我们意料,我们大可以自己去做了。
5.建立适合引进人才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随着国家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的实施,很多单位都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但遗憾的是,很多单位追求的仅仅是引进了多少人(可能影响学校的学科排名),而较少关注他们能发挥多大作用。事实上,让他们在国内环境中发挥作用比单纯引进要困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多年来各个高校引进了这么多高水平的人才,本身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未能有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要让引进的人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构建一个适合他们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密西根学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得到了上海交大的特殊支持,凡是学院聘任的终身教职系列的教师,均可直接拥有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学院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科研启动经费,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名额,并减免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来帮助他们迅速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以继续他们在国外的科研工作。学院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所有聘任的人都必须全职到岗、全身心工作。学院聘请的4名千人计划学者除倪军院长由于属上海交大和密西根大学双聘因而特殊处理外,其余3名外籍教授全部全家落户上海,全时在学院工作。
6.以学生为中心要靠制度落实。工程教育改革的基点之一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中心来展开。虽然这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但落实的关键则是学校领导的价值取向问题。密西根学院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是因为成立之初,学院就对这个问题做过非常充分的调研,并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密西根学院,无论是学院领导,还是引进的千人计划学者,每人每年都至少要上两门课,都必须服从学院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要求,包括答疑时间的安排、作业量的要求、诚信标准的要求和网上课程系统的维护等等,都必须接受学院的质量检查。同时,建院初期密西根大学派来讲课的大批教师也为本院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为这一制度的建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关键是领导的观念和政策导向,只要学校的政策对了,以学生为中心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当然,在学院近5年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能在学校层面解决;但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来统一考虑。
首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解除体制和机制上的约束。虽然全面引进是一条快速提高国内高校办学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道路,但这样做必然会在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带来很多新的挑战。密西根学院的实践表明,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可以在学校层面加以解决的,但也有些问题(包括终身教职方案的真正实施,与之对应的职称体系和项目赞助机制等等)受制于国家的宏观政策,亟待国家解除约束,提供政策支持。
其二,创新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引进人员的作用。如何评价和发挥引进人员的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问题。必须认识到,国内普遍认同和采用的评价体系和国际惯例是有一定区别的。在国内,大家都非常注重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大项目和大成果,而国际一流大学更关注的是基础研究的成果,项目和经费只是产生这些成果的条件;更关注个人发展,要求每个人都能在其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如果我们根据他们从前的基础研究成果把他们引进来,却要求他们领导一个团队去牵头一些工程性很强的项目,可能就不是用其所长,也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虽然单位领导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观点非常重要,但如果在国家层面能就科研立项和评审标准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下面单位的调整就更加容易了。例如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科研项目申请的语言问题,这也是学院目前约30%的外籍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由于目前所有的项目申请只接受中文,因而他们的申请书必须有人代为翻译,但他们非常担心译文的质量。随着国家对国际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应当在更高的层面去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部分项目评审也许可以引进国际评审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引进人员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中国的科研方向和研究成果与国际接轨。
其三,要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方法和培养模式改革。优秀的研究生生源是建立国际一流学科的关键之一,但国内目前统一的研究生招生方法过分注重形式(过程)的公正而忽略了结果的优化。这使我们与国际一流大学在培养优秀人才的竞争过程中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可以根据全世界申请人的综合素质自主录取,而我们却必须受到本校直升名额和外校直升资格的限制;他们可以用优厚的奖学金来吸引最优秀的国际留学生,而我们的政策做不到。培养也是一样,2~3年的学制和相关论文要求使我们的教学成本和学生的时间成本都大大增加。从工程教育的当前需求看,也许国外普遍采取的1~1.5年的课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更为合理。因此,建议教育部考虑适当放宽部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允许在小范围内做一些新的招生和培养模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