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实践性范文

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实践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实践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实践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国家。大规模的工程教育和批量高水平的工程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好,如何培养更多卓越的工程人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系统地研究。[1]潘云鹤就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创新力不强、轻实践、学科老化等问题。[2]也有学者认为,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合理,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教师缺乏工程背景和工程能力等。[3]诸如此类,归根结底,是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强调了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理论性,而忽略了其实践性,以致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成果无法及时反馈到教材与课堂中,导致教材建设的滞后。“在以创新性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实践中,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已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严重问题。”[4]因此,我们认为,连接工程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实现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选择教材为突破口,是一个较好的角度。重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并结合工程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特点,强化其教材的实践属性,已迫在眉睫。

一、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纽带作用

工程学科总是力求以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工程教育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的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并最终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因此,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品格。目前的工程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基础理论的教育和实践教育之间,却缺乏有效的联系纽带,工程教育的教学体系也相应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创新性、实用性人才培养也就很难培养到位。所以,着眼于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充分发挥教材的桥梁作用,不失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策略。首先,依托教材实现学科体系与实践目标的结合。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注自己任教的某门课程,而对作为其学科背景的其他相关学科群的课程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这门学科与前期基础性课程及后续性学科的脱节,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正因此,教材的使用也与其他课程教材脱离,而孤立在学科群之外,完整的学科体系被拆分为七零八落的小块。究其原因在于,对学科的可成群性缺乏统一的、纲领性的认识。如上述,实践品格是工程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工程教育课程群均应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在教学理念上,以实践教学为指引而统一起来:既通过教材的选用,实现教材的实践性,又通过教与学的整体性实现其实践性。其次,依托教材,实现由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递进。课堂教学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理论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实践,从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成果,并进一步提升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参与这一过程,正如杜威所说,“教材也不再是一种固定的现成的知识,而是一种富有活动性的机能,是一个求知过程。”[5]杜威重视课程、教材与教学的一体化,教材是“连接性”、“交互性”的,将课程、教材与教学融为一体,所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连接、交互作用,是实现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教材实践品格的实现

显然,教材纽带功能和桥梁作用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知识的运用即实践层面,通过蕴藉于教材的实践导向作用来实现。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教材选用的实践导向

目前教材的选用,多采取教师进行决策、教研室和院系部门审定的模式,这种教材选用机制为教师提供了较大自由,但同样也存在主观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教材选用、评估和决策机制等问题。教材能在何种程度上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也就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问题。所以,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坚持教材的实践导向,能使教材选用有较为明确的线性标准,使整个教与学活动,都能围绕这一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开展。教材的实践导向,是结合教材的理论内容而体现出来的实践性特征并由此而呈现出来的客观规律。坚持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实践导向,方法有二:首先,将教材建设纳入到整个学科乃至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框架和实践教学体系之中,这是实现教材功能、完成工程教育的前提条件。将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践教学的实施等诸多环节纳入到统一、宏观的框架之中,也便于充分发挥教材的纽带作用,既能使师生便于明确自身教与学的活动在这一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也便于教材充分发挥其动态功能,将各要素有效组织起来。其次,以实践教学的需求为契机,实现教材由“静”到“动”的功能转换。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活动仅仅注重对教材现有知识的阐述,处于“静态”层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才培养机械化、知识接受单一化。事实上,“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培养的是‘工学并举’、‘文理相济’、‘通专并重’和‘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6]所以,教材的使用必须活起来、动起来,将客观知识延伸到更为鲜活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与理论相关的工作实践之中。这样,教师对教材选用的主观性便与整个教学体系的客观性、课程实践教学的客观性相互制衡,教材也在课程教学中既实现了其纽带功能又完成了其实践导向作用。

(二)围绕教材的使用搭建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

如上述,工程教育的弊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把握工程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性,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纽带作用及其实践导向作用,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教材的建设及其功用联系起来。因此,在实现教材对实践教学的引导的同时,围绕学生的能力建构,搭建教材使用的立体化模式,也是必不可少。首先,开发教材的理论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因此,与高等工程教育要求相符合的教材,首先必然满足知识更新、发展和传播的要求。教材是知识性内容最直接的载体和表现方式,知识性内容又是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充分开发教材的理论内涵,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思维能力,将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拓展教材的实践属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工科课程的优秀教材,往往蕴含着较为鲜明的实践属性,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之中,教材蕴含着实践的内容。如从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例证和习题,便是实践成果在教材中的反映。另一方面,教材通过对自主实践、创新任务的设定,将学生引入社会实践之中。如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就是如此,学校里设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车间以及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产品。学生的研究题目来源于企业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使学生通过教材,实现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也在其中得到体现。

(三)寻求教材功用的社会延伸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与之相适应,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建构过程。因此,教材相关功用的实现不以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成为结束,恰恰相反,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成,只是教材功用一个部分的实现。教材的实践品格,最终是要将知识目标转化为能力目标,并体现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规划之中。因此,对教材的使用,应选择体系完备、具有由理论到实践再到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延续性功能的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则应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在授课、辅导、实验、实习、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因为“全面发展型人的教育又是‘终身’性的,它不单纯是学校的任务,也是社会的任务。”[7]

三、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教材的人文内涵

毫无疑问,工程教育应强调“工”的特色,但这并不是说,工程教育及其教材建设就只要强调好“工”而可以忽略其他。如果是这样,工程教育及其教材建设就成了一个传授知识的工具,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属性也就无从体现。以往的教育“常常重事不重人。如工程教育重在‘工’……致使不少学生重理轻文、文化基础薄弱,身心难以取得主动和谐的发展。”[8]这种“重事不重人”的教学方法,也同样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上,使教材与社会割裂,纯粹围绕“工”和“理”而开展教学活动。从教材的角度来说,这是对教材作用的机械理解,将教材工具化,而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人文性以及由知识和实践属性而延伸到社会人文环境之中的人文属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使学生停留在“器”的层次,李培根就曾指出,改革当前的工程教育,必须从人文情怀入手,使学生上升到“道”的层次。[9]这种“道”,宏观来说,是关于社会人生的天地人之道;具体到工程实践教育之中,是通过教材的某种规范作用、科学意识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受到熏陶而形成的工程人员的方法意识、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责任意识等等。可见,教材的人文属性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职业道德、社会理想形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媒介。教材本身蕴含的方法意识、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职业规范等都会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而对学生产生或显或隐的作用,并最终在学生的职业发展中体现出来,成为学生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依托教材的这种特性,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使学生由此能够成为社会的人,将专业知识与对社会的理解结合起来,既便于提高实践能力,也能够使学生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去理解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这样,教材的实践功用就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拓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