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台湾工程教育形式及办学体系范文

台湾工程教育形式及办学体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台湾工程教育形式及办学体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台湾工程教育形式及办学体系

2009年2月20日,根据中国民航大学与中华技术学院(2009年8月1日起更名为中华科技大学)签署的校际合作协议,作者应邀来到台湾中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交流活动,在4个半月的时间里,通过对台湾的高等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同时引发了一些对我国内地高等教育的一些思考。台湾岛上共有大约2300万人,有151所大学和学院,其中公立大学和学院有61所,私立大学和学院90所,基本上是普及高等教育,所以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部的办学层次分为:四技、二专和二技。四技相当于我们的四年制本科,学生毕业后可以考研究所(即硕士研究生)或从事工作。为了进入民航工作,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还有进入航空维修教育中心再接受近两年的学习。二专是职业高中毕业后可以升二专接受两年高等专业教育,相当于我们的高职,毕业后可以从事工作或升二技。二技相当于我们的专接本,二专毕业后可以升二技,二技毕业后相当于四年制本科生,可以就业或升研究所。在台湾,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联考或参加甄选的方式升学,学习成绩好或有特长的学生一般采用参加甄选的方式入学。台湾多年来受西方和日本教育体系的影响,其在教学理念上和教学思路上和西方教学形式很类似,但又结合台湾岛内的特色,建立了台湾特有的高等教育。其中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下面就结合台湾高校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1高校的办学思路

在台湾,高校林立,特别是有很多的私立大学,其竞争要比大陆高校激烈的多。为了能够保证学校的维持和发展,各高校投入大批的力量进行教学研究,办出自己的特色。而台湾“教育部”对于高校办学没有太多限制,只对教学层次和师资力量上进行监督。所以,台湾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组成、学源体系,开办不同的专业,做到自主办学。这一直是值得我们进行高校改革值得借鉴的。我们的高等教育是按照教育部划分为不同的专业体系,在专业体系的指导下办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新型专业,如果在一个固有的框架内办学,其课程体系必然受到框架的束缚,而无法办出自己的特色来。所以,是否能够适当放宽专业体系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行业院校,这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高校的定位

另外一点需要提出的是,台湾的高校对于自身的定位把握的非常好。这也是高校办学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前文已经提到过,台湾高校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能明确自身的定位,很容易被淘汰。以工程类院校为例,哪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从事工程设计的,哪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从事工程制造的,哪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从事工程维修的,都分得很清楚,并且不会轻易改变办学思路,以确保自身已经占领的市场。而在我们的高校体系中,特别是新的一些私立高校,在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和自身评估的情况下,考虑短期的利益,开设一些热门的专业,或者是轻易改变办学思路,办学科门类大而全的高校,这样将会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别人的市场没有占住,而自身原有的市场也会被别的高校瓜分掉。虽然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高校的竞争压力还不太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以及我国独生子女的政策的实施,再过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的高校必然也将面临像当前台湾高校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高校办学,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工程类的人才,必须是专而精,不能是广而全。所以,高校在进行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与调整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3高校间的竞争

对于新建高校的问题,现在台湾经济发展已经很慢了,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所以,少子化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了。这个现象体现在教育方面,最为严重的是学生生源问题。早期台湾大学建立较多,现在所有的大学都在抢夺生源。导致学生的素质得不到保证,也就是说人人有学上,这样会导致大学生质量大幅下降。再加上各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老师为了迁就学习差的学生,不得不将教学的难度降低,过度的自由化也会使学校担心学生的流失,不能对学生严格要求,这些都会使大学教育走进死角。对于我们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大学的数量继续在增加,十几年后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在内地高等教育方面应该开展和国际、港澳台各大学的广泛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大学优秀的教学资源,培养我们的学生,而不单纯为了解决现有高等教育普及化问题而大量增设大学。

4教育的形式

在台湾的教学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人性化的管理。在从授课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1)教学学时。每个老师讲授科目的学时数应满足台湾当局“教育部”核定的各级教师基本钟点要求:教授每周8学时,副教授每周9学时,助理教授每周10学时,讲师每周11学时,担任行政主管者,依规定减少基本授课钟点。指导研究生论文得折算钟点抵充部分基本授课钟点。这是经过核算的,目的是保证每位教师都有课上,满足学校的运作;同时又保证每个教师的工作不超过限度。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值得借鉴。我们的一些教育型高校,或者是基础课学群,其教师主要是授课,而在各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往往有的教师授课量达到每周20学时以上,这样,教师会很疲劳,同时不能有时间扩充、整理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不会很高。所以,核实一个学校的教学时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是确定一个学校能否正常办学的一个前提条件。

(2)授课内容。台湾的大学对教学工作实行的是教授负责制(泛指授课教师)。教师自己选择讲授科目和使用的教材,学校不做统一规定。授课的内容也是由老师自己决定,因为使用不同的教材,内容会有所差异,因此既然学校不规定使用的教材,内容也不可能规定。这一点上,台湾的一些高校显得过渡的自由,他们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根据教师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在每个学年开始前确定。所以,其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当然,从另一方面讲,这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教师们会主动收集资料,教学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不会拘泥于教学大纲等的限制。基于以上的优缺点,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折中的方法,也就是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只要规定课程必备的知识要点,而对于教学内容相对弱化,给教师充分发挥的空间。

(3)成绩评定。在台湾的大学里,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基本上是3∶3∶4,若需调整比例需要进行特殊说明。平时成绩占的比例较大,一般为30%。而平时成绩的考查包括许多方面,如任课教师随时用笔试、口试、查阅笔记、报告、解答习题或学生上课表现等方式进行考查。一般平时成绩还要分成多次来给出,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至少4次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是由任课教师在学校规定的期中考试时间内安排进行的考试,占总成绩的30%,目的是通过期中考试检查一下学生在半个学期里的学习情况,对于期中考试成绩偏差的学生,学校会设期中预警制度提醒学生和家长注意。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成绩约占40%。台湾各个大学的课程只分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不分考试课和考查课。是否由教务处安排期末考试是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性质决定的,有的老师会要求学生以交报告的形式代替期末考试。三项学业成绩考查占学期成绩百分比,由任课老师自行配比,学校没有统一规定。从中我们也看出了台湾高校对教师的充分信任,实现了人性化管理。大陆大学的成绩基本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成绩比例占到85%左右,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课程各阶段的评估,养成了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考前突击的坏习惯。缺少了期中考试和预警制度,也就缺乏了对学生的监督机制,使得学生的课程通过率较低。我们应该借鉴台湾高校的这个经验,建立课程的全程监督和考评机制,这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保证授课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4)学生的毕业。在台湾大学生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没有我们这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工科类的学生往往有一些专向训练是必须的。比如说一些专题制作,由一些老师提出几个题目,几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项目,可以几个人共同完成一个专题。时间长,但不集中安排,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我们的课程设计,但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应该更类似于大学生创新活动,但是有学分的。我们高校特别是工科类的高校可以借鉴这一点,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开展设计研究活动,可以在大学2~3学年开始进行,一直延伸到本科毕业设计,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又可以将几年的研究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升华,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而内地工程类高校通常是在大学的第四学年下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这样做的优点是可对学生进行有效地集中管理,缺点是在12周的时间内,要使学生对以往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时间较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会很高。综合考虑,可以将内地高校和台湾高校的毕业设计的实施结合起来,毕业设计的准备可提前到第三学年,可结合学校教学以及工程实践训练,由学生可以主动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点,特别是在实习期间通过与专业人员沟通,协商,选定毕业设计候选题目,最后学校、实习企业再针对学生候选题目给出合理化指导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毕业设计选题,这样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中,学生就可以进行毕业设计的思考,积累素材,同时通过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以及实时与学校导师的互动,不断丰富和完善毕业设计题材内容,这样就可以完成结合工程实际的高水平工程设计项目。

以上是作者在台湾从事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思考,台湾的高等工程教育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对于一个高校如何发展,其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改革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吸收多方面的经验,使我们的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来考虑,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社会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